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 分节阅读 172

分节阅读 1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定,思路也非常明确,那就是不惜代价阻挠和迟滞杨玄感攻打东都,给皇帝和远征军回师平叛赢得足够时间

这时候,对皇帝来说,黎阳仓不重要,黎阳城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时间只要能争取到多的时间,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值得

这时候,谁敢阻挡谁阻挡谁就是杨玄感的同党

初五日,上午巳时正,禁军龙卫满载钱帛粮食和武器,沿着白沟渠道,向临清关风驰电挚而去

禁军龙卫刚刚离开黎阳仓,郝孝德、刘黑闼、张金称、杨公卿、徐世勣等人就指挥河北河南两地义军向黎阳仓发动了攻击黎阳仓虽有所准备,奈何伽蓝暗中“相助”,仓城城门失陷,接着义军如潮水一般冲向了各个仓储窦衍和贺拔威指挥府兵拼死戍守,双方展开了血腥厮杀

郝孝德、刘黑闼派信使传元务本,已经逼走了西北人,正在攻打黎阳仓,现在你我最好是井水不犯河水,你造你的反,我抢我的粮,彼此相安无事,稍后我分路撤退,在皇帝和南下平叛大军到来之后,我们或许还有合作的机会

元务本满口答应,并派遣信使急赶赴魏郡安阳和武阳郡的洹水镇,与独孤震和元宝藏秘商要事

初六日,杨玄挺率军赶到临清关

杨玄感举旗虽然仓促,但前期准备非常充分,这一路上从者如云,响者云集,势头非常强劲按照预定计划,临清关令在杨玄感的大军到来之际,将开关门、起水闸,让大军顺利通过

然而,变故突生,临清关给了杨玄感“迎头一棒”

谁在此刻给了杨玄感“迎头一棒”山东人,山东的世家望族,晋阳唐氏,河内郡主薄唐祎yi

唐氏是中土显赫世家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帝尧传说尧的国号是“唐”,故帝尧又称唐尧中土唐氏就是帝尧的后裔当然这个传说过于遥远,还有史可查的唐氏先祖,那就是战国时期魏人唐雎ju成语“不辱使命”就是源自唐雎使秦的故事

三国时期,唐雎后裔中的南方一支效力于孙吴,一个叫唐固的人曾出任吴国的尚仆射一职司马氏的晋国一统天下后,唐固的孙子唐彬为上庸襄侯、镇西校尉唐彬的儿子唐熙因娶凉州刺史张轨之女,遂家安于凉州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唐熙的儿子唐郓出任前凉国的凌江将军,其家族遂由凉州迁居到了晋昌即今山西的定襄唐氏这一支随即发展成为唐氏历史上最大的郡望

晋昌在哪就在太原城和雁门之间,与著名的契胡尔朱部落所在的秀容川相邻尔朱荣的秀容川大军里,就有唐氏的身影

晋地太原的第一豪门就是王氏,也就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后裔其次便是唐氏这两大豪门,包括代、晋两地的众多世家望族,虽然在太行山以西,却都归属于山东贵族集团这是由它的历史渊源决定的

历史由南北对峙进入三分天下后,代、晋乃至河东之地,都为高齐所有在周、齐对抗中,山东齐国的实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其世家望族亦被统称之为山东贵族集团不幸的是,山东齐国败给了偏踞西北的周国,黄河流域率先统一随着黄河流域的统一,当初效力于关陇西魏、北周两朝的原山东世家子弟纷纷回归本堂,土的山东贵族集团骤然庞大,关陇人和山东人的矛盾骤然激烈

大业初年,关陇本土系第一豪门韦氏的韦云起,公开“举刀”砍向了山东人,“今朝廷多山东人,自作门户,附下罔上,为朋党不抑其端,必乱政”今上迫于形势,不得以罢黜多位山东籍大臣等到韦云起塞外建功,出任治侍御史后,再次“举刀”,毫不犹豫地“砍”向了内史侍郎虞世基和御史大夫裴蕴这次今上果断出手,将韦云起连贬数级,最终迫使其辞官归乡

