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20

分节阅读 3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

“上马”陈恪点点头,接过马缰,利索的翻身上马。

“奏乐”担任礼赞官的欧阳发高声道。关于奏不奏乐,曾经发生过不小的争执,因为儒家认为音乐是跳动的,属阳,对属阴的新娘不合适。然而从五代开始民间却喜欢婚礼奏乐,士大夫们发现,比起悄悄的进城、打枪的不要,吹吹打打显然更符合喜庆的气氛。于是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士大夫们也不再遵守古礼了。

然而欧阳修认为,自己弟子已经是大儒,将来要垂范天下的,应该带头恢复礼仪,苏洵深以为然。但柳老爷子坚决反对,他认为不吹不打不热闹,结婚有个啥劲

最后竟然惊动了官家,拍板道:结婚是个热闹事儿,不奏乐怎么行

于是,在乐队吹吹打打声中,一众迎亲的亲朋,便各拿花瓶、灯烛、香球、沙罗洗漱、妆盒、照台、裙箱、衣匣、青凉伞、交椅等物,跟着接新娘的花轿,浩浩荡荡跟着乐队出发了。

当然,陈家预备的花轿,有两顶。

陈家距离苏家和柳家都不算远,一路上都扎好了彩楼欢门,迎亲的队伍便顺着欢门,吹吹打打便到了苏家门口。

苏家的娘家人,早等在那里。其中除了苏轼的堂兄弟外,大多是嘉佑学社的一干同年他们大都是上科或新科的进士,要么还在放假,要么是处于见习期,没什么政务,请假很容易。于是便集体告了假,前来京城参加陈恪和苏家妹子的婚礼。

曾巩曾布一家子、吕惠卿吕德卿一家子、王韶、章惇、邓绾、郏亶、林之奇、乃至张载程颐叔侄都来了他们当官的地方,距离汴京太近,不来面上不好看。因为担心苏家人少,被柳家压过一头,这好几十号进士便全跑到苏家当起了娘家人,绝对撑场面,

此刻见到新郎官,众人嘻嘻哈哈的行礼,便将队伍迎进了苏宅。苏家门额上,横挂着一条彩帛,已被人扯裂下来。待陈恪进门后,众人便争着扯起了碎片,这叫利市缴门红,连赵宗绩兄弟都上手去抢。

府中,苏家早已摆好宴席,款待前来迎亲的一行人,并分发红包。

陈恪则被请入了正堂,到一张放在床上的椅子上就坐,饮三杯酒,女家再遣人请他下来,连着请三次,才能把他请下来,这叫上高坐。

陈恪下来后,赶紧向苏洵和他哥哥苏涣行礼,苏涣捻须笑着点头道:“明允得了个好女婿。”

“不成器的很。”苏洵板着脸道。

陈恪唯有诺诺称是。

待陈恪出来,迎亲的乐队便作乐催妆。

真要是这时梳妆打扮,黄花菜都耽误了。事实上,小妹也是天不亮便起床,像陈恪一样,拜过家堂并祖宗,听了苏洵的训导。便回到房中,巧妆画、铺两鬓,调和脂粉把脸搽。点朱唇,将眉画,一对金环坠耳下。金银珠翠插满头,宝石金步身边挂。

此刻,她穿着绣有精细的花鸟虫鱼的崭新红裙,华丽的裙服外还罩着一件纱制背子, 腰间扎着一条蜀锦彩带,上面坠下一根长长的丝绦,丝绦上绑着两枚玉佩玉环,一枚玉佩吊在膝盖位置,另一枚玉佩坠在脚边脚下是一双漂亮的尖尖红绣鞋。

好一个明艳不可方物的小新娘。

听到乐声,小妹紧张的绞着手里的帕子,朝姐姐和几个嫂子道:“我怎么怪害怕的”

“怕啥,你姐才嫁过去几天”史氏笑道:“轻车熟路,保准不出纰漏。”

