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雅骚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原问:“有喜了”

穆真真脸红红点头,又补充道:“三公子在苏州叫了医生来给绿梅姐诊治,医生说是有喜,三公子很不快活,还骂绿梅姐”说到后来,脸色又渐渐发白。

张原叹了口气,说道:“等下我劝劝三兄,这哪能怨绿梅,而且有喜这个也是好事。”又看着灯下脸色发白的穆真真,笑问:“你担心什么”

穆真真赶忙摇头:“没有,婢子没担心什么。”脸又红起来。

张原心道:“我这身体才十七岁,按周岁算才十六,真真还小我一岁,虽然看似身体已完全长成,但生儿育女还嫌早,古人早婚早育,婴儿夭折的多”

岸上传来笑语声,张岱他们回来了,船工赶紧清扫船头的积雪,免得张岱一行上船时打滑出意外。

青浦一夜大雪,早起时院中已积了数寸厚的一层,张若曦穿着紫貂寒裘,立在阶墀上看雪,对身边的夫君陆韬道:“小原他们应该已经从金陵动身了,只不知到了哪里了,这么大的雪,不会阻了他们的行程吧”

陆韬道:“水路行舟,不起大风大浪就无妨。”

厢房里传来履纯、履洁的吵嚷声,张若曦便走过去,两个保姆和两个婢女在手忙脚乱给履纯、履洁穿衣戴帽,两个小孩子又蹦又跳、手脚乱动,不肯好好穿衣,还是张若曦进来叱喝一声才安静下来,很快就衣帽齐整了,小兄弟二人跑到院中玩雪去。

天寒,老年人起得晚,陆韬用了早餐才带了两个儿子去向父亲陆兆珅问安,张若曦带了两个婢子到前院理事,这宅子里的事现在都是若曦管着,“盛美商号”的事也是若曦掌管,每日事繁,好在若曦也能干,打理得井井有条,若曦还在学习做龙门账和四脚账,她要管理“盛美商号”,自己若不懂龙门账和四脚账,就易被下面的人蒙蔽,“盛美商号”的标志是外圆内方的一个篆体“美”字,现已在青浦、华亭、上海、昆山开了六个商铺,用张原那个贿赂缝衣工的法子,果然大为凑效,盛美号商铺迅速在各地打开销路、站稳脚跟,张若曦计划明年要把商铺开到苏州、嘉兴和杭州,同时棉、绸织机要大幅增加,需要大量技艺娴熟的织工,这只有一面自己培养,一面高薪聘请

辰时初,忽听大门口有仆人叫道:“介子少爷到了,介子少爷到了”

张若曦大喜,放下手中的簿册,快步迎出去,就见门厅上一大群人,有好些陌生面孔,便站住脚,吩咐仆人赶紧去请陆韬来

这边张原兄弟三人已经望见张若曦,赶紧过来见礼,张若曦极是欢喜,打量着弟弟张原,说道:“小原似长高了一些宗子、燕客,路上辛苦,请入厅坐,那几位是谁人待你姐夫来了再招呼吧。”

陆韬很快就出来了,张原向他引见黄尊素、倪元璐、祁彪佳三人,一起到正厅坐定,四只火盆炭火燃得旺旺,张原略说了几句,就进内院和姐姐张若曦说话,问知父亲张瑞阳是九月初六到的青浦,在青浦待了三天,履纯、履洁都不认得外祖父,张若曦又说宗翼善及其父母已跟随父亲张瑞阳一道去山阴,宗翼善还是愿意在山阴安家

张若曦欣慰道:“父亲身体还康健,心情也极欢愉,夸你呢。”

张原笑道:“父亲当面可不肯夸我”

张若曦道:“那是当然,怕你骄傲嘛。”见穆真真进来请安,便拉着穆真真问话

张原自出去与姐夫叙谈,杨石香、洪道泰等人得到消息,也赶来相见,当日陆府大开筵席,宴请张原六人及杨石香等翰社同仁,陆养芳也出来见客了,比半年前从松江狱中出来白胖了一些,见到张原,陆养芳犹面有愧色,张原只字不提旧事,他上次就从陆大有口里得知,现在的陆养芳在家中是个闲人,陆府钱谷之事不再让他经手,陆养芳经上回挫折,也无颜再与兄嫂争权

午后,倪元璐去东佘山拜见陈眉公,张原兄弟三人就不去了,陈眉公是董其昌好友,相见难免尴尬,只请倪元璐带了他三人拜帖去

张原、张岱随杨石香、洪道泰去看翰社书局,踏雪而行,路上杨石香道:“数日前金琅之到了我这里,说起董氏父子的事,董其昌卧病半年,延医治疗,近来能扶杖走路了,董祖源、董祖常先是系在松江府牢中,后由苏、常、镇三府会审,上月判词下,只把董祖常生员功名革去,着拘在家中管教,董祖源只是降二等,董祖源占去的华亭县城长生桥畔的民宅归还各民户,每户赔偿三十到五十两银子不等,其余被侵占的田宅也多有归还,期间学道王以宁严督松江府学和上海、青浦、华亭三县学,要求严厉管辖诸生,若有不服判决、聚众闹事者,一律革除功名,此事也就这样平息了。”

张岱怒道:“惩治不了董其昌也就罢了,董祖源、董祖常也判得这么轻,这大明朝官场是黑透了”

张原道:“松江诸生未受此案牵连就好,以董玄宰的名望,要重判他两个儿子很难,经此一事,华亭董氏的气焰应该不能复炽了。”

洪道泰道:“董氏父子在华亭再作威作福是不可能了,据说可能迁往京师,这要待董玄宰病好之后。”

杨石香迟疑了一下,说道:“介子贤弟,董玄宰去了京师,恐怕日后对你不利。”

张原道:“董玄宰曾任东宫讲官,我师焦太史也曾是东宫讲官,而且”有些话不能说了,住口不言。

杨石香想想也是,焦太史的名声不在董翰林之下,张原是焦太史的得意门生,焦太史必全力维护张原,董其昌因为这次华亭之事名声大坏,想报复张原绝非易事

翰社书局前身是杨石香的书铺,坐落在杨家后园的青龙河畔,半年前还只是个小书铺,大瓦房十间、写工一人、刻工十二人、印刷工六人、杂工两人,翰社书局成立后,九千两股银注入,书铺急剧扩张,短短半年时间,新建瓦房十间,高薪招募优秀刻工二十人、印刷工五人、杂工三人、以年薪六十两银子聘请了一位精擅各体书法的老童生作写工,书局现在的规模已不在范文若的拂水山房书坊之下,书局头三年的盈利不予分红,全部作为各股东的追加股本,用于扩张书局,照张原的设想,翰社书局应该拥有优秀刻工百人以上,一天能够刻颜、柳、欧、赵字体的字版一万字以上或者宋体字版两万字以上,有这样的制版能力,一卷书也就三天就能完成制版,若赶时间的话,七天时间新书就能刻印上市

青龙河两岸,皑皑白雪覆盖,映着雪的白,河水就成黑沉沉的了,翰社书局的二十间大瓦房屋顶覆着半尺厚的雪,有杂工攀着木梯在给屋顶清雪,担心这雪落个不停压垮了屋顶,书局的二十名能刻颜、柳、欧、赵字体的刻工正为焦竑的焦氏笔乘制版,这部书约八万字,将以上、下两卷形式刻印刊行,这是翰社书局第一次刻印当世著名人物的文集,制版、纸张、装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