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着他接个一句半句,好引出主题。无奈韩相公只是捻须端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赵允让知道他是不想趟这趟浑水,这一点不奇怪。因为韩琦这样的顶级大臣,完全不需要站队将来不论哪个当上皇帝,都需要倚仗他、甚至讨好他。

且官做到顶级的,不管多大的功劳,也很难有实质性的进步。建言立储这种事,还会平白得罪官家,将来别人当上皇帝,自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换了谁也不会干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事情。

这也是文彦博、富弼等人,从不掺和进立储之争的原因。

但赵允让必须把他拉下水,并非是为了今日之危机。他相信,王素、唐介和范镇,足以说服一个包拯了。之所以还要来求韩琦帮忙,其实是想借机把他拉上自己的战车。

因为只有这样分量的大臣保驾护航,十三未来的登顶之路,才能走得平坦。

“韩相公的儿子争气,体会不到老夫的苦恼。”赵允让自我解嘲道:“那咱们就说点别的。”

“王爷半夜来找我,总不是为了闲聊吧。”韩琦淡淡一句,能让人噎死。

“韩公啊。”赵允让这一声带着叹息,“老夫如此推心置腹,你又何必这般戒备重重我不过是一个为被捕儿子连夜奔走的父亲,此乃人之常情,任谁也说不出什么。”

韩琦岂有不知之理,不过再装下去,就有份了,他端正坐姿道:“王爷想说什么。”

“我要说的是,前些日子。”赵允让幽幽道:“在蓝帽街附近,发生了一起刺杀案,凶手动用了军用弓弩,目标是一个姓陈的小子。”

“有所耳闻。”韩琦不动声色道。

“这件事蹊跷,很多人猜是我家小子做的。但知子莫若父,他们再胆大包天,也不敢用弓弩杀人。其实是有人存心想浑水摸鱼,嫁祸贾昌朝贾相公,却要我儿替他背这口黑锅,端的是好算计。”赵允让咳嗽两声,目光阴冷的望着韩琦道:“韩公,你说这人会是谁呢”

韩琦不说话了。他确实是蓝帽街刺杀事件的幕后主使,赵允让说得一点错没有,他就是想浑水摸鱼,把贾昌朝撵出中枢,自己好回去当枢密使。沉默良久,韩琦终于开口道:“你想要我做什么”

赵允让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笑容,而是一脸让人心碎的伤楚道:“老朽这犬马之疾久治不愈,怕是活不了几年了”

“”韩琦抿着嘴,听他继续道:“死就死,谁没有那一天,只是不放心我家十三。韩公,你能在我死后,替我继续照顾他么”

这话说得突兀,但听者的心,却突突地跳起来这是要让赵宗实将他当成父执辈啊这不是寻常的君臣关系可比,如果赵宗实能顺利当上皇帝,那自己,将是无敌的存在

这诱惑实在太强了。让素来大胆的韩相公无法不心动。

赵允让这样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没有骗韩琦,他的身体确实撑不了多久了,不给赵宗实找个靠山,他在九泉之下都不安稳。在重臣中选来选去,他选中了韩琦。其实文彦博是更好的选择,但老先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虽然平时没什么,但越是在关键时刻,就越容易掉链子,所以不能选。

至于富弼,那是位有德君子,效忠的是皇帝,看重的是自个的良心。何况,他马上就要接任首相了,于情于理,都指望不得。

只有韩琦,能力、人脉、声望都是顶级,且有强烈的权力。这样的人如今委屈在三司使位上,本身就有拉拢的可能。

果然,在一番思考之后,韩相公微微点头道:“可以。”

“韩公的恩德,我忘不了,我儿也忘不了。”赵允让登时笑开了花,起身抱拳道:“将来就拜托你了”

“先别说将来,”既然接了这一摊子,韩琦便进入角色,他冷声道:“把眼下这关过了再说吧。”

“哎。”这就是赵允让的高明之处,我不求你办事儿,我把你整个人拿下来,那我儿的事儿就是你的事,自然不用再费口舌。

“你怎么会让那赵宗汉,去跟黑帮搅在一起呢”

“我有二十八个儿子”赵允让无奈道:“连名字都记不全,更没法管他们都干啥。”

“既然儿子多。”韩琦是个狠角色,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那就当没有那个儿子吧。”

“这”赵允让喉头一抖,满嘴苦涩道:“至于此么”

“他落在老包手里还想有跑”韩琦冷笑道:“你这当父亲的,逃不了管教不严之过。继而推之,你教育出来的其他孩子,怕也无法让人满意。”

“这是个例。”赵允让慌了神道:“龙生九子还各有不同呢。何况我几十个孩子,怎么也有不肖的。”

“一锅粥里出现一粒老鼠屎。你说除了老鼠屎外,粥是干净的,谁信又有谁会喝”韩琦不留情面道:“老王爷,护犊子是天性,但不要连不肖的儿子也护着,那会害了你的好孩子的。”

第二一七章 壮士断腕

四更鼓后,残月如钩。

秋天的黎明黑且冷得彻骨,直冻得人缩脖子马喷鼻,喷嚏声此起彼伏,夹杂在喝道声、避轿声、马蹄声、唱喏声中,提醒着半睡半醒的汴京百姓,今天是例朝的日子。

一顶顶官轿,一辆辆马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皇城门前待漏院。待漏院外,早已是灯火通明,满是摆摊卖早点的,掏钱买早点的,人声嘈杂,与往常无甚区别。

待漏院内却不同寻常,竟如外面一样嘈杂。官员们在各个房间来回窜着,打探着最新的消息,讨论着朝会上将出现的状况。没有人喝止他们,因为值日的御史,也心猿意马,在竖着耳朵听呢

突然,嘈嘈杂杂之声降了下来,通常三种情况会导致这种局面,一、领导来了,二、负责纪律的来了,三、话题的正主来了。

现在是第三种情况,只见一个身金带紫袍的枯瘦老者,在一个青年官员的搀扶下,颤巍巍出现在待漏院中。老者正是那汝南郡王赵允让。

“王爷。”“王爷今日怎么亲自来了”众人赶紧迎上去,这可是稀客。自从年前称病起,这都快一年了,老王爷就没怎么上过朝。

“羞煞人也,”赵允让朝众人抱抱拳,叹口气道:“待会儿朝堂上再说吧。”众人也不好再问,便把他搀扶进房中歇息。

前后脚的,唐介和范镇也到了。还没进屋,便被王素叫住,小声问道:“什么情况”

“老包说今早给信。”唐介看看四下道:“他还没来么”

“没有。”王素道:“这可不像他。”每次早朝,包拯向来是最早到的几个之一。

“他早晚会来的。”唐介看看王素,突然叹口气道:“要做好两手准备。”

“我知道。”王素苦笑道:“那老倌。太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