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点头,章惇明白过来道:“你是说他们缺乏领袖”

“还缺乏反抗的决心,”陈恪道:“汉人百姓跟野牛一样,只要自己还能过得去,就不愿拼命。”

陈恪的话,听得章惇眼前一亮,他重重点头道:“就是缺少这种担当,等到轮到自己遭殃的时候,也没有人会帮忙。”

“担当之士”陈恪也感慨道:“我华夏能千年不坠,险死还生,全是因为有这些担当之士。他们激起国人心中自尊自强之心,率领国人走上自尊自强之路,他们就是我华夏的脊梁”

“说得好当浮一大白”章惇大笑着,与陈恪痛饮一杯,放下酒杯,笑道:“仲方见多识广,与名士大僚多有交游,必知衮衮诸公,谁是担当之士”

“我焉能识得天下英雄”陈恪摇头笑道。

“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章惇笑道。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未篡时。”陈恪摇摇头,笑着用一首唐诗回答他:“向使当初身便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少跟我打马虎眼,”章惇却摇头笑道:“我知你心中必有计较”

“当今文相公,昔日只身使辽,不坠国威,如今身为相公,顶住压力裁汰冗兵,可称担当之士”

“富相公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前,可以称为担当之士,可是新政一败,他便一蹶不振,”章惇却摇头道:“如今虽然勉强振作,但已经力不从心,勉力维持而已,却称不上担当之士”

“那韩相公呢”陈恪问道:“韩琦生而豪杰,强悍无双,无论是为谏官、戍西北、还是当枢相,他都是最出色的,没有之一”

“韩相公,强人也。乱世是枭雄,治世为能臣,但他看似大公,实则大私。”章惇很大言不惭的摇摇头,便将大宋老牌高富帅,说得一钱不值,道:“他能为一己私利可担天下之险,却断不会为了天下之利,担一己之险”

“呵呵”陈恪笑了,这厮的评价煞是有趣,便又道:“欧阳公呢”

“开千古格局之文坛盟主,但我们不讨论文学。”章惇摇头道:“且但凡文豪,都玩不好官场。他们太冲动、太随性、太自我、太直接,这都是官场的大忌连官都做不好,又何谈但当”

“包拯

“包弹,一言官儿,担当不起国之重任。”

“张方平”

“一能吏尔,唯听命是从,无力开创局面。”

“贾昌朝”

“一丧家之犬、冢中枯骨尔,何足道哉”章惇依旧摇头。

“文彦博”

“聪明过头之人,安肯为国为民不惜己身”章惇还是摇头。

“那么如曾公亮、宋庠、王拱辰等辈皆何如”

“此等碌碌之辈,何足挂齿”章惇放声大笑道:“你还能想到谁”

“本朝名臣,我已经数了一遍了。”陈恪摇头道:“结果都被你否了,反正我是想不出来了。”顿一下道:“那你说谁能当之”

“夫担当天下者,需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章惇沉声道:“我观遍朝野,见能担此社稷者,惟仲方与一人耳”

“此人你也见过,论才华不亚于大苏,”章惇淡淡笑道:“但他不屑为之,偶尔小试牛刀,便有石破天惊之感。”

“你就别卖关子了。”陈恪心中一动,已经知道他说的是谁了,笑道:“是不是那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错,”对于陈恪能猜到,章惇一点不意外,闻言笑道:“正是那位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王介甫”

说着看看陈恪道:“论执天下牛耳者,汝与介甫也”

陈恪闻言并不欣喜,而是似笑非笑道:“子厚,说客也”

第三一九章 谁主浮沉中

“呵呵”章惇笑笑道:“这么说也无不可。”

“看来这几个月,你是去江东,听介甫新学了。”陈恪淡淡笑道。

“不错。”章惇点头道:“其实这两年在家乡,我虽然闭门读书,却不能不闻窗外事。在南方,王介甫的学说,可是大行其道的。”顿一下道:“当时专心举业,无暇分神细听,科举一结束,我便赶往江宁府,听王介甫讲学两月,顿觉胜读二十年之书。”

“评价如此之高”陈恪笑道。

“唐季五代以来,政教废弛,儒学衰微、礼崩乐坏、圣人之道尽废、先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章惇正色道:“王公新学,可明经义、正人心、济社稷、匡大道也”

陈恪夹一筷子笋丝,细细咀嚼。身为宋朝知识分子,又二世为人,他看得很清楚,儒家从汉朝衰落后,便一直式微,在两晋隋唐的佛道思想冲击下,甚至有消亡的危险。但几百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佛道思想无法维护大一统、无法维持中央集权,所以这几百年来,也是历史上最混乱,朝代更迭最快的时期尽管其中夹着个盛唐,但实事求是的说,盛唐的一部历史,就是各种对皇权的挑战史,恰恰说明佛道思想的无能。

到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弱肉强食更是到了极点。今世天子,兵强马壮则为之耳。社会仿佛回到了丛林时代。

宋太祖因缘际会,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后周政权。他看到。若不能改变这一现状,确立伦理秩序,宋朝也会很快被权臣取代。所以一立国,他就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巩固内部统治上。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儒学捧起来定为国教,希望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忠君思想。能为天水一朝维系江山万载。

但汉儒之学已经纰漏百出,之后数百年,又没有杰出人物补救。自己都站不住脚,如何担负其历史重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