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雅骚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后是推举总社首,杨石香等人当然提名张原,绝大多数诸生也都觉得张原合适,张原名声最响,焦太史的弟子,又是小三元,此次倒董,魄力惊人,才华、实干皆出类拔萃,翰社社首非张原莫属,但华亭分社社首夏允彝却自荐为总社首,慷慨陈词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在下慨然自荐,愿为翰社总社首,必能团结同志,壮大翰社,请诸位推举我。”团团一揖。

夏允彝是华亭神童,与张岱一样,十二岁补县学生员,好学能文,能急人之难,在华亭诸生中名气不小,今年十九岁,长张原两岁,在座诸生见夏允彝跳出来与张原争竞,都是面面相觑,且看张原如何应对

张原不是这次来华亭才知道这个夏允彝的,四百年后他就知道夏允彝的大名,夏允彝有个儿子叫夏完淳,也是早慧的神童,陈继儒赞夏完淳“包身胆,过眼眉,谈精义,五岁儿”,清兵下江南,夏允彝与陈子龙起兵抗清,兵败,投水殉节,夏完淳被捕,不屈而死,年十七

所以,夏允彝是张原很敬重的人,但这翰社他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等翰社按他的意愿发展壮大后,他才能退居幕后,草创之初,岂能旁落。

张萼对夏允彝显然不象张原这般敬重,冷笑道:“要做翰社首领,那就要拿出本事来。”

十九岁的夏允彝英俊挺拔,不亢不卑道:“介子兄是在下极佩服的人,在下见识了介子兄处乱不惊、一击致命的魄力,却尚未见识介子兄的文才,在下知道介子兄的本经乃是春秋,巧的是在下也是专治春秋,所以想就春秋经义与介子兄切磋问难一番,不知可否”

张原在春秋上用功甚勤,去年王婴姿帮他搜集了很多历代名家论春秋的典籍,他都一一精读,在南屏山居然学堂,他又得到黄汝亨和焦竑这两位当世大儒的指点,可以说在春秋三传的经义上已经融会贯通,前贤今哲关于春秋的释义无不了然,在春秋学上应该没有人难得住他,夏允彝虽然是神童才子,但想必不如他有两世阅历和名师指点,那么,就当场辩难吧,让诸生见识了他倒董手段之后,再见识一下他的好学深思,一致通过太平淡,有人竞争才跌宕

第二百三十五章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正午日光朗照,三穗堂前松桧森森,清澈的南湖水在烈日烤灸下蒸腾起氤氲水气,那湖心亭仿佛在水中缥缈摇曳

三穗堂上悬有一联:

“邻碧上层楼,疏帘卷雨,幽间临风,乐与良朋数晨夕;

送青仰灵岫,曲涧闻莺,闲亭放鹤,莫教佳日负春秋。”

张原与夏允彝就在大厅正中同席而坐,开始春秋经义的问答辩难,夏允彝年长,先开口道:“久闻山阴张三元有过耳成诵之智、口占八股之能,在下今日想请教一春秋题”

张原微一躬身,说声:“请。”

夏允彝道:“隐公元年,冬,十二月,祭伯来请以祭伯来三字为题,应该如何申明题旨”

张原微微一笑,这是谈八股作法了,略一凝思,答道:“此题当参照公羊、榖梁二传,若全泥左氏语,以非王命立论,谬也。”

夏允彝眼睛一亮,拱手道:“请指教。”

张原道:“盖人臣之义无以有己,才有私交,将权宠之念重,而公家之念轻矣,须知朝与聘不同,天子有命其臣出聘之理,而无命其臣来朝之理,故凡聘者,必不由天子使而后为私交,若朝则皆私耳,可以此句破题春秋不与王臣私交,正本意也。”

夏允彝思索片刻,赞道:“果然辨析透彻,不落俗套,在下佩服,请介子兄发问。”

张原道:“请以左传昭公五年篇论作文之法”

夏允彝皱眉道:“这太空泛了吧。”

张原含笑不语,张萼撇嘴道:“答不出来却推说问得空泛,若是我,就直说答不上来。”

夏允彝脸一红,说道:“在下才疏学浅,的确答不上来,请介子兄指教。”

张原道:“彝中兄不必太谦,在下这题的确是问得空泛,我若不是曾经思考过,一时也答不上来。”停顿了一下,续道:“楚子欲辱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