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哥”程家兄弟登时没了气焰,因为来的正是程家嫡长子之才。

“书院重地,聚众喧哗,程家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程之才阴着脸道:“要打出去打去别在这丢人现眼”说着一挥手道:“闪到一边去”

“知道了”兄弟三个只好带着家丁撤走。

见没有热闹可看,众人也散去了。

程之才朝程家兄弟抱拳,一脸歉意道:“小弟从小骄纵坏了,真是对不住。”

“我家这俩也是臭脾气。”伸手不打笑脸人,陈大郎还礼笑道:“亦多有得罪之处”

两人扯淡几句,算是给冲突画上句号,程之才方转向苏轼苏辙道:“和仲、同叔,咱们兄弟好久没聚了,我们在那边设了席,过去一起饮酒作对。”

苏轼是不会拒绝人的,他为难的望向苏辙,便听苏辙摇头道:“这边已经吃开了,日子长着呢,下回吧。”

“”程之才满以为会轻易拉走两人,谁知苏辙一点面子都不给,俊脸上闪过一丝怒气,旋即又温和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下次吧。”说着拱拱手,道一声告辞。

“多谢这位兄台相助,敢问高姓大名”陈家兄弟向那仗义助拳者致谢道。

“说过一遍了,我叫宋端平。”那瘦削的青年呵呵笑道。

“哦,你可是宋伯伯家的世兄”陈恪恍然道,他猛然记起宋辅提过这名字。

“正是愚兄,”青年笑眯眯的打量着陈恪道:“你就是陈三哥吧我爹整天念叨你”

“原来是一家人”陈恪大喜道:“我为你介绍”

所有人都序了齿、行了礼。年轻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很快就打成一片。

倒是陈家兄弟间有些尴尬。

“三郎,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知道陈恪脾气不好,二郎开口相劝道:“大郎和四郎可从没对不住咱们的地方。”

“”陈恪面无表情的看着两个叔辈兄弟,看的两人直发毛,才呲牙一笑道:“我也没仇可记啊,要不是四郎送药送饭,我们几个可能早就病死饿死了。”

“要不是大哥让我去找爹爹,你们还不知多受多少苦呢。”二郎又给大郎说话道:“你也看到了,他为咱们都被大伯打了。”

“过去的事情,就别再说了。”大郎很有大哥的气质,一摆手道:“这世上哪有比兄弟更亲的人何事也不能动摇我们的感情”

“大哥说的是。”兄弟几个一起点头。

一群人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未时,那袁执事带着三位中年儒士出来道:“这三位,便是仁、义、礼三堂的堂长,待会儿他们三位唱名,被叫到的便在他们身前集合”

三位堂长各持一份名单,开始高声唱名。被唱到名的,终于放下一颗悬着的心,颠颠跑过去,在自家堂长面前站定。没叫到的只能越来越紧张

三个学堂,大约每堂六十人,一百八十人的名单很快念完。令陈恪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兄弟三个,与苏轼兄弟两人中,竟只有五郎被义堂录取。剩下他跟四郎、苏轼和苏辙,全都不在其列。

反倒是程家四少,除了老大程之才外,全都榜上有名。

“难道我们都落选了”苏家兄弟惨然道:“这下回去怎么交代”

四郎也低下头,沮丧的说不出话。

“未必。”只有陈恪保持镇定:“我看应该还有别的门道。”开玩笑呢,得多黑暗的考试,才能连苏轼都落榜

众人起先只道他是在安慰,但下一刻,那袁执事便证明了他的猜测:“以下念到姓名的考生,跟我上中寺。”

“苏轼、陈恪、程之才苏辙、陈慵宋端平”加上这六位,一共二十人,顿时从地狱到天堂,在众人艳慕的目光中出列。

不容多问,袁执事便让他们跟上自己,离开讲经坪,沿石梯小道往中寺行去。小道旁的山涧里流淌着一条小溪,人在石梯上走,只听到叮咚叮咚的水声,却不见那厚重山林遮着的溪水,令人顿生山水灵秀之感。

虽然浓荫蔽日、景色秀美,但一气爬到中寺,还是累得学子们直不起腰。坚持锻炼不辍的陈恪还能神色如常,但比起气定神闲的宋端平,他又差了一截。

待这些学子喘匀了气,袁执事提醒他们整好衣冠,还有那些脚臭的,最好先去洗脚,免得待会儿进去脱鞋丢丑。

------------------------------------------分割---------------------------------------

晚上那章,9点左右吧。求推荐票支持哦,亲

第五十四章 西昆和太学

这是一座修竹掩映中的唐式建筑,在室内见不到任何时兴的座椅家具。地板是木质的,所有人都坐在蒲团上,面前摆着矮几。

中岩书院的山长王方,是一位峨冠博带、面容高古、长须飘飘的儒者。他坐北朝南,望着二十名新进来的年青士子。士子们全都跪坐,身体微微前倾,以唐礼拜见山长。

“尔等乃诸试官特荐之人,盖体夫子因材施教之训。”王方的话语,带有雅致的古韵:“今日本座亲试,若实非常人,则无需按部就班,直入智、信堂,由吾亲教之。”

说完他点点头,便有助教将试卷分发下去,待每张小机上,都摆好一张试卷。助教便点上线香,宣布考试开始。

学子们这才身体前倾,看试卷上的题目,只见上面有十道题。分别为经义两道、试题帖诗两首、赋两篇、史论两道、数术两道别说一炷香功夫,就是到天黑也答不完。

显然要选自己最拿手的了。陈恪大体一扫,毫不犹豫的开始做两道数术题。第一道是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竹还高几何,不就是勾股定理解一个直角三角形么这对学过几何的人毫无难度,陈恪转眼算出答案:四尺五寸五。

第二道,陈恪一看就笑了,乃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题,他知道八种解法,能算出鸡和兔的数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