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之铁血枭雄 > 分节阅读 172

分节阅读 1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中之人有扯不清的关系在。所以,在这件事上,决不能姑息了,什么事情都讲人情,连都察院也不免,这大燕打下来不是让他们讲人情的,都察院的官员犯事儿一定要重重处置。”

说道最后,张弃已经是声色俱厉,吓得都察院御史中丞李书名在椅子上再也坐不住,跪倒在地不停叩头请罪,大家见皇上说着说着怎么处置军中的人,却发作上了都察院,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只有吴去跟随张弃最久,若有所悟,张弃对军队的关注吴去是知道的,军兵再怎么不好,那也是皇上地心头之肉,如今忍痛割下,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李书名的奏折上又颇多直言不讳之处,自然触犯了皇上的忌讳,发作一下是正常的事情,但随后想到经此风波,又不知有多少官员被涉及,却是心中一叹,皇上什么都好,就是眼中太也不容沙子,处置起人来是眼睛眨也不眨,手段未免太酷烈了些,有失明君的风范,他在这里心中嘀咕,但这些话怎么也是不敢说出口的了。

张弃森然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地李书名,淡淡道:“起来吧,刚才我就说了,这些事情不是你们的错,所以这次也就算了,回去之后尽心将这个差事办下来,不能偏私枉法,也不能过于苛酷,至于都察院官员的措置,你回去思量一下,写个条陈给我送来,不用害怕什么,我说了让你们放开手脚,就不会从中干涉,我大燕已经平定了中原,看来也该再清清吏治了。”

淡然扫了在坐诸人一眼,众人心中都是一凛,要说这大燕的吏治已经很是廉洁了,比之前宋那是好了千万倍不止,要清吏治怎么清法,在座的文官这心里都提溜了起来。

但张弃话锋一转,“这件事之后再说,不过,退役老兵的事情不能算完,最近总听说这些老兵闹事,太也不成话,给了他们些权限他们就不知道好了是吧,拟旨,在各地方设立军管处,凡在地方上犯了法律之退役兵员,皆交军管处从严处置,军机处给我按照大燕法律拟个条陈出来,凡犯事退役老兵,在原有量刑上面罪加一等,而军管处之权不属军机处辖内,交中枢省李山河管理,再有相似事情发生,严加处置。”

众人这时都是凛然遵命,情况已然清楚,这样对军方以及文官集团各打五十大板的事情,众人都是明白,皇上是变相的告诉他们,在帝国之中,他们的位置都是平等地,而且要分清自己的职责界限,一旦越界,就要面对毫不留情地法律处置,不过这一次文武集团隐隐间的较量却是军队吃了些亏,不但以后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向帝国推荐官员,而且那些退役老兵的权限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两个军机处的重臣都是忧心忡忡,这是不是代表皇上要拿军队开刀了呢军队在大燕不间断的战争当中发展壮大了起来,如今在他们看来,后楚就算仗着夏河天险还能支撑一段时日,但南方民风柔弱,怎也不是大燕的对手,而且随着大燕实力的增加,不算大燕军队的优势,前宋十三州之地,大燕已有其七,再加上草原八洲以及属国伊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实力差距将越来越大,后楚的覆灭将不可避免。

在这样地情势之下,皇上是不是开始打算压制军队了呢毕竟自古以来那么多的例子,身为一国之君是不能容忍军队有任何威胁到皇位的事情发生的,随后是不是将是一场前所未见的对军队地清洗呢

这些问题在现在都没有答案。这位皇上虽然出身草莽,以前对待臣下也从不用什么帝王权术,但心机之深沉。行事之果断狠辣也是历代帝王少有的了,这样一位雄才大略,武功更是旷古未有的皇帝,对于这些曾为大燕立下过汗马功劳地勋臣武将是好事还是坏事着实难说的紧,两个人在心里暗叹了一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看来以后行事要加倍小心在意了。

