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雅骚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来看看张原的八股第一篇:

徒手搏虎,徒身涉河,此皆粗勇无谋,夫子特设为譬喻,非谓子路实有此。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临事能惧,好谋始定。用舍不在我,我可以不问。行军不能必胜而无败,胜败亦不尽在我,然我不可以不问。惧而好谋,是亦尽其在我而已。子路勇于行,谓行三军,己所胜任,不知行三军尤当慎,非曰用之则行而已。夫子非不许其能行三军,然惧而好谋,子路或有所不逮,故复深一步教之。而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此言不可求而必得。若属可求,斯即是道,故虽贱职,亦不辞。若不可求,此则非道,故还从吾好。吾之所好当惟道。故言暴虎冯河乃是言道,兼亦有命。富贵可求重言命,兼亦有道。知道必兼知命,知命即以善道。

先不说其他,单看字数,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而明代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据说是不得多于500字,所以本人臆测,是在400字左右,而张原的八股第一篇,只有278字,想来是少了吧至于八股的格式,更是完全没有遵循。按破题来说,张原应当开篇说明题目意义,而张原顶多算说明了半句,破了半题。对于暴虎冯河,张原花了很大笔墨,而后文的富贵可求则篇幅较少,点题在最后更是硬伤,本来该“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的。

现在看来,张原的八股第一篇看似极差,但刘宗周为什么会对张原如此的看重就因为主角的王八之气吗我认为,是思想。

现在我们写作文,老师会告诉我们,要立意深远,一篇文章,即使文采再华丽,没有好的立意,也只能得个中等的分数。

而张原的字丑,格式不对,仍然能让刘宗周如此看重,窃以为,原因就在于文章立意。与现在一样,字是可以练的,规范是可以学的,而文章立意是真正考智商,考底蕴的。没有天赋,没有积淀,就是写了,也写不出个一二三来。张原的文章虽然字,规范无可取之处,但是立意深远,自然是已经得了书中味,再加上张原正在做学问的日子甚短,刘宗周自然认为这是一个“天才”了。

骚人雅语 书友一年一悟论雅骚的底蕴和美女

本人为会稽人,应该与老道是老乡当然我不知道老道是哪里人,但见上品与雅骚写的都为绍兴怀疑老道是为绍兴人,看雅骚得兴趣,查了一些背景资料,发现老道写作底蕴厚重,除开故事本身,背景也相当有趣:

1,山阴张氏,先说叔祖张汝霖,这个张汝霖可了不得,他是个官二代,老爹张文恭是个做官的,更深的背景是,他是国家总理的女婿,岳父大人朱赓为明朝重臣,官至内阁首辅。可想而知其山阴张氏之势力。再说张岱,这个张岱你应该认识,他是初中语文七下于园作者,读过书没

2,书中的东张西张,东张贫弱,西张富贵,张原的曾祖与张萼的曾祖是同胞兄弟,张萼的曾祖张元汴是隆庆五年辛未科殿试状元,而他的曾祖到老都只是个生员,西张、东张就是从那一辈起开始拉开距离的,但如果说东张家世不好,那就错了,其高祖天复,官至云南按察副使,甘肃行太仆卿。就是说张原与张萼

共同的高爷爷也是个省长,真不是富不过三代啊

有趣的还有好多,下回分解。

雅骚的人物设计是非常精致的,精致到连一个小厮也是有历史可查。比如,前章中出现的可餐班的声伎王可餐,根据张岱的笔记陶庵梦忆记载,有伶工叫夏汝开的因张岱“为人可倚”故携父母弟妹五人同来投奔张家。那有名有姓的人物更加都能找到历史原型,如鲁云谷,为绍兴名医;张岱好之友,如山阴县令侯之翰,太平府当涂县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三甲进士;如王思任、刘宗周都为当年绍兴有名大儒。放到一个几乎都是真实的背景里,只有猪脚是虚构的,照老道的笔法男主是虚构的女主当然也应该是虚构的:

