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400

分节阅读 4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一次机会。

这天散朝后,赵祯移驾垂拱殿,两府八公。并三司正副使,及诸位皇子随驾议事。方才的大朝,其实议不了多少事体,更注重的是仪式性。诸多军国大事,是在这垂拱殿的小朝会上决定的。

分班立定后,众臣子都看到了那两口扎眼的箱子,但赵祯不说是什么,他们也不能问。赵祯有些疲乏了,便在帘幕后歪着,由韩琦来主持会议。

其实大宋朝的国事巨烦,赵宗实和赵曙之间的那些狗屁倒灶,虽然会决定大宋朝的未来,但在更要紧的军国大事面前,实在不值一提今天的议题,便不是什么爆炸案,也不是什么该不该查封蹴鞠报,而是改革江西盐法事宜。

盐铁,攸关国计民生,尤其是盐法,更是历来饱受与民争利之诟病,朝廷却始终不舍得放弃这块肥肉。

江西便是这种情况,江西本身不产盐,朝廷规定漕司转运淮盐到江西,专营专卖,但是官盐的质量低劣,价格却奇高。

然而同时,江西的临省广东,沿海百姓大多以煮盐为业,江西的私盐贩子便偷运粤盐到江西贩卖,质量比官盐要好,价钱还便宜不少,因此百姓都不买官盐,偷买私盐。

旺盛的需求带来了暴利,也使偷贩私盐的活动越来越猖獗。这些私盐贩大多是无赖子弟,官府追捕他们,他们便铤而走险,起来反抗。赵曙在江西平定的戴小八造反,就是这样的情形。

当时为了瓦解叛乱,赵曙认真研究了江西的盐法盐政,回京后便写成札子,请求改革江西盐法,取消官府专卖,不再禁止民间从广南东路输入粤盐,改为向盐商征收商税。

其实这一提议,并非什么创举,因为大宋朝早就盐法废弛,沿海地区民间煮盐成风,京东路、两浙两广早就被迫取消了食盐专卖。但是朝廷一直禁止沿海各路的食盐流向内陆,依然想在内地享受专卖之利。

但经过赵曙的调研,认为由专卖改为收商税,朝廷反而收入更多,而百姓亦可纾困,所以他提议在江西取消食盐专卖。

众相公都是猴精之人,知道这是齐王殿下,向朝野展示才干与仁慈的头一炮。自然都不愿当这个恶人,但是此事干系甚大,因为当年京东路取消盐禁后,短短两年之内,沿海各路便全都取消了专卖。如果在江西再来一遭的话,只怕不出两年,大宋朝便再没有盐税一项了

那可是两千万贯,占岁入的两成啊要是不能保证商税也增加这么多,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不过谁都知道这是善政。相公们就算不是迎合赵曙,也会认真研究的。

便听三司使赵卞道:“大伙儿无非担心,增加的商税会不及专卖的收入。但我以为不必担心,因为取消专卖,必然带来价格降低,价格降低会带来销量增长,而商税也会同样增长。其实陕西路转运使薛向,也曾上过类似的奏章,他说发现解盐盐价下降后,销量竟最多增长了十倍。我们取一个中数,算增长五倍就好了,那商税收入也会大大超过损失的。”

“使相想的不错,可万一要是专卖也取消了,商税也没收上来怎么办”吴奎摇头道。

“不是说了,先在江西试行么”赵卞道:“如果江西可行,再推广全国。”

“江西可行,别处不一定可行,南橘北枳的例子还少么”吴奎依旧要摇头,两人各执一理,争得面红耳赤。

咳咳,赵祯终于无法忍受,轻咳一声,不让他们再吵下去,“韩相公怎么看”

“回禀陛下。”韩琦说道,“自古免税容易增税难。朝廷说取消食盐专卖,老百姓自然双手欢迎。可是你再想征收商税,那些盐商就不乐意了,他们依然会贩私盐,因为私盐不用交税啊。所以只怕真如吴参政所言,会两头落空。”

“对对对。”吴奎连连点头,“下官就是这个意思。”

众人纷纷白目以对,你要是真知道,何用首相为你解释

“老臣的意思是,盐税关系国本,断然不可轻动。齐王殿下为国立功之心可嘉,但还是欠斟酌了。”不到最后,韩琦是不会放弃打压赵曙的。

赵曙听他暗讽自己孟浪,不禁脸一红,但他毕竟已非昔日,只一笑,淡然说道:“相公教训的是,但岂能因噎废食,我想只要严格从产地课税,便可杜绝私盐。”

“呵呵”韩琦眯眼笑笑道:“殿下还是年轻了,若是将来能守牧一方,自然会体会到地方上阳奉阴违的做派。再好的经,也架不住歪嘴和尚念。”

“韩相多虑了,”见赵曙奈何不了韩老狐狸,文彦博赶紧替他顶住道:“何况是试行,若是真如相公所说,停掉就是了。”

“多虑一点有什么坏处”韩琦淡淡道:“再说你说试行就试行江西民风刁顽,若是将来免了再增,其善后将更难所以干脆从一开始就不要搞的好。”

“韩相这话有失水准了。”文彦博不紧不慢道:“照这样说,那朝廷什么都不要改了。我们直接回家抱孙子多好。”

两位老宰相可是旗鼓相当,依着他们顶下去,三天三夜也分不出结果。赵祯心里还有别的事,趁着两人换气,出言道:“曙儿,你听两位相公谁有道理”

赵曙躬身答道:“儿臣听起来,觉得似乎都有理。虽然文相公与儿臣不谋而合,但韩相公乃老成持国之言,也得用心听取。”顿一下道:“据儿臣之拙见,应下诏江西士民,申明朝廷爱民之至意。只要我们有言在先,说试行三年,若效果不好,便仍行旧法。老百姓没有不通理的,非但不会反对,还会自觉维护新法。要是三年后见不到什么效果,朝廷重行旧法,也不至于引起震动。”

众人听了都是心头一亮齐王这法子可谓两全其美,也照顾到了韩琦的面子,显得十分得体,亏他顷刻间能想的如此周全。

“嗯,此议甚好。”赵祯点点头道:“你回去写个条陈,到时候政事堂再议一下,差不多就颁行吧。”

“是。”

第三七二章 似是故人来下

议事完毕,众相公告退,只有几个皇子还留下,他们要送赵祯返回福宁殿,再陪官家唠几句家常,尽一尽做儿子的义务。

没有外臣,赵祯也不必非保持帝王体面了,命胡言兑撤去珠帘,看看几个儿子,问赵宗实道:“你病好了么听说最近着实忙碌。”

“谢父皇关心,”赵宗实笑道:“儿臣因伏案太久,不知调养,落下了头晕目眩的毛病。不过开了春一暖和,身上也舒坦多了,想着衙门里的事务繁忙,儿臣也不好再偷懒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