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97

分节阅读 3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路道:“请青天大老爷先吃饭”

“也好。”陈希亮笑着抱拳道:“诸位也回去吃饭吧,本宪未时中,准时在镇公所坐堂”

午饭后,陈希亮来到镇公所,见这会功夫,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公堂,透过大门见百姓扶老携幼,赶庙会似的聚集来看热闹。

放告之前,县丞带着仵作前来禀报,说已经验尸完毕,一共一百单三具尸首,皆是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的男子,为刀剑弓弩所杀。这些男子的手上有常年使用刀剑的茧子,身上有刺青,应该都是练习武术的江湖人士

“还有,里正已经辨认了。”县丞禀道:“这一百零三人,都不是镇上的人。胡捕头他们也看了,说没有一个本地人。”

“那就好”张知县松了口气,才想到还当着知州的面,忙补救道:“肯定也非本州人氏。”如今天下承平,死个人是了不得的事情,县令要追查明白才行。要是命案多了,甚至还要乌纱不保。

但是有一桩,死的人再多,一旦被定性为匪帮火并,父母官的责任就要轻很多,最多只背个教化无方的处分。如果是外地匪帮越境火并的话,父母官甚至一点责任都不必担,只消把无主的尸身掩埋,然后写报告详细汇报此事即可。

在官府眼中,参加匪帮的人死不足惜,火并起来更是大快人心,只恨天下的贼寇不能尽数火并,又怎会为他们浪费精力呢

陈希亮为官多年,经验丰富,不是宋端平可比,一个惊天的大案,便被他这样毫无烟火气的抹平了。虽然赵宗实一伙人,知道他是在扯谎,却没有任何办法,除非他们承认,赵宗汉带人来行刺陈希亮,否则连说这件事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敢承认么自然是不敢的。就连赵宗汉的下落,他们也只能以失踪来论,而不敢借题发挥

接下来三天,不光栾湾镇上的镇民,临近各乡镇的百姓也纷纷闻讯赶来告状。除了死难民夫的家属申诉,生还民夫作证之外,陈希亮接的最多的状子,是状告那刘巡检抢占民女、擅虏男丁、圈地霸产、逼死人命的恶行

二股河民夫的案子,因为通了天,陈希亮不能现场答复,但刘巡检的案子,自然可以当场判决。判其革去官身,奏请刑部批准绞刑,发海捕文书追拿,死活勿论。至于其抢占的男女自然放回,圈占的民产也尽数归还。

刘巡检之外,还有一些横行乡里的恶霸劣绅,也到了严惩,老百姓几年来冤怨之气一日得伸,一个个高呼青天不绝

第三七一章 狗急跳墙上

“太尊此番作为必将光耀青史。”返回平阴县的路上,张知县满是惴惴道:“只是下官治下,竟有如此多的不法之事,实在是罪该万死”

“你是新任,一时不查也情有可原。”陈希亮淡淡道:“日后当多察民情,少让百姓受屈。”

知县心头一松道:“多谢太尊宽宥”他是真怕了这位知州大人,清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比贪官还要奸还要狠的清官,遇到这种顶头上司,唯一的出路只有夹着尾巴做官一途。

回到平阴县,陈希亮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来。因为六郎已经醒了。

但他的笑容里,依然埋藏着深深的忧虑。四天前,宋端平告诉他,陈恪之所以没有亲自前来,是因为他摊上大事儿了

事情还要从十天前说起,那天是第三届蹴鞠锦标赛的开幕典礼。

经过两年的蓬勃发展,蹴鞠锦标赛已经成为汴京、大宋、乃至全世界最盛大的赛事。其参与人数之多、奖金之高、观众之热情,全都前所未见

口说无凭,其最好的证明,便是矗立在汴京城外西北数里处的庞大蹴鞠场。

通往蹴鞠场的宽阔水泥大道,比官道还要宽,道旁有砖石甃砌的排水沟水,其中尽植莲荷,近岸则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此时正是花季,只见艳杏粉桃、碎英千片,花光如颊、芳菲成屏。

千骑万众,轻车飞盖,人们打着旗、扛着鼓、提着锣,手舞足蹈的汇成一条滚滚的洪流,顺着这条大道奔向那座庞大的建筑而去。

那是一座何等雄伟磅礴的椭圆形建筑,采用了混凝土结构的外墙,足有六丈之高。周长近百丈,远远望去浑如一座宏伟的城堡

事实上,这是一座最多可容纳八万观众的蹴鞠比赛场

起先,赛事组委会只是在球场上周围修建了水泥看台,以供观众欣赏比赛。但因为蹴鞠本身就是大宋第一运动。加之前期宣传太过得力。结果从一开始。观众席便严重不足,甚至因此引发了数场骚乱。尤其到了秋季锦标赛的时候,每场比赛都有几万人围在场外,就算看不到比赛。也不愿离去。

这对赛事组织者造成极大的震撼,秋季锦标赛一结束,修建一座可以容纳数万人的比赛场,便提上了议事日程。虽然大宋朝从未有过此等庞然大物,但对陈恪的智慧院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他的两位大食学者手中,有古罗马竞技场的建筑资料,并曾在巴格达参与过类似的建筑设计。而且水泥和混凝土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使建造这样庞大的建筑成为可能。

但是在京城开工如此庞然大物,没有朝廷首肯是不可能的。

好在组委会的理事们,都是有强大能量的。而且在陈恪的建议下,他们将竞技场描绘成军民两用型太平时为市民观看蹴鞠比赛用,若有战事、京师告警,则成为保卫汴京的卫城。这提议得到了枢相曾公亮的大力支持。最终批准他们在京城西北建造这座宏伟的竞技场。

组委会本身便财大气粗,又有了工部和兵部的支持,工程进度自然一日千里,经过十八个月的紧张施工,这座椭圆形竞技场便落成了。它的中央是个标准的蹴鞠场,场面铺着修剪如镜的草皮,外面围着层层看台,从下到上共有三十六排。顶层还有用悬索吊挂的天棚,这是用来遮阳挡雨的。而且天棚向中间倾斜,便于通风。

为了使七万人同时涌入场中而不产生混乱,竞技场设有三十八个拱形入口,每个入口通往看台特定的区域,其中位置最好的两个,是为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专设的贵宾区。

如此高超的设计,哪怕拿到一千年后都不落伍,为汴京百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赛感受那是七万人同时观看,人山人海、山呼海啸,让人如痴如醉也让陈恪的智慧院扬名天下

当然,也有许多人在入场参观后胆战心惊,七万人同时挤进来,会不会把看台挤塌了

今天,也是这座被官家命名为开封蹴鞠场的大球场首次投入使用的日子,在七万名观众共同的见证下,被邀请来为赛事剪彩的齐王殿下,亲手剪下了硕大的绣球,紧接着鞭炮齐鸣、烟花漫天,将欢庆的气氛推倒了顶点。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发生了,伴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东侧看台轰然震动,稠密的人群像被飓风吹过的稻田一样,齐刷刷的被震倒在地。紧接着有人大喊:“要倒了要倒了”

恐慌眨眼间满眼全场,尽管组委会雇佣了上千名安保人员,但对这种几万人的骚乱无能为力。站在草坪上,看着人群像潮水般往各个出口涌去,赵曙面如白纸,他想大喊,喉咙却像被卡住了一样

“保护王爷”侍卫们将他连拖带拽,带离了球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