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43

分节阅读 3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然不是”萧峰自然知道,让陈恪叛变是不可能。但能调戏一下昔日让他连连吃瘪的陈学士,也不失一桩快事。当然过犹不及,他马上正色道:“其实我是受皇后所托,来向学士问计的。”

陈恪心中升起莫名的失望,淡然道:“辽国才智之士何其多也,萧后不问他们,却来问我”

“因为他们皆不可信。”萧峰直言不讳道:“学士是到过按钵的,对我大辽的情形,定然了若指掌。如今大辽上下、尤其是皇帝近前,全都布满了皇太叔的人。比如我那个副使,我这么早来访,就是为了甩开他。”

陈恪默然,听他继续道:“毋庸讳言,如今我大辽的军政,尽数被重元父子掌握,而皇帝陛下本人,则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山老林中打猎。而重元父子一面怂恿皇帝打猎,一面趁机胡作非为,出了问题,就推说昏君无道,全是陛下的责任。”说着他痛心疾首道:“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唯有陛下不知”

“如今唯一能制衡这父子的,唯有我皇后陛下。”萧峰道。

陈恪点点头,他知道契丹人其实是耶律氏与萧氏联姻,萧氏乃后族,拥有自己的部族,也就是斡鲁朶,还是未来皇帝的妈,凭这两点,历来的萧后都是世上最强大的女人,甚至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礼。

但权力再好,也得看是在谁的手中,若是在萧燕燕手里,自然完爆皇帝无疑,但到了萧观音那样投错了胎的美人儿手里,难免会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不过她的族人们不白痴,他们很清楚,一旦耶律重元篡位成功,这位萧后和她的近亲,全都是死路一条。但哪怕换了耶律重元做皇帝,后族依然是萧氏,加上萧观音也不是萧氏中的大族出身,因此许多族人都暗暗改换门庭,开始捧重元老婆的臭脚。

像萧峰这样的皇后近亲们,自然陷入了惶恐,无计可施又无人可问,竟然病急乱投医,想到了那位无所不能的陈学士。

“不怕被我坑死”陈恪感觉,世上再没有比这更荒谬之事。

“我想,重元父子那样野心勃勃的皇帝,”萧峰淡定道:“对贵国来说,肯定不如现在的辽主吧”

“这话足够你杀头了。”陈恪笑道。

“可见小王是真心问计。”萧峰望着他道。

第三四六章 宫禁为谁开中

辽国人竟然向宋朝人问存亡大计,世上最荒谬的事莫过于此,一时间,陈恪弄不清这是陷阱,还是契丹人该吃脑残片了。

不过从哪方面讲,他都不可能当场给出回答,便托言先寻思几日,再让人知会萧峰。

萧峰也不急,便起身告辞道:“既然瓜田李下,小王就不多叨扰了。”说着一脸恳切道:“只是恳请学士,无论如何,不要将这件事泄露出去”

“”刹那间,陈恪就要以为,这是个针对自己的套子了,但转念一想,又不禁哑然失笑,自己算什么人物契丹人怎可能牺牲一位郡王来构陷呢何况还会牵连到萧皇后。

沉吟间,萧峰又压低声音道:“皇后说,学士一定会答应的。”

“”陈恪唯有苦笑以对。

萧峰走后,陈恪便命人照着礼单清点礼物,准备封存起来,交有司处置。

一清点,发现契丹人的礼物,真是贵重无比,什么珍兽毛皮、东珠、山参、金银玉器,价值粗粗估略也得在几万贯以上。

“契丹皇后真是好大方啊”柳月娥大吃一惊道:“不过做了一首诗,就打赏这么多”

“我怎么听说,契丹人向来无赖,”小妹却道:“总是用不值钱的东西,换取我大宋价值百倍的回礼这次三哥得到的赏赐,远高于朝廷得到的贺礼。只怕又有人要嚼舌根了。”

陈恪却有些心不在焉,目光在几件礼物间游移。柳月娥眼尖。马上发现他看的那几样,分别是红蔽膝、白玉璋、玉麒麟、梦熊图。这几样混在礼物堆里并不显眼。也许只有心里有鬼的家伙,才会特别注意到。

“吓,这辽国使者真粗心。”月娥道:“竟然把人家给皇后的贺礼,混到给你的礼物里了。”

但这话,也只有柳月娥才相信。前几样还好说,但最后一样。萧皇后亲笔所画的梦熊图,不可能是弄错了吧。虽然画上画的是文王梦熊,似有求贤若渴之意。

然而梦熊在汉人这里,早就不作遇贤之兆解释了。而是贺人生子的意思

“是不是辽人错听了传闻,以为三哥也”小妹俏面一红道:“弄璋之喜了”

陈恪好容易才定下来的内心,那叫一个翻江倒海,心中暗骂那祸国殃民的萧皇后,出了这种事,还不尽力去瞒着盖着,反而巴巴的让人送璋送麟送飞熊,唯恐天下不知道,辽国皇后和宋朝状元间,那说不得的故事么

不过转念一想。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自己就是跟人坦白,也会被笑成是神经病。所以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便是什么都不做

“随她呢,”拿定主意,陈恪便恢复了镇定:“横竖都是要由朝廷定夺的,我们操那份闲心作甚”

“也是,”柳月娥道:“快点收拾收拾出发,咱们要迟到了。”

“哦”陈恪一愣。才想起来,还有个宴会要赴,便对小妹道:“别忘了帮我写札子,尽快递上去。”说完便随阿彩到内室更衣。

两人自幼一起长大,陈恪的遣词和笔迹,小妹都能以假乱真。因此陈恪想偷懒的时候,就让她代写奏章。

小妹望着他的背影,眉头微微蹙起,旋即轻轻摇了摇头。

这么大的国家,纵使放假也不可能全都歇菜,值班官员还是有的。许是过年期间,奏章少之又少,因此仅隔了一天,就有上谕下来。

赵祯的御笔亲批是:既然是酬谢,便只管收下,记得写封信谢谢辽后,再拿点钱感谢下辽使,不能让人家说,我大宋的状元不懂规矩。

陈恪不明所以,以为皇帝是在考验自己,因此又上一本坚辞。

赵祯很快又有朱批道:大国之体,不可自为削弱,收下,当使之勿测。

陈恪这才明白了赵祯的意思。

次日辽使回国,赵祯除了正常的回礼之外,又多给了一些赏赐,价值正好等于萧后给他的那份。陈恪这才知道,国与国之间的事务,怎样处理才得体。

万幸这场小小的风波,总算是波澜不惊的过去,没有人追究,那些礼物背后的意蕴。

这让陈恪终于放下一直悬着的心,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欢度上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