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284

分节阅读 2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成香艳的享受。在益州任上,他奉旨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修史是非常艰辛的,看看欧阳修累得一身是病,就知道了。

不过,宋祁就不一样了,他总是在宴会尽兴之后,让人点起满屋的巨大蜡烛,美姬娇妾磨墨的磨墨、铺纸的铺纸、添香的添香而且一点都不低调,还有意敞开院门,让大街上行来过往的老百姓来围观。

灿亮巨烛之下,珠环翠绕、衣香鬓影之中,宋祁气定神闲、挥毫泼墨,路人艳羡不已,感叹这宋尚书过的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某日,遇见成都难得的大雪,府上添加幕布、在房间里安置两台巨炉,室内温暖如春。诸多姬妾环绕左右,宋祁磨墨濡毫,将澄心堂纸草一一展开,缓缓书写。写到一半,他呵口热气,搓搓双手,环顾诸姬,怡然自得地问:你们从前服侍过的主人,有我这么风雅的么

宋朝的侍姬都是三五年一期合同工,职业生涯侍奉七八个主人很平常。所以大可不必为苏东坡将侍妾送人、换马,而大惊小怪,社会习俗如此。你看大苏会不会把老婆送人

侍妾们讨好他,一起娇声答道:“哪有啊,我们从来没见过”

宋祁也知她们是拍自己马屁,问一个在某太尉家上过班的歌姬道:“遇到这种天气,你家太尉一般会做什么事啊”

歌姬掩口一笑道:“他嘛,只不过是抱着小炉,看人歌舞,再搞点杂剧,大醉而已,哪里比得上学士这般风雅”不料,宋祁听了,竟叹一声道:“这样也不错么”于是,停笔掩卷,索酒狂饮,欣赏女乐,通宵达辰。打那以后,他就经常这般作派

回到京城后,宋祁依然不知收敛,时常点华灯拥歌妓醉饮,此时其兄宋庠为参知政事,十分看不过他这副做派,叫人对宋祁说:听说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还记得当年同在州学吃咸菜饭时吗

宋祁闻言大笑说:寄语相公,不知当年吃咸菜饭是为了什么

让这样公款私用、生活奢侈的人物来掌管国库,那还不等于让老鼠看粮仓结果在百官的一片反对声中,宋祁屁股还没坐热,就下去了。而弹劾他的主力,仍然是包拯。

宋祁下去后,官家也恼了,老包你看谁都不顺眼,那你来当

于是老包就从总检察长,变成了财政部长

这下老包尴尬了,好像他弹劾别人,是为了给自己扫清障碍似的,他是有口莫辩。果然,还没上任,就被弹劾了,而且是重量级的一代战神、文坛盟主欧阳修朝他开炮了。

欧阳修认为,包拯固然人品方正、廉洁自律,铁面无私、才能卓着,然而士大夫理应重义轻利,珍惜名节,轻视官位高低。但包拯却恰恰相反,他大肆攻击三司使张方平,迫使张方平下台;宋祁刚刚接任,又不遗余力地抨击宋祁的过失。宋祁被罢免后,他却当上了三司使,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包拯是个奸诈小人。倘若官家执意要任用包拯为三司使,那么,祖宗任用谏官的目地会毁于一旦

但官家并未采纳欧阳修的意见,过了一段时间,包拯还是走马上任了

“老包不惜身啊。”欧阳修却在自己的弟子面前,称赞起了被他弹劾过的包拯:“他弹劾宋祁,是为了挽救裁军,当这个使相,亦是为了挽救裁军。”顿一下道:“他担心自己重蹈前两任的覆辙,才私下找我,让我抢先弹劾他。”

“原来如此”陈恪恍然。包拯这招叫以毒攻毒,跟种痘一个道理。欧阳修的弹劾,其实是将包拯一九开。九成是好的,只有一成不好,官家已经厌倦了使相如走马灯般更换,自然不会因为这点事换人。

这样,别的官员再拿这件事攻击包拯就不灵了,而且包拯除此之外,也无可指摘,自然可以坐稳使相的位子。

“有了老包的支持,富相公的裁军大计,终于可以继续执行”欧阳修道:“那帮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一共出了三招。”

“哪三招”

“第一招,渲染宋辽紧张局势,促使朝廷调重兵北上。”欧阳修道:“准备作战的部队,自然是安全的,这样,他们便可保住自己的亲信嫡系。”

“怪不得,路过河北路时,发现那里看似处于临阵状态。”陈恪又恍然道:“但军容松懈,没有要打仗的意思呢。”

“第二招,把禁军,尤其是驻京的禁军,列入裁军名单。”欧阳修接着道:“禁军是天子控天下之根本,乱不得。而且,汴京是座兵城,一半以上的人口,非军即军属,动他们的饭碗,自然京师不安,若是再乱上一乱,恐怕不仅富相公要下台,日后也再没人敢提裁军了吧”

“这也太大胆了吧”陈恪惊道:“军队作乱,天子所不容”

“不必军队乱,军属乱一乱,便足矣。”欧阳修淡淡道:“第三招,他们还走后宫路线。”

第三一八章 云诡下

“后宫路线”陈恪吃惊不小,这常常是昏君才会中招吧:“官家怎么会听”

“官家”欧阳修欲言又止,半晌才缓缓道:“已经不是原来的官家了”顿一下道:“不说这个了,臣子不当议论君上。”

“是。”陈恪点头应道。

说了这么长时间,欧阳修已经累了,但他还是坚持道:“我南衙诸多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皆是庸碌因循之辈,唯独你父亲,能承担眼下的重担。故而,我已将印信交予他代管。开封府衙诸多胥吏官差,在老包的调教下,用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你叫他只管放手去用,出了事情我担着。”说着呵呵一笑道:“现在你回来了,多帮衬令尊一下,为师也能放心养病。”

“学生明白。”陈恪点点头,老欧阳跟他讲古,其实是为传给陈希亮听的。京师地界,豪门权贵多如牛毛,做起事来诸多忌讳,你要是不讲究,只有死路一条。

见欧阳修倦乏,他便请老师好生歇息,和欧阳发出去外面,开了方子,便告辞离去。

马车上了大街,刚过银梁桥不久,突然对面一阵喧哗,便见鸣锣开道、响鞭静街。大街上一片鸡飞狗跳之后,一队扈从打着一对金扇、还有六把大黄伞,再后面是挺胸腆肚。腰悬宝刀的花胳膊,这显赫规模,连相公们也不曾有得。

陈恪稔熟礼制,知道朝廷各级官员出行的轿马舆盖都有严格规定,任谁也不敢僭越。瞧眼前这队轿马,用的扇伞如同亲王、太子一般,但轿子却是公爵制度。十分违和。

“这是哪家王公坐错了轿子”陈恪打开车窗,奇怪问道。

伴驾的是皇城司侍卫张成,陈恪离京时。他负责保护陈家家眷,陈恪回来后,他就跟在边上了。闻言笑道:“大人太久不回京城。不知道京里多了几位煊赫人物,号称四天王,这就是其中之一的刘天王。”

“刘天王”陈恪皱眉道:“朝廷何时有此等官职”

“是自封的。”张成干笑道:“其实那刘天王,本身是个昭武校尉,在禁军中挂个闲职。”

“一个正六品上的武散官,”陈恪瞪大眼道:“竟然敢打王公的仪仗开封府、皇城使、还有监察御史都是瞎子么”

“都不瞎。”张成道:“但是人家后台太硬,谁也不愿招惹,故皆睁一眼、闭一眼。”

“什么后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