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熙的婚礼,就要举行了。

按照两位新人的意思,他们都不是头次结婚,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坎坷,现在只想简单请一下亲朋,宣告正式结婚就好了。然而官家赵祯决定莅临现场,为小姨子主婚,更别提曹皇后了,自然也会驾到。

官家夫妇的莅临,让仪式一下子简便不得,只能按部就班的来。

按照古礼,从议婚到成婚,要经过六道礼仪程序,即六礼:纳彩一男家向女家送礼求亲:问名一一男家询问女子的名字、生辰;纳吉一一男家卜得吉兆后,到女家报喜送礼订婚;纳征订婚后,男家下骋礼;请期一选定结婚日期:亲迎一一接新娘子到男方家里成婚。每道礼仪程序,又有许多细节,十分繁琐。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礼崩乐坏,仪式被大大缩减。宋朝建立后,尽管试图扭转这一现象,然而与社会习俗不符,不为民间接受。最后官方也不得不作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现实。

如今除了皇家婚礼仍保留六礼外,士庶婚礼只剩下三礼,即纳采、纳征、亲迎。也就是求亲、下聘、成婚三步,而且每一步的程序都大大简化。然而也有一些新的礼节出现,比如亲迎首一日,女家先来男家挂帐、铺设房卧,谓之铺房,这便是古礼中没有的。再比按照古礼,婚礼不用乐,但在宋代,但凡婚礼,必然鼓乐喧天、笙歌聒耳,充满欢乐气氛。

二十七这天,是陈希亮婚礼最后一步一一亲迎的日子。一大早,陈希亮穿着大红的吉服,头戴乌纱帐头,骑着披红挂彩的白马,带着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往曹国舅府上去了,那里是曹氏的娘家。

国舅府上,曹云熙更是从五更时便起身,在女使的服侍下,铺两鬓、点朱唇、将画眉、贴面花。大红吉服穿起来,一对金环坠耳下:金银珠翠插满头,宝石金步身边挂。她本就是个大美人,盛装之下,更是国色天香,让周遭的少女少妇都有些失色。

看得她的外甥女高滔滔直拍手,笑道:“小姨可真美啊,却便宜了那陈叔叔。”

“你这妮子说话好美遮掩。”曹云熙害羞的拧他一把:“月娥还是大姑娘呢。”

一边安静立着的柳月娥,闻言强笑道:“该去上香了么”

众人心道,她果然还是受影响了,曹云熙结婚,夫家又是陈家,这对刚被陈家退婚的柳月娥来说,自然是双重打击,因此曹氏告诉她,你可以不来的。

但柳月娥是她从小看大的,虽然不再是一家人了,但两人的感情却仍如母女一般,所以坚持要来送她婶婶出门。

分割

开了个单章,待会儿大家看看。

第二零五章 老姜辣

按规矩,新娘要趁娶亲的未来,到家堂并祖宗面前,拜一拜,作别一声,也让祖宗保佑过门平安。

在一群姑婆的簇拥下,曹氏来到祠堂中,曹国舅和她二姐也就是高滔滔的母亲,早就等在那里。两人看着苦命的妹子,终于有个好归宿了,眼眶都有些湿润。

曹氏取了一炷香,在父母、祖父母灵前拜了一拜,便听她二姐口唱祝词道:“祖宗保佑、四时八节,不断香烟。告知神圣,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庆,夫妇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

这厢祝罢,只听得府门外鼓乐喧天,笙歌聒耳,却是娶亲的车马来到门首。那边曹评早带人迎出去,不一时,将面红耳赤的陈希亮领进了祠堂,给曹家先祖上了香,然后以两椅相背,置一马鞍,命陈希亮坐于其上,谓之上高座。先奉酒使其连饮三杯,然后曹国舅又代替过世的父母,嘱咐了几句夫妻和睦、白头到老之类的话,陈希亮方可下地。

曹氏的二姐这才领出带着红盖头的新娘子,交到了陈希亮手中。

外厢间,轿夫放下轿杆,陈六郎卷起轿帘,陈希亮把新娘子领上轿,轿夫却不肯起轿,乐手也停了吹打,一起起哄道:

“高卷珠帘挂玉钩,香车宝马到门头。

花红利市多多赏,富贵荣华过百秋。”

曹国舅便叫儿子将钞来,赏赐媒婆、司仪、轿夫并一干吹弹乐手。抬轿的合五贯,乐手合十贯,先生、媒人两贯半。这才重新奏乐、起轿,吹吹打打的往陈家去了。

待迎至男家门首,前来看喜道贺的人群,已经挤满了道旁。待乐声吹打渐近,便见骑着白马的新郎,领着花轿出现在巷子口。欢呼声中,轿子们房门口落下。女方送亲的三姑六婆却拦着不让新娘下轿,只听她们朝着陈希亮道:

仙娥飘渺下人寰,咫尺荣归洞府间。

今日门阑多喜色,花箱利市不须悭。

这是讨要下轿钱。按例陈希亮也得作诗对答,他挠挠头,觉着今日真是现眼了,只好厚着脸道:

从来君子不怀金,此意追寻意转深。

诸亲聊阔略。毋烦介绍久劳心。

三郎拿出红包。每个送亲的女宾送一个,送了一圈,没见到柳月娥在曹家时分明看到过的。他不禁暗暗惭愧,心道:却还欠她个交代

新娘这才下得轿来,便有克择官手拿花斗。斗中装着谷、豆、铜钱、彩果等物,一边念咒文一边望门而撒,小孩儿们争相拾取,这叫撒豆谷,目的在于避三煞。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据说用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

新娘下花轿,不能踩地,只能在青毡花席上行走,这与汉代新婚夫妇居青庐的旧俗有关,待到门前,跨过马鞍、再进中门。这是唐代的习俗,夫鞍者、安也,欲祈求平安而同载者也。

因为要等待官家的驾临,新娘先进入一间悬挂着帐子的房间稍事休息,称为坐虚帐。

前面。陈希亮去恭请圣驾,陈家兄弟和一班嘉佑学社的同年。则在门口招呼宾朋,因为是他爹结婚,所以大部分来宾都是官员,陈恪只认识寥寥几位,好在大家手中都有请帖,打开一看,姓字名谁一目了然,陈恪记忆超绝,马上就能报出对方的官职、座次,让人领进去就坐。

“欢迎欢迎,侯端公快里面请”这是某位姓侯的监察御史来了。

“同喜同喜,张龙制快里面请。”这是姓张的龙图阁待制来了。

“”就这样礼貌热情却又机械地迎接着宾客,一个面色白皙、神态温和,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的男子,来到陈恪面前,微笑着拿出一份请帖。

“欢迎欢迎,赵”陈恪接过来一看那名字,猛然抬起头,他万没想到,赵宗实竟然来了。

“你是陈三兄弟吧。”赵宗实的笑,令人如沐春风道:“小可赵宗实,乃曹姨姨的外女婿。”

“哦。”陈恪回过神来,也堆起笑道:“小王爷能驾临,寒家真是蓬荜生辉。”没想到,与赵宗实的第一次见面,居然是在自己老爹的婚礼上。他还不知道,人家早就隔着墙偷窥过他了。

“唉,哪有什么小王爷自己家里,便以兄弟相称。”赵宗实亲热的拉着陈恪的手道:“真是久闻不如一见,三郎的风采真让人心折啊。”

陈恪不着痕迹的抽出手,笑道:“王爷的风采更让人心醉。”

“哈哈哈,我们不要互相吹捧了。”赵宗实一招手,一个与他相貌相仿,看上去年长些的男子过来,讪笑着朝陈恪唱个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