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83

分节阅读 3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怎么不值得”章敦皱眉道。

“首功之臣是陈恪也就罢了,谁让他到王爷身边最早呢可文彦博那厮竟后来居上,成了力挽狂澜的英雄”王雱咬牙道:“这让我们一下子相形见绌,你说有什么好高兴的”

“那时的情形有多危急就连你都说,这下子回天乏术了。放眼大宋朝,除了文彦博,还有谁能挽狂澜于既倒再没有任何人能做到了”章敦大摇其头道:“当时文彦博突然反戈,你也是大喜过望,连说了十几个“没想到,吧”

“一码归一码。”王雱眉头紧皱道:“我知道,没有文彦博必输无疑,可是对我们来说,殿下登基不是目地,我父亲宣麻拜相才是”说着压低声音道:“文彦博靠的是洛党,若那帮子以正统自居的腐儒上位,哪还有我新学党人的立足之地”

“元泽,现在不是起内讧的时候吧。”章敦沉声道。

“你当我是什么人了”王雱面露怒意,赶紧用丝绢捂住嘴巴,剧烈的咳嗽起来。

第三六四章 风水轮流转上

每每看到王雱这样,章惇都觉着奇怪,一个不知还能活多久的痨病鬼,为何如此热衷于替他爹争权夺利呢他实在理解不了,王雱对王安石的那种狂热崇拜

待呼吸平缓下来,王雱擦净嘴道:“我是不会干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得立个大功,压倒文彦博。”

“压倒文彦博,有可能么”章惇松口气,却不信道。

“时至今日你还不相信,没什么不可能吗”王雱哂笑道:“殿下快要回来了,我和他的私交,仅次于陈仲方,这是文彦博没法比的。”

“这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么。”章惇点点头道:“何况以文相公的身份,怎么可能和殿下有私交呢”顿一下道:“不过,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是的,但若是我们再立个一举定乾坤的大功劳呢”王雱有些不屑道:“一直以来,陈仲方总是见招拆招,被动挨打。不仅让人憋气,而且伤不到敌人分毫。”

“是啊,仲方有勇有谋,实乃罕见之才,可就是太过君子,”章惇深表赞同道:“有道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就是太在乎小节了。”说着笑笑道:“听说是他娘子时常相劝的结果。”

“哼,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的。”王雱冷哼一声道:“之前局势未明,我还不敢投入的太深,这次让他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雷霆手段”

“你打算怎么干”虽然章惇也自诩英才,虽然王雱还不到二十岁,但他总是不自觉被这个年轻人所感染,所领导虽然事后总是甚以为耻。

“你想过一个问题没”王雱定定望着他道:“为何朝中百官,几乎一边倒的支持赵宗实甚至连韩琦那种老鬼,都为他赤膊上阵难道真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不过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有个屁人格魅力。”章惇不屑道:“还不是他那死鬼老爹。几十年来替他结下的人脉”

“哈哈哈”王雱张狂的笑起来,捂住嘴又是一阵咳嗽道:“想不到这样拙劣的谎话,连章子厚都能骗过”

“你注意点身体。”章惇有些不悦道:“怎么,我说的不对么”

“什么是人脉在官场来说,无非就是五同。”王雱缓缓屈指道:“同乡、同窗、同科、同事、同亲。你看他赵允让能用哪一条跟百官拉上关系”

“这”章惇不禁皱眉道:“或许他有别的方法也说不定”

“聪明”王雱拊掌笑道:“他用的是阴私之法”

“阴私之法”

“对,专靠见不得光的事情来拉关系。”王雱轻声道:“你不得不佩服赵允让那份坚忍。从四十年前开始,他就在默默做一件事。那就是为年轻的和赋闲的官员跑官”

“哦”章惇何等人才,顿时眼前一亮道:“这确实是个办法。”比起明清来。在大宋朝当官是很难往上爬的。在明清,进士榜下即用,便从七品做起。而宋朝的进士释褐后,除了前五名外,都是没有品级的,要先在基层实习三年,三年后高才者可以报名馆阁试,走上一条清贵之路,但绝大多数官员,要从从八品甚至九品开始。三年一磨勘,没有错才能晋升。

也就是说。一个正牌进士,顺风顺水,要用十二年才能升到正七品。但这十二年里,谁也不敢保证一点错不犯,一旦被御史盯上,轻则降级处置,重则罢官回家。所以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大富大贵。

事实上,低级官员的俸禄待遇都很是微薄,只能勉强度日而已。而赵允让当年最爱做的,就是接济年轻官员,并积极帮他们打通关系,使他们能尽早上任别忘了大宋朝的冗官问题,你考上了进士还好说,要是九经、三史、学究、明经、明法之类的科目出身,那就等着排队吧。

若是没有关系打点的话,可能等上十年也轮不到你来做官。

结果赵允让当年,帮助了大量的散官上岗。他还帮助很多年轻官员,摆平了处分,使他们免于降级甚至罢官。后来随着他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帮着很多人谋到了肥缺,或者易于升迁的位子。

因为和他往来的都是无足轻重的年轻人,且打着诗会文会的幌子,所以赵允让的这些举动,非但没有被说成居心叵测,刁买人心,反而被视为古道热肠,扶持后进之举。因为人们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在这些低级官员身上投资,可能几十年都看不到回报,所以才不疑有他。

但赵允让就是在为几十年后做准备,他自己是没指望了,而当时赵祯才十岁,再当几十年皇帝都不成问题当然也可能一开始,他真是为了派遣郁闷,才会混迹于士子文人之中,一是为了解闷,二是为了给子孙结些善缘,才会去帮助那些年轻官员的。

但当他发现赵祯竟也像赵恒那样子嗣艰难时,动机便不纯了。尤其是赵宗实被接进宫里后,赵允让更是将此当作毕生的事业来做。他不知道投入了多少金钱和精力,建立起了一条畅通的买官、跑官、以及摆平各种麻烦的灰色渠道。数不清的年轻官员通过这条渠道,度过了最初的艰难时刻。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初受惠于他的年轻官员,只要能熬到今天的,都是朝廷和地方的台宪大吏,他当日种下的树苗,终于长成了大片的森林

“你到底要给我讲一个怎样的故事”章惇有些不耐烦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么”

“如果赵允让只做了这些,我们倒也无可奈何。”王雱轻咳几声道:“但是他帮助这些人的动机,本来就不纯,担心他们将来腾达后翻脸不认人”顿一下,他压低声音道:“所以从一开始,他便将当初帮助这些官员的过程,一笔笔记录下来,比如找了什么人,花了多少钱、送了什么样的礼,才帮你求到这个官;比如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打通关节,帮你把麻烦一笔勾销什么行贿、包庇、隐瞒、伪造之类的手段,全都详详细细的记录在案”

“他像吏部给官员建档一样,给每个人都造了册,一人一本,记录详实。哦对了,还起了个名字叫转运簿,意思是这上面的官员,靠着它时来运转,但它也能让他们功败垂成”

“啊”以章惇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都不禁毛骨悚然赵允让的心机之重、毅力之大,恐怕史上都是罕见的吧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赵允让当初帮助的手段见不得光,这些问题说大不大,但那些当初受惠于他,如今又屹立朝堂的官员,如今各有门路,又各有对头,谁愿意授人以柄,断送辛苦打拼几十年的仕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