大燕四年就在这样辉煌的胜利以及国内大臣们担忧之中过去了,但后宫之中却是喜讯频传。英妃为张弃诞下一子,取名天行,而德妃也为张弃产下一女,取名天惠,还有两名宫女为张弃产下两女,按照宋制,晋升为美人。两女交皇后代养,皇家子嗣兴旺,那是国之吉兆,大燕未迁都之前,皇帝张弃连年在外征战,只有一子一女,子嗣如此单薄,皇帝张弃又没有兄弟子侄之类的亲眷,让大臣们很是担心了一阵。皇帝虽然皇位稳固,威权自专。但国家延续是国之大事,子嗣众多虽然难免有诸子争位的情况发生,不过要是一旦皇帝子嗣稀少,皇子要是有了什么意外,难免有哪个有野心的臣子不甘其位,则大燕必乱。

如今虽是公主多了些,但这也是个好兆头不是,皇帝陛下春秋正威,精力更不是旁人能比,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子嗣问题也就不用在担心了。

从张弃为几个儿女取的名字看,却是没有按照历朝地规矩来,不管公主还是皇子,都纳入了皇家宗谱之内,历朝公主的名字并不能列入皇家族谱之内,当然除非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除外的了,前朝就有位公主掌大宋权柄十余年之久,以一女子之身,将大宋治理的繁华兴旺,但在其逝后,是否将其纳入族谱也引发了许多大臣的争议,最后才在宗族之内议定,给了个淑敬孝慈摄政公主的称号,写在族谱上面,但这称号却是与其一生之功绩半点边也是不沾地了。

但在大燕这位经常特立独行的皇帝身上,将自己的子女都同等对待这样的小事已经不能引起大臣们的关注了,再说这位皇帝陛下的家事是管一次就得引起一次偌大的风波,家事即国事的道理在这位皇帝身上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如果什么人再不明白这个道理,去触皇帝的霉头,下场大家不用想也是明白地了。

不过年前关于兴庆公主张天星的安排却是引起了一场不小地风波,兴庆公主张天星是大燕皇帝的长公主,且受皇帝的宠爱不下于皇长子张天雷,这次更是被任命为北镇抚司代镇抚使,专管草原以及伊兰诸事,可建衙开府,镇抚使一职是楚时旧制,威权极大,军政皆管,到了宋时为免内乱,被开国皇帝李巨废除,当年设立北镇抚司的时候,大燕皇帝张弃曾言当皇长子成年,则出任北镇抚司,也向臣下表明了两个意思,一个就是要立皇长子为太子,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再一个就是出任镇抚使的不会是哪个臣下,也免了将来内乱之忧。

但如今皇上这道圣旨一下,大臣们却是蒙了,兴庆公主大家没有不知道的,从小习武,弓马娴熟,最是不安分的一个人,如今已十九岁稚龄女子而领镇抚使之职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皇长女十九岁了,你忙着找个人嫁出去,却是北派到了北方,还掌如此重权,真真是有些匪夷所思。随后张弃的另一道圣旨更是让大臣们摸不着头脑,北镇抚使六年为一限期,诸皇子公主满十八岁之后必须到北方历练,年满二十五岁才得回京成亲,且旅任其间,未有功绩者不得死后进入宗庙享受子孙拜祭,为太子者,未为国拓一寸疆土者。不得继任皇位,为皇帝者,未能守住大燕疆土,丧权辱国者,死后不得有皇帝号。此为定制,后世子孙如有善改者,群臣有权行废立之事。

这道圣旨一下。群臣震骇,这是什么样的祖宗定制是嫌子孙当皇帝容易吗还是唯恐天下不乱

这两道圣谕不说后无来者,但一定是前无古人的了,历代皇朝,除了开国皇帝以及中兴之主,哪个不是禀着好战必亡的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能守住祖宗基业,作一个守成皇帝已经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了。更何况是顶住各方面地压力,用兵域外,开疆拓土谁不想但也要有那个能力不是

这位皇帝陛下可好,逼着后世子孙们对外用兵,也不想象,难道后世子孙都是如他一般雄才大略不成

这两道圣谕为人构病处颇多,几乎每句话都能从中挑出毛病来。

但毛病太多也有个好处,就是让人不知从何着手能让皇上将整个命令收回去,皇帝陛下又是强势惯了的,这样明昭天下的圣谕怎能谈到轻易收回,皇上要是如此听人劝的主子,大家也不用如此为难了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