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雅骚 > 分节阅读 313

分节阅读 31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穆真真先前已经刷过牙,这时又掬水漱了漱口。说道:“少奶奶她们今年中秋节要在船上过了,不知现在到哪里了。到南京了吗”

张原道:“八月初动身,现在哪里到得了南京,她们不见得会去南京,应是直接经运河从镇江过江,照我估计她们现在大约到嘉兴或者苏州了。”

穆真真道:“那微姑呢,她不来吗”

张原道:“难说,不知道李蔻儿的事顺利否”

穆真真想起先前在天主堂看到的那些红毛绿眼的西洋人,看着好奇怪,她的眼睛只是稍微有点幽蓝、头发稍微有点黄,不象那些西洋神父,象染了色的一般,问:“少爷也要和徐老爷一般要拜那个耶稣神吗”

张原道:“我不拜,但别人要拜,我不反对,南京沈侍郎是佛教徒,其师就是杭州栖云寺的莲池和尚,沈侍郎不信天主,就要逼着别人也不许信,还要把这些西洋人全部赶回国,很是霸道,这些西洋人在大明也不仅仅是传教,他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学问,我要帮助这些西洋人,帮助他们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穆真真不大明白张原的意思,反正她是愚忠,少爷总是对的。

八月十五日,张原依旧是正卯时起床,洗漱、用餐后搭乘内兄商周祚的马车去翰林院,商周祚知道张原有话要和他说,因为平日张原都是喜欢步行,遵张原的吩咐,穆真真今日没有跟着,只汪大锤和武陵二人跟随侍候。

马车辚辚行驶,商周祚在车里看张原写的那道奏疏,六千余字,将至东长安街才看完,商周祚道:“介子,你何必把自己的前程与那些泰西人绑在一起,甘受宣扬邪说、欺罔君上之罪,这不大妥。”

张原道:“上回刘廷元、赵兴邦弹劾我廷策冰河说,后因梃击案发生而不了了之,而这回沈榷诸人要驱逐泰西传教士,一旦得逞,那下一步肯定就要清算我的冰河说,我不能坐等他们攻击,我说的认罪是辩论失败认罪,我坚信我不会辩论失败。”

商周祚点点头,对妹婿张原的才华和辩才他没有疑虑,却道:“这也要方阁老他们准许辩论才行,若不准,你也无能为力。”

张原道:“我会想办法促成这次辩论,大兄一定要支持我啊。”商周祚是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都察院现在缺官甚多,左佥都御史辖权很大。

商周祚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会为你争取一个公平辩论的机会,别的我帮不了你。”商周祚素来以刚正不阿、不徇私情著称。

张原道:“我就是求个公平对待,因为方阁老对我有点意见。”

到了翰林院门前,张原下车,商周祚自去都察院,汪大锤和武陵去李阁老胡同找来福,来福在那边监督工匠整修四合院,商澹然下月就要来京了。

张原进了翰林院才记起庶吉士们今日休沐,明代官员休假制度规定。只有元旦、元宵、冬至才放假,平时是十日一休,而庶吉士却是五日一休,待遇比其他京官还好,张原先仔细看了昨日邸报上沈榷诸人的奏章,便去见侍读学士郭淐,将自己的奏章呈给郭淐阅览,请求郭淐支持。

郭淐看罢奏章。劝道:“张修撰。皇长孙赞你讲课讲得好,你更要专心做好日讲官,尽心教导皇长孙。不要过多参与各种争论。”

张原道:“郭学士,下官不辩不行啊,下官提出的冰河说就得益于泰西学人研究成果。驱逐了泰西传教士,那下一步就是对付下官,郭学士主持翰林院,应为下官主持公道才好。”

郭淐道:“罢了,我也不劝你了,若内阁、礼部同意你与人辩论,我也不会反对。”

郭淐就是这德性,不表态、不作为,和万历皇帝对待朝政的方式差不多。其实都是无能的表现,张原也没指望郭学士会鼎力支持他,只是知会一声而已,毕竟郭淐是翰林院掌印的堂官,这是应有的尊重。

在翰林院用午餐时,东宫太监韩本用带了几个内侍来给郭淐、张原这两位东宫讲官送节礼,有银币、笔墨、宫饼、瓜果等等。郭淐是皇太子讲官,节礼比张原的要丰厚一些。

周延儒自前日起“病愈”回翰林院坐堂,这时看到东宫给张原送节礼,心里的羞愤可想而知,他虽然托病辞去东宫讲官之职想保全颜面。但回到翰林院后,就觉同僚们看他的眼神有异、有些人说话也含讥带刺。周延儒当然是认为张原把他大失颜面的事都说出去了,恨张原入骨

其实张原并没有说什么,是周延儒自己疑神疑鬼,不过张原如今已不在乎周延儒对他是何态度,周延儒不再是他的竞争对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周延儒将把翰林院的板凳坐穿。

用罢午餐,郭淐宣布今日提前散衙,往年惯例如此,每逢没有假期的节日京官们在衙门待半天就可以自由活动,这还是很人性化的。

张原请文震孟、钱士升先到会同馆与张岱、祁彪佳等人会合,他雇了一辆马车,先把东宫送来的节礼带到李阁老胡同,再让来福乘车把节礼带回东四牌楼,他今日不回去过中秋节了,前日就约好了要与在京的翰社诸友一起聚会赏月。

将四合院的门锁上,张原带着武陵、汪大锤来到会同馆,就见文震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