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18

分节阅读 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扬,诬陷新党阴谋另立皇帝。于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无耻无耻之尤”陈希亮愤怒的喝骂道:“我大宋朝要让小人给毁了么”

--------------------------分割--------------------------

求推荐票,大家看看,谁还有,投出来啊加油,还差一口气了。

第二十六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榜上依然是名落孙山,咱们就不能加把劲儿,把孙山超过去

大宋开国日久,虽仍可称得上国泰民安。但花团锦簇之下,内部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家财政出现严重的入不敷出,对外战争更是连连失利。

尤其是七年前,占据陕西与河套地区的党项李元昊,悍然宣布独立,建立西夏帝国。

从任何角度讲,宋朝都无法容忍,于是两年后,两军战于延安,宋军败绩。次年,韩琦率领的宋军再败于六盘山。第三年,双方交战于镇戎,宋军仍然大败。

西夏虽屡胜,但掳掠所获财物,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此外,由于民间贸易中断,使得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加上西夏与辽国的关系破灭,所以西夏主动提出议和。

庆历四年,两国最后达成协议。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朝则每年赐给西夏银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茶两万斤,双方罢兵。

而澶渊之盟后,一直相安无事的辽国,也趁机聚兵幽燕,声言南下,最终靠着富弼的大智大勇,才以岁增银、绢各十万匹、两得以解决。

战场上的失败,被迫缴纳的岁币,彻底分裂的国土,都刺激着年轻的官家。在同样深感耻辱的改革派大臣鼓动下,于庆历三年,罢吕夷简,命章得象、晏殊、贾昌朝、韩琦、范仲淹、富弼同时执政,而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并为谏官,责成他们有所更张以兴致太平,因为年号庆历,所以这次改革被称为庆历新政。

因为主导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都是声名卓著、才华高绝之辈,又因为朝野上下亦深感耻辱,所以新政一开始,就被天下人寄予厚望。像苏洵、陈希亮这些身怀报国之志的学子,恨不得立时出仕,至范公帐下听用,为新政效犬马之劳。

然而才刚一年时间,轰轰烈烈的新政竟夭折了,怎能让三人不痛心疾首

三人还无法理解,官家怎么这么快便改弦更张素来卓有声誉的夏相公,怎会做出如此阴险无耻的陷害之举范公、富公、欧阳公这样的君子,怎么会是朋党呢

复杂朝局的脉络,表象背后的真意,还不是三个偏居西陲的年轻人能触摸,他们如坠云雾,失落迷茫,只能以酒当歌,且饮且骂,且骂且哭,一直闹腾到傍晚,宋辅才扶着喝高了的苏洵回客栈休息。

陈希亮自律极严,又担心小儿子的安危,因此并未多饮。送走了两人,他便赶紧回屋,看到六郎已经醒了,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小孩儿恢复起来快,只要几日便又能活蹦乱跳。

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他想到昨晚对三郎的呵斥,不禁深感歉疚,却不见他在屋中:“三郎呢”

“回东屋去了。”二郎道:“他说事急从权,但事后就得从命了。”

“这小子,还将我军。”陈希亮莞尔道:“把他叫进来罢了,还是我去吧。”

陈恪正在呼呼大睡,听到开锁声,他睁开眼,便见陈希亮一手端着烛台,一手拎着个油纸包走了进来。

陈恪坐起身来,陈希亮将烛台搁在箱面上,打开油纸包,一阵诱人的香气便飘出来。

借着烛光,陈恪看到那是半只烧鹅,腹中登时咕咕作响。

“饿了吧”陈希亮声音柔和道:“快吃吧。”

“”陈恪看看正屋。

陈希亮知道,他是问二郎和五郎吃了么。一颗心不禁更加柔软道:“他们都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

陈恪便不再客气,伸手扯下一根鹅腿,狼吞虎咽起来。从昨晚到现在,一口东西都没吃,他是饿极了,眨眼功夫,粗大的鹅腿,便只剩下一根白骨。他又连皮带肉的撕下一大块,使劲往嘴里塞。

“慢点吃,都是你的。”陈希亮看出来,他这副吃相,不仅是饿出来的,更是委屈出来的。心中暗暗好笑,从腰间取下个竹筒:“喝点冲冲,别噎着。”

陈恪点点头,继续飞禽大咬不一会儿功夫,半只烧鹅下肚,他也吃得满手满嘴都是油,这才端起竹筒,大喝了两口,登时两眼发直,吃惊的望着陈希亮,心中大叫道:靠,怎么是酒

“有什么问题么”见他终于不再一脸漠然,陈希亮心下大快,拿过竹筒喝一口,道:“多好的酒啊”

“”陈恪瞪着他,半天才憋出一句道:“太淡”

噗陈希亮险些喷出来,放声大笑起来:“吾儿必定不凡”

所以就让我十岁开始喝酒陈恪瞥着他,心说:你是耍酒疯还是怎着

“还不明白么,小子”陈希亮使劲拍着他的肩膀:“这是把你当大人啊”

怎么一下性情大变了陈恪惊讶的望着他,心说莫非你也被什么附身了

其实,陈希亮既没有喝醉,亦没有被什么俯身,他这番做作,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儒家讲究因材施教,对于心性和智力超常的孩子,如果也用普通儿童的教育法,无疑会抹杀天赋,使其泯然众人。

对于三郎的异常与不凡,陈希亮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早就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立即做出反应,而是默默的听其言、观其行,得对其智力、性格、兴趣都有把握之后,才谈得上因材施教。

从智力上,三郎无疑属于孔子所谓的上智,自然不能以同龄人的功课要求他,而应该提高难度,加大容量,把他的极限压榨出来,这样才能使他保持用功,不至于过分自满,不思进取。

从个性特点上,三郎是那种个性鲜明,甚至有些桀骜不驯,却又不失善良的性子。陈希亮本身就有嶙峋风骨,自然不希望抹杀儿子的个性,但必须让他改掉冲动、蔑视规矩的毛病,告诫他凡事要谨慎考虑,多听他人的意见再行动。

从兴趣爱好上,陈希亮看出来,这孩子显然对钱财有强烈的感情。这固然不值得称道,但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尚能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使其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自己为何不能正确引导,使其爱财而不贪财,将来为国家培养个计相出来,也是莫大的成功。

“给你喝这口酒的意思,就是告诉你,从今往后,爹爹把你当大人看。”陈希亮定定望着陈恪道:“但你的行为,必须要有个大人的样子,如果让我失望的话,那么对不起,还继续当你的小三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