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13

分节阅读 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民间用作敬称。他想一想,讶异道:“今天好像是乡试报名的日子,官人怎么还在县里”

“唉,”陈希亮叹口气道:“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放弃举业,出来找份营生。”

“那真太可惜了。”牙人也叹口气,但很快又问道:“官人想找什么样的营生”

陈希亮摇摇头:“一片茫然。”

“那我来推荐吧。”牙人便在桌上一堆册子里找了找,打开一本,找了找道:“城东李员外家请老师,包食宿,月俸两贯,怎么样”私人请的老师,其实就是让孩子学学规矩,再识两个字,为入学堂做准备。宋朝不成器的读书人又多,所以不可能给出高价。

陈希亮想一想,自己已经有住处了,而吃饭能省就省,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包食宿意义不大,这样的话,月俸二贯实在太少,便道:“我需要报酬厚一些的,不瞒你说,我中馈乏人,又有四个儿子,压力太大。”

“我再找找。”牙人翻看一下道:“官人会算账么”

“能写会算。”

“那太好了,常平仓招账房。”牙人道:“不过只用六月一个月,八贯。”常平仓是官府的储备粮仓,六月是夏税完税的日子,那段时间最需要人手:“不过干得好,等秋天还能优先录用。”

“这份差事我应了。”陈希亮道:“麻烦再看看,有没有长远些的差事,最好能马上上工。”

“暂时没有了。”牙人有些抱歉道:“青神县毕竟是小地方,哪有那么多写写算算的差事要不就应了那李员外家吧。”

“我能干体力活。”陈希亮沉默半天,冒出一句:“我有的是力气”

陈希亮一走,陈恪便拿出那些借据来看。然后小心的收在怀里,对陈忱说:“我要出去一趟。”不待二郎答应,他便一溜烟跑掉了。

来到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看着深爱的市井景象,陈恪贪婪的深吸口气,这是生活的味道啊但是没有钱的话,这些就只是能看不能摸的图画,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他偷跑出来,并不是逛街玩耍的,而是要找一找,那些欠债的家伙,都住在什么地方。

陈希亮已经对那些债权死心了,陈恪却没有。做过生意的人都知,讨债就像挤牙膏,紧一紧总会有一点的,但你得拿出死要钱的嘴脸啊像陈希亮那样的谦谦君子,人家肯定会欺之以方的,有钱也不会还。

陈恪知道自己还是小孩子,用武力讨债肯定不行,但他不死心。因为在讨债界流传着一句话,叫路子对头,收债不愁,关键还是要动脑子的。

倒不是他逞能,而是陈家手里的欠条一共十一张,连本带息足足三十二万钱,如果能收回一半,也有一百六十贯,有了这笔钱,足够家里开销好几年。或者用来做些生意,也可以改善家境。

总之,哪能像陈希亮那样书生意气,一把火烧了呢

他不至于以为自己出马,就能手到擒来。人家看他是小孩,肯定更要欺负的。但总得去看看什么情况吧不去看就永远没希望,看了就说不得有办法

打听到住址,他朝着第一个债务人家走去。

----------------------------------------分割--------------------------------

粉嫩新人,撕心裂肺求推荐,求收藏啊

第十九章 关扑

哭着喊着,满地打滚求票票啊

接下来几天,陈希亮都早出晚归,回来后满身疲惫,但对孩子们的功课丝毫不放松,不管多晚多累,都要亲自检查进度,并对疑难之处进行讲解。

陈恪也每天都往外窜,二郎拦都拦不住。眼看着自己回书院的日子就要到了,他觉着有必要跟弟弟好好谈一谈了。

这天陈希亮前脚出门,陈恪后脚又要跟上,却被陈忱一把拉住:“你先别走。”

“又要出去干什么”陈忱板着脸道。

“不是和你说了么,有事儿。”陈恪甩开他的手,却也站住了。

“到底什么事”陈忱狐疑道:“整天神秘兮兮的,问你也不说。”

“还不是时候,”陈恪道:“到时候我第一个告诉你。”

“不行,今天就得跟我说。”陈忱却坚持道:“我马上就要回书院了,你这样整天不着家,五郎和六郎怎么办你自己出了危险怎么办”

“好吧”陈恪没办法,只好说实话道:“我这几天出去,是调查欠我们钱的那几家去了。”

“调查他们”陈忱难以置信道:“你想干什么”

“废话,要钱呗”陈恪撇撇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胡闹”陈忱却气愤道:“爹爹都要不回来,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凭什么跟人家要”说着一副语重心长的大人样道:“三郎,这几天还没看出来么咱们弟兄四个,爹爹对你的期望最大,你虽然天资聪颖,可要是不用心念书,也一样没有前途。”

“我一定得把钱要回来”陈恪却倔强坚持道:“一切因我而起,我不能装得跟没事儿人一样”

“三郎,没有人怪你。”陈忱苦口婆心道:“一切都有爹爹做主,你安心读书就行了”

“我安得下心来么”陈恪面沉似水道:“你跟我去个地方。”

“家里怎么办”

“有五郎呢。”

陈忱便把两个弟弟锁在家里,跟陈恪往城外的江边码头走去。

玻璃江水流缓慢,因此两岸滩涂广阔,导致船舶只能停在城外的木栈桥边装卸货,从栈桥到货栈这段将近二里的距离,便全由装卸工人,推着鸡公车完成转运。

三郎带着二郎,藏在栈桥边的草垛后,目光在来回穿行的装卸工人身上巡梭,终于锁定住一个,指给二郎看。

顺着望去,二郎竟然看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一下惊呆了,难以置信的揉揉眼睛,眼前的一幕仍旧清清楚楚那双手攥着车把,脖上吊着车套,推着辆唧嘎唧嘎的鸡公车,颤巍巍通过栈桥的,不是陈希亮又是哪个

权衡之后,陈希亮最终还是决定到码头扛活。

想在码头上下力,并不想象的那么容易,得先找个可靠的人作担保,然后缴纳一笔算是入行费及保证金的下河钱,一笔租用鸡公车的租车钱,还得自己购买简易工具,如箩筐、扁担等。

用了一天时间,把这些手续办完,他就有了固定下力的权利,也就有了收入的保障。而且码头上基本每天都有活干,只要肯下力,收入很是可观,很快就能回本。

但干什么都是万事开头难。别人一车能推七八百斤,看上去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可到他的手里,鸡公车就变得难伺侯起来,使出吃奶的力气,都掌握不好平衡,没出两步就险些翻车。若不是带他的工头早有预料,一把扶住,满车的货物就得掉到水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