这只是两大贵族集团激烈斗争中的一个具体事例由此可以看出,两大贵族集团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权力和财富只有那么多,双方只有斗出个你死我活,胜利一方才能获得多的利益同理,在同一个贵族集团内部,其派系之间的争斗也非常残酷王氏、唐氏做为山东贵族集团中的太原一系,与崔氏、李氏等河北一系,因为地域等等各种原因,其利益诉求有着一定的差别

先前杨玄感以来护儿叛乱为名向周边郡县征召军队,河内郡主薄唐祎做为杨玄感的同窗好友,奉命带着一支由三四百人组成的乡团赶赴黎阳到了黎阳唐祎就感觉不对了,接着治侍御史游元被杀,杨玄感举旗兵变唐祎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接受杨玄感的任命,出任怀州刺史怀州就是河内郡接受这一任命后,唐祎主动请命,先行返回河内,为杨玄感进军洛阳“铺平道路”

唐祎到了临清关便“背叛”了杨玄感,一边急向河内郡府和河阳都尉府报讯求援,一边火向东都留守府报警

第一百八十四章李建成的决断

临清关是东都外围重要关隘,此关若失,河内门户大开,不但大河水道会被切断,西京与东都之间的联系也有断绝之忧,故此,临清关常驻府兵便有一个旅。

唐祎抵达之刻,李建成带着两个旅的府兵护卫西土朝贡师团也到了。正因为李建成的出现,唐祎才毅然背叛了杨玄感,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临清关,给东都赢得更多时间。

唐祎与李建成相识,有世交之谊。

唐祎的祖父叫唐邕,此人自追随高欢开始,一直到高氏齐国败亡,历六朝帝王,是山东炙手可热的权臣之一。在齐后主高纬时代,唐邕历任右仆射、尚书令,爵至晋昌王,达到权力巅峰。齐亡之际,此人另立皇统,以晋阳为都,力败周军,奈何内奸献城,不得以投降。唐邕德高望重,在周、隋两朝依旧受到重用,于开皇初年卒。

唐邕的长子唐鉴早在高齐就是二品大员了,先帝对其非常器重,多次出任代晋和幽燕的地方官长,后到中央领备身府,统千牛备身。时李渊就是千牛备身,是唐鉴的下属。两人虽隶属不同阵营,但性情相投,相处融洽,建下忘年之交。今上继位不久,唐鉴因老迈而致仕回家。恰好李渊出任楼烦太守,晋昌就在楼烦郡内,李渊出于对老上级老朋友的感情,对唐氏非常照顾,两家的关系因此更为亲密。

唐鉴的儿子中,嫡长子唐俭最为出色,其次便是庶出的儿子唐祎。唐俭是“太子党”重要成员,早在太子杨勇被废黜之后遭弃用,现在家侍奉老父。唐祎仕途坎坷,做为山东贵族集团的一员,他未能逃脱关陇人的“打击”,年过四十还未“出头”,如今这个主薄,还是与家族有着姻亲关系的河内太守所辟。帝国有两套职官,一套由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员,比如长史、司马和诸曹参军事,一套则由县令太守等官长个人辟置的僚属,比如郡正、主薄、祭酒等诸从事,这些人的俸禄由官长给付。做为名门望族世代官宦子弟的唐祎,对自己目前处境的不满可想而知。

杨玄感发动政变,对山东人是否有好处从关陇人的立场来说,如果政变成功,当然要加倍遏制和打击山东人。虽然一部分山东世家望族和诸如孔颖达等山东儒生明里暗里支持杨玄感,其利益诉求很明确,但其动机却非常复杂,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未必就是一致,比如唐祎就是如此,本来他还抱着赌一把的心思,但游元被杀的消息传开后,他便知道那些山东大世家的真实目的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