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法与民同罪。”

“你就不怕他家十三”

“老夫无后,有何可惧”包拯的话掷地有声,让陈恪再无寰转的空间,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据说当初丐帮的人袭击我,就是汝南王府某位王子指使,如果有什么线索,我肯定会告诉老龙图,”陈恪叹口气,一脸坦白道:“但是我确实不知道。”

“你为什么会买下那栋宅子”见他矢口否认,包拯神情微微一凝,缓缓道。

“这其实是我的商业机密,现在只能告诉老龙图。”陈恪一脸坦白道:“我买下那栋宅子,,其实是看中了它的僻静,准备在那里制造一种东西。”

“什么”

“我看京城房屋受损严重,连城墙也坍塌了大半,便想造出一种廉价高效的建筑材料。”陈恪轻叹一声:“但如老龙图所见,刚买下那栋宅子的当天晚上,就被人翻了个底朝天,而且紧接着,我还遭到了刺杀,此事只能搁下了。”

包拯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沉声道:“三郎,你之前真不知情”

“他们家十三,很有可能是未来的太子,我真不愿惹到他们。”陈恪两手一摊道:“谁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却非要怀疑到我头上。”

“那大龙头死的时候,可只有你们三个在边上。”包拯道:“人家不疑你,却疑谁去”

“当时柳月娥替我挡了一箭,身受重伤,我哪还顾得上什么大龙头”陈恪断然否认,又有些恼火道:“老龙图,你不会也怀疑我吧”

“老夫只是在琢磨,他们为什么要怀疑你。”包拯神态自若道。

“我也想知道。”陈恪却松一口气,原来一切都只是推测。

“”最终,包拯也没从陈恪口中盘问出什么,只好嘱咐他一切小心,便放他回去了。

待陈恪走后,开封府推官进来,将箭支鉴定的结果,呈报府尹大人:

“箭簇上的标记已经磨去,但据弓弩院的匠作观察其特性材质,认为应是大名府都作院生产的。”

“大名府都作院”包拯沉吟起来,心中却翻江倒海。说起大名府,自然会想到判大名府十年的贾昌朝。贾相公在文彦博罢相后,并未如愿登上宰相的宝座,而是接替了狄青的枢密使。

但许多人都说,这只不过是个过渡,因为朝廷并未任命新的宰相,甚至连富相公也并未晋升昭文馆大学士,这不正是虚席以待么怕不消几时,贾相公就能复相了。

不过贾昌朝的名声,已经被文彦博彻底搞臭,台谏官们已经放话,要是他敢登上相位,那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要把他弹劾下去。双方正在僵持中,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一个监督不严、军械外流的罪名,贾相公是躲不过去了。

包拯意识到这案子愈发云诡波谲起来。

看来有人想要浑水摸鱼。他细细思量,暗道:那陈恪却成了他们嫁祸的靶子,这小子还真是招风惹雨哩

但想要把无忧洞的保护伞挖出来,关键怕还是要落在他身上

“齐推官,你命人全天盯着那陈承事。”拿定主意,包拯下令道:“看看还有什么人在盯着他。”

齐推官费了好劲儿才明白,原来是要盯盯梢的梢,连忙点头应下。

次日便是国子监放榜,陈恪一帮人便约齐了去看榜。

到了国子监的照壁前一看,嘉佑学社一干人,都在榜上,虽然名次各有高低,但都获得了来年二月初的礼部贡试资格,众人自然十分高兴,都看向陈大财主。

陈恪歉意的笑道:“这两天忙晕了,却忘了订酒楼。”

“今天不用你请。”吕惠卿笑道:“整日吃你的,我们却也害臊,今日凑份子在状元楼包了包厢,只待你这个解元去开席了。”

“休要拿我取笑。”陈恪笑骂道。

“别头解元也叫解元。”众人哄笑道:“谁敢说,刘几就比你强呢”

“咳咳”他们的说笑,似乎激怒了另一伙人,用大声的咳嗽,向他们示威。

陈恪他们一看,乃是同来看榜的刘几等人。显然方才他们的调笑,引得人家正牌解元不快了。

“不过是矬子里面拔将军而已,还真把自己当成盘菜了”有人冷笑道。

“放屁。”陈恪这边,陈恪、宋端平、曾布、吕惠卿都不是善茬子,但说话的,却是年纪最小的郏亶:“我们三哥要是不考锁厅试,哪有你们刘几当解元的份儿。”这话都让陈恪脸红小老弟,盲目崇拜要不得,不说别人,苏子瞻我就考不过。

“你胡说,”那边也有崇拜刘几的,怒道:“我们刘兄成名多少了,大考小试从没让人失望过”

“不服比一比”

“比就比这里不是地方,听说你们也要去状元楼,咱们就在那里开战”

“不见不散”两边起哄架秧子,就成了这副局面

“我靠,我可一句话没说。”往状元楼去的路上,陈恪无比郁闷道:“怎么就成了我跟他比”

“不要紧。”吕惠卿阴险的笑道:“用不着你出马,保准就能让他崩掉大牙。”

“你上呀”沈默白他一眼。

“我当然不行了。”吕惠卿用嘴努努苏轼道:“有你大舅子,还愁他们不出丑”

“嘿嘿,不错。”陈恪顿时笑逐颜开。

状元楼就在国子监北面的朱雀街上,步行片刻就到。这座三层的大酒楼,虽然不如樊楼、任店、遇仙楼气派,但在每逢大比的特殊时节,却绝对是京中最炙手可热的去处。

一般从秋闱之年的春天起,状元楼的生意就会异常红火,直到过了春闱一两个月,才会渐渐平静下来。今夏状元楼也遭了灾,为了不耽误生意,店老板不惜重金重新装修,这才不到一个月,就又开门营业了。

一行人进去酒楼,见楼里张灯结彩,新装的红松木地板刚用桐油打过,五彩琉璃隔栅擦得纤尘不染,锃明瓦亮,到处一片簇新,透着喜气洋洋。

楼下的帮闲把他们迎进去,问明白定了房间,便将其引进三楼的包厢里。包厢中铺着厚厚的地毯,除了两席座椅、字画摆件外,墙角处还专门设了一个大卷案,案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是供文人骚客们来这里吃酒题诗用的。

这时候,刘几他们也到了。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所定的房间正是陈恪他们隔壁。便让伙计将隔开两间的门板撤去。两个大包厢成了一个,两边人却泾渭分明,针锋相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