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56

分节阅读 35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像个人物。他太年轻了,位居汉官之首,皆因为靖难有功,且姓梁。他正是那位覆灭没藏家的梁氏的亲弟。李谅祚十分器重这个忠心耿耿、长于权谋的小舅子,这次出兵惩戒宋朝,确立权威,就是听从了他的意见。

所以战局焦灼至今,梁乙埋的压力是最大的,如今见宋朝如所料遣使求和,他自然长舒口气,起身拱手道:“如今我们牢牢掌握主动,自然可以随意炮制他们。”说着笑道:“比如吓唬吓唬他们汉人一旦吓破胆,就什么要求都会答应了。”

“是啊。”李谅祚快意道:“来人呐,列大阵迎宾,朕要让他们,走不到我这儿就吓软了腿”

“陛下乃万金之躯,当然不能让他们轻易见到,还是让微臣先去与他们见面。”梁乙埋却赶紧劝阻道:“唬他们几句,探探他们的成色,到时候陛下成竹在胸,才好让他们感到神威莫测”

“唔,”李谅祚点头道:“也好。”

嵬名浪遇却暗暗摇头,对方既然持节前来,就是代表宋朝皇帝,你派个大臣接见算是怎么回事儿。

但年轻的皇帝百无禁忌,自己已经够惹他讨厌了,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儿,再触霉头了。

想到宋朝人竟然如此轻易服软,他不禁暗叹一下,看来自己还是高估了宋人,他们已经贪图享乐到,连一点骨气都没了

也许,这真是年轻人的时代吧。

第三五三章 单刀入敌营 上

嵬名浪遇至少有一句话说对了,这是个属于年轻人的时代。

陈恪骑马立在西夏大营之外,左右是七十二名全身甲胄的皇家武学生,四面八方是上千名凶神恶煞、又脏又臭的党项骑兵,将他们围得密不透风。

身陷重围之中,陈恪沉静似水的望着远处,腰杆笔挺笔挺。身后的武学生们心情各异,但脸上却无半分惧色。

陈恪离京之前,先到武学院中集合学生,言明自己要赴前线与西夏交涉,准备带些学生一同前往。当然一切全凭自愿,绝不强迫。

武学院有专门的军事报道,武学生们十分清楚边境的局势,许多人被吓住了,但也有人踊跃报名。陈恪便命报名者立下军令状,发誓绝不坠汉家威风,才带他们出发。

最终七十二名武学生得以成行。陈恪为了历练他们,甚至把须臾不离身侧的侍卫,也留在了庆州。

此举自然招致陈义等人的激烈反对,但陈恪的理由也很充分,要是西夏人打算对我不利,多带你们几十个,不过是陪葬而已。所以还不如把保护自己的任务,交给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信任,建立起宋朝军人最缺乏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来。

双方对峙良久,西夏营寨上传来呜呜的号角声,党项骑兵立即分开左右,便见几十骑黑甲骑兵簇拥着一位衣着华贵、汉人打扮的高官而来。

“这些黑甲骑兵。就是大名鼎鼎的铁鹞子。”大敌当前,陈恪却好整以暇的向学生们,介绍起了敌人的王牌部队:“平时做大人物的护卫、仪仗,战时则是最强的突击力量。”他压低声音道:“早晚,你们会在战场上相遇的”

学生们闻言,不禁细细端详起那些身穿黑甲,面容凶狠、手持狼牙棒的党项骑兵来。果然见他们杀气腾腾,不似凡品。

“好了别看了,”陈恪淡淡道:“把咱们大旗举高点”

举旗的张振赶紧高高举起双臂。一面红底金龙旗,便在西夏营前面前招展。

看到这面旗,那名年轻的汉官勒马停住。长笑一声道:“来者何人”

陈恪看看他,没有作声,他身边白马白袍的陈简之高声代答道:“我家大人姓陈,乃大宋皇帝钦差,奉旨前来究问你家主上”

“呃”那汉官以为自己听错了,干咳一声道:“究问我家主上”

“不错。”陈简之冷声道:“还不快快让你家主上出来听旨”

大宋在东亚,虽然不是军力最强国,但绝对是文化和经济的中心。辽国和西夏虽然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可即使是契丹和党项族人都甚少使用,士庶日常皆以汉字汉话为主。

是以在场的党项骑兵。大都听懂了陈简之的话,有的面露气愤之色,有的一脸轻蔑,有的甚至嗤笑起来。

那汉官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他正是在李谅祚面前夸下海口的梁乙埋。一见宋使这态度,心里不禁咯噔一声。却又抱着一丝侥幸,暗道:莫非是虚张声势,我再试他一试。便板起脸道:“放肆,我西夏皇帝与你宋朝皇帝平起平坐,你个小小的使者竟然敢如此大不敬信不信我将你斩于马下”

陈恪却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道:“难道本官来错地方了。这里不是西夏国主的大营”

“当然是了。”梁乙埋沉声道。

“那我就不明白了。”陈恪淡淡笑道:“怎么会又冒出个西夏皇帝来”

“我西夏国主自然便是西夏皇帝。”梁乙埋一脸你白痴啊表情。

“敢问高姓大名”陈恪换个话头道。

“姓梁名乙埋,大夏国家相是也。”梁乙埋朗声回答道。所谓家相,就是西夏皇帝的私人管家,虽然不如国相显赫,却是夏主最信任的人物。

“你这个家相可不称职。”陈恪摇摇头,突然厉声道:“你想让西夏国宗祀不永,王孙罹殃么”

“你敢血口喷人,”乍听此言,党项骑兵一片哄然,梁乙埋勃然作色道:“还敢诅咒我大夏皇帝”

“这可不是本官诅咒,而是庆历四年,当时的西夏国主所上誓表中的誓言。”陈恪不为所动道:“记得上面是这样说的两失和好,遂历七年,立誓自今,愿藏盟府臣近以本国城砦进纳朝廷,其栲栳、镰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汉所居,乞画中为界,于内听筑城堡。凡岁赐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乞如常数,臣不复以他相干。乞颁誓诏,盖欲世世遵守,永以为好。倘君亲之义不存,或臣子之心渝变,使宗祀不永,子孙罹殃”

党项人全都呆住了,他们从没听说过这份誓表,全都愣在那里,听陈恪接着道:“我朝皇帝诏答曰:朕临制四海,廓地万里,西夏之土,世以为胙。今乃纳忠悔咎,表于信誓,质之日月,要之鬼神,及诸子孙,无有渝变。申复恳至,朕甚嘉之。俯阅来誓,一皆如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