1,最近二章出现的商澹然应该是真命女主了,因为商澹然此人是虚构的,历史上没有个叫商澹然的女子,商景徽、商景兰二萝莉之父是明吏部尚书周祚,商周祚的爷爷叫商为正,官至大理寺少卿,其商家与张家应该是世交,前面说过张家的曾祖张元汴是个殿试状元,商为正是他同榜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一个状元,一个进士,同年加同乡,必为世交。雅骚猪脚不是想做官吗吏部尚书的大腿不抱更待何时,不过老道把女主设计为周祚的妹子不知何故是想让吏部尚书做99呢还是做小弟呢二小萝莉应该不会成为女主,商景徽后嫁给上虞徐咸清,商景兰嫁给前章提到的神童祁彪佳,夫家应该都会成为猪脚小弟,小弟妻不可欺啊,介子哥你是收呢还是不收呢

2,穆真真,也为虚构人物,堕民出身,混血儿,武力值高,真是身轻、体软、易推倒之最佳姬武士之人选啊介子哥你是收呢还是收呢还是收呢再说说绍兴的“堕民”,以前不知道,看了雅骚后想起以前我老父对我说的,以前我们家中也有老嫚,每逢过年过节什么红白喜事作寿祀祖都会来家中帮忙,并且这个职业还是世代的,老父对我说,他们是什么祖宗犯了罪传下来的,但他们手脚清爽,并不做什么偷盗之事,最后到40多年前,我父当兵并提为军官60年代底的样子,回家这个老嫚最后一次来搞仪式,言:“大少爷出息了,大少爷当官了”父为大房长孙什么的,貌似还有“巫”的感觉。我父言后来就再没有见过这老嫚,我估计是老的故去后这职业就没人从事了。

3,王思任之女,名字貌似书中尚未出现,思任有二女,皆能诗词,大女叫王静淑,夫为陈树勷,小女叫王端淑,夫为丁圣肇,不知介子哥碰到的哪位,王思任的二个女儿皆能诗词,特别是小女儿王端淑还是史学家、书画家。其父赞说:“身有八男,不及一女”清入关后还让其进宫廷当妃嫔公主的老师,但王端淑对此毫无兴趣,这件事终因王端淑“力辞乃止”。其曾偕同其夫在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青藤书屋”里过着与世隔绝,可称为徐文长的女传人。此极品之“文艺女青年”介子哥心动否

雅骚的情节设计也是一个亮点,定位都并未超出所处的时代背景,如第二十八章学堂乐,周兆夏问张原“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个故事其实就记载在明人的笔记中,不过主角一个是书生一个是和尚。本人真的很欣赏这样的情节设置,的确有其时代特点。好了,言归正传还是说说收美那件事,以下为本人yy,书中尚未出现但有可能被介子哥收入之妹纸:

1,柳如是,此妹妹现在应该在西湖上荡舟徜徉于山水间“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柳如是诗,柳美眉后来嫁给钱谦益,钱谦益官至礼部侍郎,清军兵临南京城,柳美眉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临水时谓:“水太冷,不能下。”竟未能赴死,柳美眉“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钱谦益后迎降清兵。钱谦益死后不到三个月柳美眉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殒。如此重情重义之“2b女青年”,介子你一定得收啊,介子哥只要你得了童生,到杭州赶考就可碰到柳美眉了,另外送你一个小道消息,柳美眉可是和许多高官很熟的哦其它人我都不告诉他。但愿介子哥能与柳美眉“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柳如是诗

2,姜玉洁,为女道士。曾作鉴中天一剧。曲录云:“按列朝诗闺集有姜舜玉者,号竹雪居士”秦淮广记称“舜玉为姜如贞”。如贞,小字玉儿,号宾竹。此“极品制服熟女”啊,介子曰“哦啊买蝶”

3,朱媺娖,长平公主,崇祯皇帝之长公主,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消息传到宫中,崇祯心灰意冷,要周皇后自裁、袁贵妃自尽,对长平公主叹了声:“汝何故生我家”挥剑斫公主,断左臂,长平公主于五日后复苏。民间相传长平公主于明亡后出家为尼,并学得一身武艺,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