这时候,外面已经在比拼诗词了。唐朝时,有专门的催妆诗,宋人风雅,自然要发扬光大。哪怕平民百姓家结婚,也会各请秀才助阵,以免输得太惨。如今,大宋读书人的菁华,倒有大半聚在此院中,自然无需人捉刀,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精彩

“咱们出去吧,别耽误时间太长了。”八娘仍作新妇装,轻声道:“官家还要驾临呢。”

“你看看,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史氏摇头道:“这姐姐忘了是姐姐,光把自己当成嫂子了。”她故意绕来绕去,逗得众人一阵笑,苏小妹倒也不紧张了,站起身道:“走吧”

“你看,又泼出去一盆”史氏笑道,众人绝倒七姑八表牵着新娘走到门口,却不让小妹过去,而是唱着歌谣向陈恪讨赏:“新娘领出门,礼多方才好。此不比平常买卖。十万,绑一起才够”

“自古以来,绅士不带金。”陈恪笑着抱拳道。话音未落,他身边的兄弟便奉上大把的红包。按说就可以把新娘接出来了。

谁知还有幺蛾子,史氏笑道:“久闻新郎官是智多星下凡,咱们有三道小题,答上来,新娘子接走,答不上来,对不起,我们还舍不得小姑子呢。”

第三三五章 兰畔照双衣 下

“哈哈,这可就是班门弄斧了吧”陈恪的一干同年起哄道:“我们仲方是青钱万选的大宋状元,莫说三个题目,就是三百个,有何惧哉”

一帮不安好心的东西,这是存心想看热闹呢。

众人哄笑声中,史氏笑道:“既然新郎官才思敏捷,咱们就不客气了。这第一个小题,便以堂上的龙凤烛为谜面,请新郎官对个对子。上联是龙烛画龙凤,龙引凤,凤引龙,龙引凤归偕白发。”

此联为顶真格联,首嵌龙烛为题,又吉利又刁钻,登时引得女方众人喝彩起来。人们还纷纷询问,这是谁出的上联,史氏笑着一指个十四五岁、俏丽绝伦的少女,竟是那来当女傧相的王荁。

“这是谁家小娘,可真俊啊”登时有色色的大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听说她爹是王安石时,全都目不斜视了。王圣人的女儿,那不就是圣女谁敢亵渎

王荁没理会那些苍蝇,紧盯着陈恪的脸,既想让他答不上来,又怕他出丑昨日里苏家妯娌气鼓鼓回来,就把这笔账记在陈恪头上,决心今日好好为难他一下。这种事儿,苏小妹自然在行,但她是有计较的,坚决不肯支招。就在众姑嫂无计可施之时,王荁自告奋勇,出了三道刁钻却应景的小题。

但现在她却有些后悔,我这不得罪了陈三么要是他对不上来。落了面子,还不知怎么记恨我呢我哥的事儿可怎么办

她却是小觑了陈恪,也不看人家是在什么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陈恪目光一扫,望着喜娘手里,准备搬上车的绣花枕,一下子便对出下联来:

“鸳枕绣鸳鸯。鸳弄鸯,鸯弄鸳,鸳弄鸯舞庆齐眉”

对得实在是巧妙。而且应景,众人轰然叫好。

陈恪这边的气焰嚣张起来:“快出第二题,我们赶时间呢。”

“这第二题。可更难了。我们填个曲子的上片,请新郎官给填出下片。”史氏说看笑对王荁道:“妹子我这记性,记不了那么多句,还是你来出吧。”她外憨内精,知道这题太难,万一得罪了陈恪,日后不好相见。

王荁暗翻白眼,但已是骑虎难下,只好甜甜一笑,美目盼兮道:“那好。请新郎官听好了。”便轻易朱唇唱起来:

“高空轻青云飞,林野风景天。萱草满地锦,黄昏横塘莨蓉,即断肠草前。

牡丹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该人厚朴,少年健。一见喜,于车前从容苁蓉交谈,海誓山盟愿过万年。托金针花牵线,由白头翁说媒,经苦参商人把婚事商谈。

路路通顺。无一人薏仁阻拦。八月中,择泽兰开之日成婚结凤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