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 分节阅读 88

分节阅读 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子余党与皇帝、与杨素一系的深重仇怨,可能早就开始谋划了。皇帝谁都可以做,只要高踞位的皇帝能把权利和财富的再分配大权交给世家权贵,那一切都好说。

薛德音把前前后后梳理了一遍,心里已有计较,“你相信伽蓝的判断”

“他是个天才。”薛世雄笑道,“当年在西土,不管是裴侍郎还是某,都对他超凡的才能赞叹不已。其实这件事也很简单,你知道了因,还推测不出果”

薛德音思索良久,问道,“计将何出”

“伽蓝送给某一份重礼,某当然笑纳。”薛世雄望着薛德音,郑重其事地说道,“只是,某能否拿到这份重礼,还需要你的帮助。”

薛德音躬身为礼,“敢不从命。”

在偏帐中,薛家兄弟和伽蓝也在开怀畅谈,他们谈论的是骁果军。

“事情比你想像的要复杂。”薛万均说道,“虽然你因陛下钦点而来,却未必能加入骁果军。”

“愿闻其详。”

今继承大统后,为进一步集中军权,遏制和削弱世家权贵对军队的控制,对军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增加内军,也就是增加内卫禁卫军的数量和实力,这样大隋府兵就由十二卫增加到了十六卫,其中外军由左右翊卫、左右骁卫、左右屯卫、左右候卫、左右御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分领,而禁卫军则由左右备身、左右监门四卫分领。

禁卫军统帅改为郎将,品秩降为正四品,以方便皇帝和中枢直接控制。外军还是由正三品的十二个大将军和从三品的二十四个将军统帅,正职和副职加在一起总共三十六人,而这三十六人全部来自世家望族。

世家望族实际控制军队,这一局面无论是开创府兵制度的拓跋氏西魏,还是宇文氏北周,乃至于到先帝建立大隋王朝,都未能改变。

今矢志改革,不遗余力遏制和削弱世家望族对中土权力和财富的占有,首先是改官制,继而改军制,而改军制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增强内军数量,牢牢掌控禁卫军。

今日所建的骁果军就是禁卫军的一部分,而且是当作主力军队来建设,这引起了世家权贵们的强烈不满,明里暗里蓄意阻扰,建军速度极其缓慢。皇帝非常愤怒,已经下令江都留守府,从江左诸郡火速抽调锐士北参加骁果军。

“你不但来得很及时,而且带来的都是西北马军精锐。”薛万彻笑道,“你以为大将军会把这支精锐马军送给陛下”

第九十一章一场豪赌

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也不隐瞒伽蓝,把一些军中隐秘和第一次东征前后所发生的事情详细告之。

伽蓝曾以西北狼的身份保护过薛世雄、冯孝慈和王威等西北军统帅,所以对军队里一些鲜为人知的机密略有耳闻,又曾五次扈从裴世矩经略西土,对中枢职事也是略知一二。

从军队来说,有内外军之分。内军掌仪仗宿卫,是禁卫军,直属中央。外军掌镇戍征伐,遍布全国各地的鹰扬府统统隶属十二卫府。十二卫府统率军队,主掌统兵权。十二卫府有十二位正三品的大将军,二十四位从三品的将军,四十八位正四品的武贲郎将,七十二位从四品的武牙郎将。这些都是高级军官,统帅级别,正是这些人控制着军队,控制着遍布全国各地的鹰扬府。

军事行政权由尚省的兵部掌控,军事决策权则由尚都省掌控。

帝国国事总揆于尚、内史和门下三省,三省官长共执朝政,三省运转的轴心就在尚都省。朝之众务,总归台阁,三省官长共享相权。其中内史省拟制策略,门下省审核,经皇帝御批,再由尚省执行,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重大国策都是由三省官长在尚都省共同商讨拟制,其中尤以尚令和尚左右仆射权重,所以帝国的宰相实际只有三个人,尚令和左右仆射。为限制相权,左右仆射常置,而尚令仅仅在特定时期授予功勋元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今朝五贵,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是军中老帅,纳言苏威和黄门侍郎裴矩执掌门下省,内史侍郎虞世基是内史省官长之一,御史大夫裴蕴主掌御史台行使监察大权,皇帝通过他们牢牢把持中枢决策权、监察权以及对军队的控制权,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皇权,但结果并没有达到皇帝的预期,甚至可以说与他的预期大相径庭,东征失败就是个明证,而东征失败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正在迅速凸现并急速蔓延。

建立骁果军的命令出自中枢,兵部要执行,要在最短时间内招募一万锐士。皇帝要求骁果军具备强悍的战斗力,并且完全被中央所控制,也就是说,皇帝不允许世家权贵在骁果军中安插亲信,但考虑到时间的急迫,为了满足皇帝对骁果军战斗力的要求,兵部又不得不从十二卫府中选拔精锐,这就需要十二位大将军和二十四位将军的通力配合,结果矛盾爆发了。

东征失败,近三十万将士战死辽东,十二卫府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