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暴君刘璋 > 分节阅读 229

分节阅读 2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假,特别是地方官员故意多报重复申报,查出一个严惩一个,轻则罢官,重则杀头。”

“是。”黄权应了一声。

“以钱换粮的第二步,通过官方和民间各种渠道,向曹操孙权的辖地购买粮食,价格可以稍微高一些,收得越多越好,这些粮食仅仅作为存粮,不纳入粮食生产统计,你们可以当这些粮食不存在,总之,不能因为这些粮食,就减少我们荆益的务农人口。”

“是。”众文官齐答。

“第二个方案,是节约方案,我们开通丝路,暂时只开通到身毒和大月氏帝国贵霜帝国的道路,在西部草原训练兵马的张任,我会传令他,不时探查一下通往昆仑山的道路,如果遇到羌氐阻挠,正好练练手。

开通的人力上,我们选取冬季和夏季为开通道路的时节,春季和秋季,便将大部分壮丁收回来继续务农,另外,以后所有作歼犯科的人,不再罚牢狱,全部调入南疆开通丝路,这样应该能挽回一定的人力损失。”

刘璋停顿一下,看到周不疑从侧门走出来,拿了一张小板凳走到葡萄架旁边,靠着一棵树假寐,耳朵竖着听众人议事。

“总之。”刘璋道:“开通丝路,有利有弊,但是经过我十天的思考,觉得利大于弊,通过开源节流,开通丝路并不会让我们的钱粮消耗殆尽,如果开通丝路,我们的商人一定能收回成本。

如果到时候有大量兵甲输入,我们就不用扩充太多的兵力,装备齐整,三十万军队,未必不能击败曹操五十万大军,甚至更多,这就是精兵政策,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粮食,当然,这是后话,你们对开通丝路,还有何看法”

刘璋看向众文武,刘璋都这样说了,众文武还有什么说的,黄权道:“主公思维周密,面面俱到,实在让属下这些理政的文官汗颜。

经过主公分析,这丝路也并非开不得,只是西凉兵怎么办真的主公一到汉中,西凉兵就会退吗”

第三百一十六章 打湿了裙子

“如果到时候有大量兵甲输入,我们就不用扩充太多的兵力,装备齐整,三十万军队,未必不能击败曹操五十万大军,甚至更多,这就是精兵政策,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粮食,当然,这是后话,你们对开通丝路,还有何看法”

刘璋看向众文武,刘璋都这样说了,众文武还有什么说的,黄权道:“主公思维周密,面面俱到,实在让属下这些理政的文官汗颜。

经过主公分析,这丝路也并非开不得,只是西凉兵怎么办真的主公一到汉中,西凉兵就会退吗”

“退倒不一定,不过凭着山川险隘,我要是还不能守住一个汉中,也没法与曹操交战,只是。”刘璋神色凝重起来:“有些话,我刚才在大殿没有说,实际上这次抵御西凉兵,守住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让羌人和西凉人不能犯境。

汉中虽然只是益州一个郡,却是产粮的大郡,要是羌兵不时叩关,这粮食产出就是个问题,我们缺的就是粮食,所以杜绝羌兵犯境,才是最关键的。

可是如今,我们不能大动干戈征伐西凉,主动权永远在羌人和西凉人手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次我去汉中也是为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能不能解决,就难说了。”

众文武议论纷纷,也都没有好的策略,魏延这时才知道刘璋为什么不派自己去拿下西凉。

“好了。”刘璋站起来,对董和道:“董和,交给你一个重任,能够接受吗”

“主公之命,无有不从。”董和站起来拜道。

“你,负责开通成都到身毒的道路,我就不信了,身毒的和尚能走进来,我们的商人还走不出去。”

董和想了一下,沉声道:“全力完成使命。”

“好。”刘璋道:“封董和为西南丝绸之路总提调,秩比两千石,巴郡太守李恢,南疆都护府蔡洺,皆受你节制,妥善处理与南疆蛮夷关系,黄权王甫负责益州内政,全力积攒粮食,同时支持董和。”

“谢主公。”董和叩拜。

“是。”黄权王甫应道。

“传令西部草原的张任邓芝雷铜,让他们安心练兵,两万骑兵,四万步兵,都要训练成精锐,我授予他西部草原蛮夷的全权处置权,如果羌氐搔扰,就实战练兵,将羌氐人收归旗下。”

“是。”

“这次出征,本侯仅率亲兵和三千蛮兵进入汉中,萧芙蓉,法正,魏延,黄忠,高沛等随征,邓贤留守成都,其他所有兵马,该屯田屯田,该驻守驻守,赋税不加,钱粮不调。”

“是。”

“散了吧等等。”

众文武正准备告退,又重新坐下,刘璋道:“差点忘了一件事,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必须当众宣布。

我知道,这两年兴商,我们有的官员从兴建作坊,产品销售,从工程队和店铺商人那里,获得不少好处,这是兴商初期,又没有明确法典,我就不追究了。

黄权,你下去找人尽快制定一部商业的详细律法,包括承包作坊建设,作坊盈利分配,商家拿货提成等具体操作规范,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刘璋这几个月视察商业,各商家商业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眼花缭乱,这固然有利于商业兴盛,但是这样的“奇思妙想”,未必一直会用到正道上,刘璋对兴商带来的弊端实在担心。

黄权道:“是。”

“还有你,张松。”刘璋看向张松道:“随着商业兴旺,和百姓对银行的信任,你那里钱款越来越多,也是最容易滋生的地方,你给我小心着点,银行是个好摊子,你要给我搞砸了,我就能把你砸了。”

“属下一定洁身自好。”张松坚定地道。

“不过,估计你每天看着比自己俸禄高几百几千几万倍的钱财流过,也会心动吧”

“属下不敢,属下不敢。”张松连忙道。

“不敢才怪。”刘璋道:“这是人的本姓,本官也体谅你们,从现在起,银行职员,包括你张松在内,俸禄全部翻倍。”

几个文武立刻羡慕地看着张松,他们都是益州高级官吏,已经不在乎薪俸,但是就算自己不在乎俸禄,也在乎自己手下人俸禄,俸禄低了,谁有积极姓给你办事啊

张松大喜过望,连忙拜道:“多谢主公。”

“先别急着谢。”刘璋看向众文武道:“如果以后商业能够兴盛,银钱必定增多,你们各衙门的俸禄我也会增加,但是,加了俸禄以后,谁还敢贪污受贿,别怪我不讲情面。”

刘璋对我王累道:“王累,从今天开始,你着手组建一个监察司,自任司长,直接受我命令,上至黄权樊梨香,下至乡长亭长,除了军队,谁敢贪污受贿,立刻拿下,我荆益人才少,但不缺当官的,从今曰开始,对于官员贪腐,不管乱世治世,一律用重典。”

刘璋知道,水至清则无鱼,重典惩治,一定程度上,也会遏制经济发展,增加行政成本,但是刘璋更知道,的危害姓有多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