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53

分节阅读 3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坚持是要死人的”赵从古板下脸来,他生得又高又大,几个月来脸膛晒得黝黑。颇有太祖之风。

但韩纲乃名门之后,又仗着有赵宗实撑腰,一点不惧他。

见两人僵住了。赵宗实才开口道:“如果抓抓紧,还要多长时间才能合龙”

“至多十天。”韩纲抢着道。

“要半个月”赵从古眉头紧锁道。

“那就是十天半个月”赵宗实穿鞋下地,踱着步道:“如果这时候停下来。别的不说,外面堆积如山的软硬物料、还有几十万斤水泥,肯定是等不到明年开工,就要毁掉了。”

“是”韩纲赶紧点头道。

“这些年国库空虚,边关战事吃紧,朝廷为了凑治河的款项,费了多大劲,咱们都很清楚。”赵宗实摇摇头道:“明年又要增设南方禁军,西南的战事还不知何时能了哪里还有钱再来一遭”

“是。”韩纲又附和道。

赵从古虽然也点头,心里却暗暗冷笑。他终于明白,赵宗实为何能在得罪了将门集团之后,又迅速获得他们的投靠了。

原来当初清查空额的同时,他还许诺他们,会在不久之后。在别处补偿回来。果然,上个月便听到朝中有风声传来,说鉴于南方兵力薄弱,一旦有事,便捉襟见肘,要在长江以南增设禁军若干。

看起来。增设禁军之事,是因为交趾内侵引起的,似乎合情合理。但当赵从古拿到增设南方禁军的章程时,不禁暗呼无耻。

预增的七路禁军,分别是淮南东路扬州军、淮南西路庐州军、江南东路江宁军、江南西路洪州军、荆湖南路潭州军、浙东路越州军、福建路福州军在最需要增兵的岭南地区,反而没有任何计划。

对此,枢密院的解释是,岭南距离太远、路途崎岖,补给困难。常驻军队花费太高,不如在福建、湖南等地设军,兼防两广

但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因为那帮子娇生惯养的将门之后,不愿去流放之地当官这个年代的湖南,都是未经开发的边远地区,岭南更是边境人眼里充满了瘴气和毒虫的天涯不归路。

归根结底,这些禁军就是给那些在裁军中,失去了官职的待业武官准备的。在枢密院随后所发的条文中,也毫不掩饰这点,要求各路挑选曾任过武臣的将领为兵马都监等官。

当然,有这个传闻的时候,赵宗实早就在河北了,一开始倒也没人想到跟他有关。但赵从古接了赵宗绩的差事后,和他整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对方躲着自己,也发现大名府尹李昭亮等人,与赵宗实竟交情匪浅。

现在见他为了不影响来年的增设禁军,竟要民夫冒着严寒赶工,就更加笃定,这背后肯定有什么承诺和交换了。

赵从古不禁冷笑。有道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古人诚不欺我。这赵宗实能鹤立鸡群,全靠他两代人不停的拉关系,结成一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网。

有了这张大网的支持,他才能有今天的呼声。但这些人支持他,不是义务,而是投资,所有人都指望从他这里获取回报。虽然更看重远期回报,但如果有不碍大局的近期回报,他们也会毫不客气的提出。

赵宗实为了满足这些人,必须要做些不恰当的事情,这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在当时也没什么影响。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旦将来有事,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赵从古有些走神,听赵宗实说了句什么,才定定心道:“你说什么”

“我说,一切大局为重。”赵宗实一脸不忍道:“就苦一苦百姓,抓紧赶工完成吧。”说着对韩纲道:“晚上给民夫们的窝棚里点上炭盆,多发几床被窝,务必不要再死人了。”

“殿下仁义,”韩纲恭声道:“属下遵命。”

“那已经死了的怎么办”见他们没下文,赵从古只好问道:“不少遗属来闹,都被县里抓起来了,此事传出去怕是不太好。”

“你去问问,要是抓了,就让他们放了。”赵宗实摆摆手道:“再从河工银子里赔点钱。”

“好吧。”赵从古点点头,见人家都闭上嘴,便知趣的出来。

离开河工衙门,他回到紧邻着的一个小院子,这里是都水监临时办公之处。条件自然没法和赵宗实那比,不过避一避风寒还是可以的。

一进去,都水监丞郏亶便迎上来,递上暖手炉,接过他的大氅道:“怎么样,能停工么”

赵从古摇摇头,叹气道:“我都跟他翻脸了,他就是不理会。”这话半真半假,劝是劝了,但没那么用力。与其说是劝阻,不如说是把自己摘出来:“他说,做好民夫的保暖就好,还是得抓紧工期。”

郏亶跌足道:“这不是民夫的问题是现在这天气,根本不能修河。现在就算把河道垒起来,也无法跟上冻前的部分成为一体来年肯定要出大问题的”

“不会吧,我们这次修河有水泥。”赵从古道:“不是在红水河已经试验过,固若金汤么”

“殿下见过红水河是怎么修的”郏亶叹气道:“我是亲自去看过的,陈仲方修红水河,是用铁筐装满石头下去,铁矿铁矿之间,相互勾连,成为一体,然后再用水泥灌封那自然是固若金汤”

“可这里是怎么修的”郏亶叹气道:“水泥里包的是粉细砂,堤基坐在卵砾石上,一旦高水位浸泡,堤体便容易松软。当堤脚土坡浸软饱和,在大洪水的淘洗下极易崩脱”

赵从古不太懂郏亶的术语,但他知道,赵宗实是想尽办法赶工期。因为地处平原,五十里以内都没有山,取石困难,便把土装在麻袋里代替。这法子是历来河工常用,但肯定不如用石头结实。

再者,委托河北路商人生产的水泥,似乎质量也不过关,最早修筑的堤段,已经出现软化皲裂的迹象了

“而且,为了赶期,河道修得过于狭窄了。”郏亶接着道:“要是发大水的话,对堤岸的冲击就太大了,以目前这种质量,只怕”他是赵宗绩带到都水监的,后来赵宗绩南下,问他要不要随自己离开。

郏亶考虑到,自己唯擅河工,别的都稀松,便拒绝了他的好意,继续留在都水监,想为河工尽绵薄之力。但是赵从古不比赵宗绩,后者是真敢跟赵宗实拍桌子瞪眼的,前者却不敢。所以这几个月来,都水监形同虚设,郏亶急得七窍冒火。便想出这个缓兵之计,希望工程暂停,回去找陈恪商量对策。

“不要说了”但赵从古似乎并不想得罪赵宗实,摇摇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