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之铁血枭雄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充实国库,也好给皇家修建宫室之用,二来这些世家大族本就在地方上一手遮天,有没有这任免官吏之权其实区别并不大,不过若是哪里世家有了这个权利,则在地方上必定一家独大,肯定是争破了头也得将这个权力拿到手里的了。

至于说是有人权力过大容易祸乱楚国,现在大燕强威,有这外敌在,世家大族哪里敢乱自家阵脚,要是大燕南下,这些世家大族还不定有什么下场呢,再就是只要后楚军中不生什么乱子,就算有人想要谋反,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地分量不是。

几个人这些道理一讲,到是让叶贡心动不已,最后不顾御史中丞陈琦,礼部尚书李郸等重臣的反对,下旨准孙昆等所请,由此产生的后果有很多,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也就不一一细说了,反正就是将卖官儿的办法改了一下实行了下去,得到官位地不再有钱的商人,都变成了世家大族的子弟罢了,和所有地未代王朝一样,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后楚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反观大燕,因为有占据着广大地土地,中原之地又经过了二十年的战乱,剩余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根本不是后楚可以比拟得了地,在所有战事都停下来之后,大燕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发展了起来,大燕五年的时候,大燕终于铸造出了自己的货币,一枚枚铸造精美,形式统一的金币银币开始逐步取代在市面儿上流通的以两为单位的金银,大家应该知道,统一形式的货币对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大燕六年,歧州刺史段闻密奏张弃,第一艘能够在海上航行的大船已经下海试航,在个方面都还差强人意,一艘这样的船只耗两千银币,航行缓慢,且只能装载数百人,这样的成果还得益于找到了一个家中世代从事造船的老工匠的结果。

这样的成果在张弃眼里当然不能满意,但给段闻的时间才过去一年多,离五年之期还早,于是张弃下令,尽可能造出航行更快,载重更高的船只,后楚颓势已现,也许不用在海上进攻,过得几年,后楚自己便即将自己拖垮了。

第六卷江山如画 第二百一十五章 商队

大燕九年夏至,正是北方天气最热的时候,但今年天公作美,雨水未曾断过,这时正是小雨初晴,从草原顺州通往大燕北方重镇天安的官道上都被雨水淋了一遍,行走在上面是点尘不惊,又有雨水过后,伴随着几丝夹杂着草腥味的清新气息萦绕在人们的鼻间,到是说不出的舒服惬意。

一行数百人的大型商队这时已经接近了天安近郊,这样的大型商队对于早就见多识广的天安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这次明显不同,商队中间有几拨人煞是引人注目,到了天安这里,人烟渐渐稠密,道路两旁都是上好的良田,一些农家的孩子这时跟在商队的后面,看着几拨不论是打扮,还是长相都可以说是稀奇古怪的人物不时发出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伴随着孩童不通世事的天真笑语,远远一看,却显得甚是热闹。

商队中大多都是伊兰人和燕人,这到没什么好看的,自从北方草原归附大燕,伊兰人在大燕已经并不少见,来大燕作生意的伊兰商人更是越来越多,所以这些孩童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这些头缠白布的伊兰人身上。

吸引这些孩童注意力的是另外三拨人,一拨是几个身材高大壮硕,其中两个大热天却穿着黑漆漆的长袍,头上戴着样式古怪的帽子,其余几个却是身穿皮甲,露出胸口和大腿健壮的肌肉以及浓重的毛发,腰间背后都带着样式古怪华丽的大剑,看上去说不出的彪悍,这几个人都是肤色雪白,高颧深目。最引人注意地是这几个人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都无一相同,这在大燕来说却是至为罕见的事情。

还有一拨人马就更古怪了,头上缠的头巾到是和伊兰人有些相像,但这一拨二十多个人都是白色袍服,将浑身上下都包的严严实实,只留出一双双淡棕色的眼睛在外面,这二十多个人走在商队的中间。隐隐将中间一辆马车团团护住,其余几个同伴则在商队的后面架着几辆马车,这几辆马车却是用黑布遮盖。也不知里面是什么货物,一个顽童偷偷上前想要掀开看看,却是被车中一声压抑的咆哮声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引得其他的同伴一阵哄笑。周围听到这声低闷的野兽吼叫的同伴则是都是小脸刷白,畏惧的缩到了所有人的后面。

队伍中还有一些人的装束打扮不很常见,这些人身穿色彩艳丽的长袍,鼻耳之中都戴着金光闪烁的铜环之类的饰品,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但这些人也是商队中拥有货物最多的人。其他的燕人以及伊兰人到大多都是这些人请来的护卫。

这个商队看上去却是怪异,一看就知是临时拼凑而成的队伍,三拨人马虽然走在一处,但一看见就知不论是风俗上还是穿戴上都格格不入,也不知是怎么凑到一起来的。

这时,那群高大的白人中间,一个身穿黑袍的年轻人低声和同伴说道:“史蒂芬神父。您一路上就严禁我向当地人传播天主的福音,难道我们一路东来,经历了那么多的凶险,就是为了和这些满身铜臭的商人打交道吗”

史蒂夫神父,他的同伴,一个看上去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微笑了一下,看了一眼年轻的见习神父,平和的声音中不带半点的激动,“我的孩子,你一路上已经无数次向我问起这个问题,但我还是要说,借用一句东方人的俗语,少安毋躁,传播天主的荣光是我们的神圣的职责,但这次远行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以后这样的话我不希望再在你的口中听到,这里不同于西方,这里是我们一路上所见到的最大的帝国,看看你的周围,我的孩子,用你的心仔细体会主的意图,我们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天主的信徒,我们最重要的是将我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带回帝国,让帝国的人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这样一个富庶繁荣的大帝国,他们有强大的军队,宽阔的道路,富庶的平民。。。。。。至于传播天主的福音,我的孩子,会有人去干的,但绝对不是现在的我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