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楼里便鸦雀无声,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那女子便启朱唇,发皓齿,清唱了几句词。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三五句后,乐声响起,歌声也益发的清丽婉转、缠绵悱恻,真令听者神迷心醉了人们仿佛置身于暮春的早晨,久立在高楼之上,微风拂面,极目远眺,只见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皆乃望不尽的春日离愁

所有人都深深体会到歌者心中的惆怅苦闷,他们的五官五感,已经为歌者所有。此刻,以歌者心为心,以歌者念为念,世上便只有歌者的独唱了。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女子已经唱完很久,人们还沉浸在意境中不可自拔,许多人甚至涕泪横流,怎么也止不住。

直到女子,又唱了一首舒缓愉快的歌曲。众人闻之,才从自怜自伤的心境中出来,气氛重新欢悦起来,再回首之前的悲愁,人们的心灵,都好像被洗礼过一般,变得纯净了不少

一悲一喜间,数百人的情绪,被这女子的歌声牵引,其神乎其技,无以复加焉

女子唱完两首曲后,便福一福下台去了,许是觉着阿堵物不配仙子,没有人打赏金银钱钞,但那些楼上富户,纷纷赠以明珠、绸帛,其值又远超小杜了。

更为踊跃的是那些读书人,方才赠词给小杜的只有寥寥几首,现在却一下冒出了几十人、上百首原来,大家不是没货,而是等着献给正角儿呢。

这时候,酒店的灯光重新亮起,伙计们给各桌客人重新热了酒,撤下已经凉了的菜品,换上一盏盏热腾腾的新菜。在乐班助兴之下,欢宴重新开始,但人们明显变得轻言细语,举止也比方才要文雅许多。

“这杜大家就走了”陈恪这桌人心说,虽然你是大牌,但连个招呼不打就走,可就成耍大牌了。

“没有。”张五笑答道:“杜行首没走,在净室里看词呢,按照惯例,只要写词给她的,她都会到桌前致谢。若是她觉着好的,还会敬酒呢。”说着压低声音,贱兮兮道:“若是有极好极好的词,今晚就是杜行首的入幕之宾了。”

“哦”这一桌,也写了五六首词,自然心生期待。

陈恪看看五郎,笑道:“这么说,我也得来一首。”说着他提起笔来,飞快的写了几行字,递给了张五道:“告诉那杜大家,我们不会等太久。”

这也是酒楼的一种营销策略,因为要等着花魁出来敬酒,所有人都不离开,许多来得早的客人,已经在叫第二桌席面了。

汴京城是个不夜城,生活在宋朝的人们,不必像唐朝那样,天黑就不许出门。他们在自己的都城中,可以自由自在的游荡到天亮,都没有人管。而欢宴,往往都是要到三更天,甚至四更天的

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那杜大家出来,因着明天还要上课,陈恪等人决定不等了。会了钞,打赏了张五和陪酒的女郎,足足花去二十两银子两万块,一个三口之家,在京城可以简简单单生活半年了众人便起身要离开。

却见个起先在下面跳舞的女子过来,朝着陈恪等人福一福道:“请问,哪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陈公子”

“他是”抢在别人之前,陈恪指着五郎道:“这位姓陈。”

五郎一头雾水,他压根就没有作过词。众人虽搞不清状况因为那词,都是分头写了,交给张五的,并未互相通气但一看陈恪的贼样,便知道有好戏看,于是纷纷点头符合道,是他是他。

那女子一看这个黑铁塔般的汉子,登时那个汗啊,心说: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遂艰难地小声道:“那个,我家行首,请陈公子拨冗相见”

第一三三章 弄巧成拙

陈五郎被一头雾水的请去了,陈恪他们既然会了钞,也不再开席了,便到遇仙楼外的冷饮棚子里,点些卤梅水、姜蜜水、紫苏饮之类的醒酒,坐等五郎出来。

苏轼呷一口紫苏饮,微微皱眉的问道:“三哥这样戏弄,太唐突杜大家了吧”

这就是观念上的冲突了,在这个年代的人尤其是这样的文艺小青年眼里,那些行首花魁名妓大家,都是钟天地之灵秀、不染半点俗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梦中女神、璀璨明珠,那真是半点亵渎不得。

但陈恪,还是用上辈子看女明星的心态,看待这辈子的花魁行首,所以难免缺乏尊敬:“这有什么,难道我家五郎,不配跟花魁行首坐坐,喝个茶”他笑笑道:“明天五郎就二十岁了,我想送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说着叹口气道:“这家伙,一直对女人不感兴趣,我很担心他”

“你们说,他能留宿么”宋端平好奇问道。

“不可能的,”曾布摇摇头,以一种冷冰冰的语调道:“妓女做到行首,留不留宿就是她们说了算了,这些人惯会吊人胃口,她要是一次就让人得手,以后就不值钱了。”

“唉”苏轼大摇其头道:“一段佳期如梦,却叫子宣说得俗不可耐,真有够焚琴煮鹤的。”

“子瞻说得对。”陈恪颔首道:“你管他在里面遇到什么,哪怕只是喝杯茶、聊聊天呢,对我弟弟来说,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将来跟别人也好吹牛。”

“那你为何不说是我”苏轼终于现出本相道:“我也很想见花魁啊”

“放心,你以后,会被花魁争相倒贴的。”陈恪白他一眼道。

“话说回来,”一直很安静的苏辙问道:“人生若只如初见全词是什么呢”

“是啊,”众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到陈恪身上,他们迫切想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竟能打动汴京的花魁。

“唱可以,但我绝不承认是我做得啊。”陈恪收起笑道。

“知道,欧阳公不喜欢你们填词么”曾阜笑道。欧阳修因为年少风流、填了不少艳词,结果老来因此受害不浅,因此他对学生们填词,并不支持。

“呵呵”陈恪心说,你这样理解也成。老纳别生气,你一定会填出更好的词来的。便笑道:“这首木兰辞,是玉楼春调,谁给我打个拍子。”

“我来。”苏轼自告奋勇,用一根竹筷,敲打汤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