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暴君刘璋 > 分节阅读 551

分节阅读 5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根基就行。

夫君发动下河套之战,是为了奠定天下大势,这次我们也要彻底奠定草原大势,绝不给鲜卑人复起机会。”

“是。”

“出去吧。”折兰英向阿科挥挥手。

待阿科退出去后,折兰英拿出纸笔,开始写信:“夫君,闻你病愈复生,折兰虽在大漠,欣喜莫名,恨不得立刻飞到你身边,尽情的哭一次,与玥姐姐,蓉儿姐姐,还有几个新姐妹一起享受这份喜悦,可是

这次下河套之战,会彻底奠定天下大局,折兰必倾尽全力为夫君扫清障碍,但是折兰想请求夫君一事,折兰会说服父亲投降,希望夫君准许。

折兰知道这对夫君来说很为难,父亲也是一代枭雄,枭雄与枭雄,注定敌对,父亲若在,必是夫君威胁。

可是折兰想说,父亲并不完全是夫君想的那样。

父亲曾经也没有野心,即使在陈留起兵时,也从没想过要夺取天下,更没想过当皇帝,我深知父亲的理想,父亲一直以来的宏源,就是成为卫青霍去病一样的人物。

而且父亲与夫君一样,同样仇恨异族。

有了这些共同点,我觉得父亲是可以与夫君兼容的。

折兰让夫君为难了,但是折兰真的好害怕你和父亲不死不休折兰只想夫君给予父亲一个合适安置,不用大富大贵,只要平安,折兰感念夫君之恩”

折兰英放下纸笔,对着信纸沉默许久,又拿起一张纸,“父亲,不孝女儿折兰英拜上,当信到父亲手上,下河套之战已经结束,曹军大败张辽在青泥隘口大败,彰弟在下河套大败,都是女儿造成,女儿愧对父亲养育之恩。

如今是与父亲道明一切之时事已不可为,再战争下去毫无意义,不止生灵涂炭,女儿心中也难受,女儿大胆请求父亲归附川军,女儿知道这对父亲”

悠悠的琴声在山坡上飘荡,蔡琰静静抚琴,诸葛亮在山坡上静静站着,两年了,又要与黄月英交战了,诸葛亮心绪复杂。

诸葛亮很奇怪折兰英的一些决定,就像上次,自己的确反对了援助曹军,但是当时的自己根本没想过折兰英会听从。

哪怕自己有一万个理由,折兰英是曹操的女儿,作为女儿,为什么弃父亲的大业不顾,跑去攻打鲜卑。

这是对氐人有好处,可是氐人势力比得上中原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还有上一次与川军的大战也很奇怪,据说是周不疑中了非常巧妙的埋伏,的确很巧妙,天衣无缝,周不疑败的理所当然。

可是诸葛亮就奇怪了,折兰英能想出那么好的计策如果说那是黄月英想的计策,诸葛亮一点也不奇怪,难道那是灵光一现吗

这次偷袭,竟然是自己领军,的确,鲜卑将领氐人将领五大三粗,可是不是还有汉人将领啊,汉人将领是川军投降的不可靠,不是还有王越吗

王越可不止是武艺高那么简单,也是能带兵的。

说到王越,诸葛亮更奇怪,作为一名成名几十年的剑师,诸葛亮对王越还是有些了解,王越一直生不逢时,几十年也没融入世族那一套规则。

第八百九十四章 诸葛亮

如此清高之人,投靠氐人帮异族进攻中原难道真的是跟着吴俊堕落了还是在长安受的侮辱太深

据诸葛亮所知,那次投靠过来的汉军,士兵很多都心理埋怨投降的,据那些士兵说的,是武将坚持投降的。

武将坚持投降奇怪了,他们的家人都在川军辖地呢。就这么一致的投靠氐人了一万两万好说,足足投靠了五万,这也太多了吧就算陷入绝境,也不该这么多人投降啊。

而且那些将领一个个都封闭的紧,只因为自己没有调兵的权力,无从查起,要不然诸葛亮真得查查。

这么多的疑惑,看似都有解释,可是汇聚在一起,诸葛亮觉得很不对。

但是诸葛亮无论如何不能想到折兰英是刘璋的人,北宫止死在川军手上可是人所共知的,而且折兰英还是曹操的女儿,逃过刘璋两次婚,两人应该不共戴天。

正因为想不通这一点,诸葛亮所有的疑惑都解不开。

“听说先生就要得偿夙愿,获得调兵之权,与川军军师黄月英相见曰近,却为何一副愁容”一旁抚琴的蔡琰慢声道。

“蔡小姐。”诸葛亮吐出胸中压抑很久的浊气:“多谢你这一年里,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为我抚琴解闷,我在草原没有朋友,你知道,大王也不信任我,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可是我可能不能完成你的愿望,带你回中原了。”

琴声戛然而止,蔡琰抬起头看向诸葛亮:“先生是对战事担心吗先生足智多谋,如果先生都觉得战争不可能胜利,先生应该劝劝女王的,女王虽然没有给先生带兵之权,不是那么信任先生,但是也不至于让自己的军队去送死吧。”

诸葛亮缓缓摇头:“没有,这次战略计划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有一种预感,很不好的预感,我可能回不来了。”

诸葛亮低着头,蔡琰皱着眉头,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回中原,而是这一年多,慢慢和诸葛亮熟悉,诸葛亮给他的印象很多智,但这却不是最深刻的印象,更多的印象却是多愁善感。

一个很脆弱的人,而且心里受过伤,蔡琰听诸葛亮说过,前半生被家族操控,自己的未婚妻站在了自己敌对面,情场战场,一败涂地。

诸葛亮后半生只有一个想法,轰轰烈烈一次,希望与自己的未婚妻一次决战,哪怕战败身死,也了无遗憾。

而现在,蔡琰感觉诸葛亮到了最低谷。

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和诸葛亮真的好相似,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是家族中最英杰的子弟,各种风光,家族重视,自己对自己也很自信,只待在这乱世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可是后来,一系列的遭遇,到了今天的地步,在一个氐人的大营里,为不信任自己的女王效力,没有朋友,默默承受一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