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暴君刘璋 > 分节阅读 590

分节阅读 5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你忘了你三哥孙翊怎么死的吗那是川军在城门口围攻而死的,你大哥也是在出师之前死的,虽然世族的人策划了望江楼,但是要不是川军,大哥会走到那一步吗

这都是血海深仇,香儿你怎么能忘记当年父亲被刘表害死,兄长一直不忘复仇,我孙家有仇必报,投降的话,以后休要再提。”

几年了,孙权终于重新掌权了,权印还没捂热呢,哪会那么容易放弃。

“哥哥。”孙尚香听到孙权竟然不打算归降,一下子急了:“你说的那些,都不是理由,父亲是被刘表阴谋害死的,那不一样,天下分裂,诸侯争霸,三哥死于战争,怎么能因为这个就一定要血仇。

二哥,妹妹知道二哥胸怀大志,可是如今江东还剩下什么,我们打下去除了将江东百姓拖垮,没有任何用处。”

“川军的骑兵步兵再强,还能飞过长江吗要到我江东,最终用的是水军,论水军,周瑜吕蒙,都不比卫温差,而且有于禁贾诩相助,川军还不一定过得来。”

“哥哥。”孙尚香大喊一声。

“好了。”孙权一把将册子拍在桌案上:“男人的事,女人不要管,我孙家是堂堂孙武后裔,岂能向人拱手投降,让祖宗蒙羞。”

孙尚香哭着出了孙权书房,一名婢女等在外面,看到孙尚香的样子,急忙道:“小姐,吴候不同意吗”

婢女是从长安带回来的,对川军也很有好感,希望孙尚香能劝得了孙权。

孙尚香摇摇头。

婢女想了一下道:“小姐,如果吴候这里走不通,不是还有周都督吗小姐不妨去试试,如果周都督同意,吴候也只能归降的。”

“公瑾哥哥。”孙尚香念了一下,眼睛一亮,虽然周瑜也是心怀大志之人,但是对形势很明白,说不定能成功。

孙尚香回到江东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在合适的时机劝孙权投降,以免与川军刀兵相向,最后孙家的人沦难,那是孙尚香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任何一个劝降机会,孙尚香都不想放过。

曹彰与夏侯渊率军追击曹丕和世族官员,曹丕一路上没有顾忌那些跟着逃跑的,携家带口的人,只带着也同样想逃命的世族将军亡命。

第九百四十六章 东临碣石

这个时候,这些世族将军,终于背叛了一次家族。

落在后面的文官世族族长长老,哪怕丢弃了心理,抛弃家眷,可哪里是战马对手。

曹家夏侯家的人对这些世族恨之入骨,曹彰夏侯渊一路走来,凡是掉队的世族人,全部杀绝,一个不留。

追击的部队从邺城到内黄,从内黄到济北,一路留下世族的尸体,成千上万,就连那些路上悄悄逃入附近山林和城池的人,也被百姓揪出来押解给归附川军的官府。

但是这些人也没白死,曹丕带着军队一路逃跑,终于没被曹彰追上,却没如川军预料那样进入青州,而是直入东部大海岸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石山又称为盐山,历史上曹操率军征服乌桓,剿灭袁氏后班师经过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而现在,这里也同样聚集了很多的人。

“二哥,公子会来吗而且,我们为什么要等公子先出海不是更好吗”

说话的人正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自司马懿给司马孚吩咐准备退路后,司马孚就来到了黄河口,司马懿本身控制着大量物资调运,司马孚借助这个优势,再加上青州还在魏军手上,在黄河口调集大船。

而现在,几艘足可装载数千人的大船屹立在海上,只等着出发。

司马懿看着海面的景象,当真壮阔无比,这个时代因为曹操并未征服乌桓,剿灭袁氏,所以没作诗,若非如此,司马懿肯定能感受到曹操那个时候的心情。

“大海很美啊,只是从此断绝中原,流落蛮荒,舍不得啊。”

司马懿叹息一声,现在的司马懿才三十岁,原本是风华正茂,大展宏图的时候,这时却不得不离开璀璨的中原,心中难免有一种悲意。

“二哥,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要是公子将川军追兵引来,如何是好”

“大难临头,同林鸟飞,这次从邺城逃出来那么多人,一定有很多挡箭牌的,公子应该不会被追上。

而且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等公子到来,我们这些人出海,能做什么我们需要军队,否则到了百济,我们根本无法立足,我们只能是被那些蛮荒人抢劫和奴役的对象。”

面对川军的强大兵锋,饶是司马懿,也知道魏军走到了尽头,自己无能为力,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一命。

如今天下归一,别的地方都去不了。

但是司马懿受徐家远征倭奴的影响,为什么自己不能效仿,远走海外,总比死了的好。

高句丽也被川军攻击了,司马懿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去朝鲜半岛更南端,也是从河北出发,唯一能去的地方。

现在的朝鲜同样处于三国时代,高句丽,新罗,百济,实际上还有第四个小国,伽倻,只是就像大汉的三国一样,虽然有其他军阀,如辽东公孙,但并不计算在内,伽倻也同样不计算在内。

而新罗和百济就像蜀吴一样,高句丽比他们强大得多,但是即使如此,百济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海运。

百济是处于朝鲜半岛西南边的一个国家,论兵力,百济别说和高句丽比,就是新罗也比不了,国家穷困。

为了保住国家,百济不得不对外合作,北方的道路被高句丽封锁,百济来不了大汉,于是就和南边的倭奴国合作。

史书和朝鲜留存王碑记载,百济是朝鲜最先开展海运的国家,与曰本有非常广泛的往来,也就是因为海运,百济在最开始的穷困之后,慢慢变成比新罗强大,可以抗衡高句丽的国家。

直到后来新罗也开始海运,才在中国唐代,慢慢赶超百济,并与大唐联合,灭亡了百济。

而现在三国时代的百济,国力正处于一个上升阶段,海运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正在成熟,虽然百济还没怎么与中原交流,直到中国晋朝,百济才派使者到中原王朝朝拜。

但是司马懿对朝鲜半岛几个国家,还是知道的,虽然不熟悉,但也知道那里有人,有政权,可以生活。

对于司马懿来说,这样的地方,正好用来逃难。

但是光是自己去,或者带着家族财产去,那是不行的,那只能沦为百济人的抢劫对象,所以司马懿做了一个很完整的计划。

提前让三弟司马孚准备船只,然后再通知了司马家的人,对于司马孚来说,司马懿此举可能是顾忌家族,或者对家族有感情。

可是对于司马懿来说,那纯粹扯淡,司马懿仅仅是需要司马家的财力,所以在之前,司马懿利用自己的职位,就把许多司马家的人调到青州,许多补给也调来青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