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跟爷爷去捉鬼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农的儿子刚要动手,爷爷又叮嘱道:“你自己不要踩着草灰了,草灰朝前撒,步子朝后退,最后歇在侧屋的门槛上,知道不”

老农的儿子点头道:“您的意思是不是像用牛粪刷地坪一样”

那时候乡村里很多人家都没有水泥地坪,都是黄泥土或者红泥土。农人们将水田里的稻谷收来之后,要隔三岔五的将稻谷铺在地坪里晒,以免发霉变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那边几乎每家每户屋前都有一个地坪的原因。可是稻谷晒完之后,收进屋里时很容易将地坪的小石子小泥块也收进来,这样,打出的米就有许多沙子,吃饭的时候容易磕牙。我小时候吃饭就经常吃到小石子,将门牙口磕破了一个小缺口。有时见谁吃饭时突然吐出一大口来,那不是说他挑食或者菜不对味,而是因为他咬到渣滓了。

那时很少人家能造起一块水泥地坪来,所以就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稀牛粪涂抹在地坪上,如给钢板渡漆一样。牛粪有这样一个好处,就是晒干之后变得紧密而不容易松散,形成一层比较坚固的膜。

牛粪虽然不是让人喜欢的东西,但是这样处理地坪之后,晒稻谷的效果非常好。稻谷中几乎没有沙粒,在脱壳后经过一种叫“风叉”的装置滤去糠壳,就不用担心米粒上面还会粘附不干净的东西了。

而给地坪涂牛粪的时候,人们自然会避免自己的脚踩到还是湿软状态的牛粪,所以一边涂抹,一边倒退着走。

老农的儿子学着刷地坪一样的姿势,将簸箕里的草灰撒了整整一堂屋。然后,他双手揉着酸胀的腰问道:“这下可好了吧”

老农一面对着外面吆喝,一面侧头来看屋里的情景。

爷爷站在侧屋的门槛上将堂屋里的每个角落细细看过一遍,回答道:“草灰撒得不错,但是你还需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老农的儿子搓着手问道。

“你给我叫个接生婆来。”爷爷道。

“接生婆”老农和他的儿子异口同声惊讶问道。

19请接生婆

“是的,接生婆。你们村里应该有吧有的话就近叫一个来。”爷爷问道。

老农的儿子张大了嘴,愣了半天才结结巴巴说出话来:“难道难道她就要生产了”他伸手指着他女儿的房间。

老农也愣了一愣,但是他立即恢复了神志,用肘捅了捅儿子,吩咐道:“叫你去你就只管去,问这么多干什么”说完又接着对外面吆喝爷爷交待的那几句口诀。

老农的儿子嘟囔了几句,很不情愿的起身绕后门离去。

老农的儿子离去不久,摆在门槛上的红枣茶突然有了异常的动静。茶盅里的水面本来是平的,可是此刻在挨着把手一处的茶水居然渐渐鼓起,然后顺着茶盅的内壁往上“流”。虽然茶盅里的茶水未见流失,但是水平面却渐渐下降。显然,有个看不见的“人”正伏在门槛上喝茶盅里的红枣茶

发现这一突发状况的不仅仅有我。爷爷和老农都发现了。老农嘴里的口诀突然停住了,两眼瞪得像灯笼一样的看着面前的奇怪现象。

爷爷见状,急忙拾起早已准备好的鞭子,在空中用力一甩,“啪”的一声惊动了我和老农,自然也惊动了那个看不见的“人”,附在茶盅内壁的水流立即跌落回来,茶盅里波纹荡漾。我猜想着那个“人”已经抬起头来寻找这突如其来的甩鞭声。

说到甩鞭,方圆百里可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爷爷。每到耕耘的季节,便是牛最为辛苦的时候。偷懒的牛便喜欢在田地里哼哼唧唧的不出力,脚步走得慢,浑身不使劲。这样,耕田的速度就慢了。这时,别的农人便挥动鞭子抽打偷懒的牛。

但是呢,农人跟牛一般都是有些感情的,有些性灵相通的。所以绝大多数农人抽打的时候不使全力,颇有装腔作势的意味。

而爷爷更甚,他从来不将鞭子抽到牛的身上,而是扬起手来在空中划一个圈,然后狠狠的一缩手,鞭子就纠结在一起,不打任何东西却发出响亮的一声“啪”来。牛听得爷爷的甩鞭声,便知道这是警告它了,于是听话的卖力干活。

一般人甩不出鞭响来,光口头上吆喝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所以即使心疼牛也要抽打。

那个看不见的“人”显然没有被这声鞭响吓到,因为堂屋里的草灰上显出两个浅浅的脚印来。如果是实实在在的人踩在那个地方,草灰就不会陷得那么浅,恐怕草灰还会粘在脚上,让地面露出一片空白来。可是那脚印没有接触地面,只是仿佛被人轻轻吹去了一层那样。看来那个“人”是要进来看看声音到底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我明白了爷爷要草灰的原因了。清明节给已故之人烧纸时,第二天早晨起来很容易就看见纸灰上落有浅浅的脚印,那是前来收钱的先人们留下的。爷爷是要仿效这种情况从而知道这个借胎鬼站在哪个位置,不至于不知道它在哪个方位。

此时要纸灰当然是不可能,所以爷爷想到了效果差不多的草灰。

爷爷用手中的鞭子指着出现脚印的地方,喝道:“这户人家虽然割了你的树干,挖了你的树根,可是你也在他家的地面上吸水喝露。既然你是树,那就遵循树的命,活着的时候给人果实,死了给人当柴火。你有什么不服的”爷爷气势凌人,但是从他的眼睛里我能看出,他对自己说的话并不是那么自信。因为换了是他自己的话,他绝不会将门前的枣树割倒劈开,然后求得一团取暖的火。即使上山砍柴,他也绝不像有些人那样将整棵树扛回来,他只找些业已干枯的枝干掰下,只要是还有青色的,他便不碰触。

每次舅舅责怪他,他便说青湿的柴烧的时候烟熏眼睛。可是其他人都知道回来后将青湿的树枝树叶摊开在地坪里曝晒。

“我有什么不服我给了他们果实,给了他们庇荫,他们却将我置于死地我不愿这样死去,我要活下来”这次我真实的见证了“未见其人先见其声”,当然了,我最后也“未见其人”。

爷爷指着房顶,怒道:“屋顶的那个房梁不是跟你一样你有什么特殊如果你知错就改,我不追究;倘若你悔意不改,那我就对不住了。”

爷爷的话刚刚说完,突然一阵风起,将堂屋里的草灰卷起。堂屋里立即空气混浊呛人。

“别跑”爷爷大喝一声,扬起手中鞭朝刚才有脚印的地方抽去。未料一鞭抽空。此时风将地面的草灰捣乱,再也看不清借胎鬼站在哪个地方。

但是爷爷的目光仍在飞扬的草灰中搜索。老农急忙两手平伸开来,拦住门口,以防借胎鬼从门口逃脱。

这时,老农的儿子带着满脸皱纹的接生婆气喘吁吁的赶来了。老农的儿子跑到门口就双手撑在膝盖上费力的吸气。接生婆额头出了些汗,但是不见得怎么累,她见老农双手拦住门口,没好气道:“你这老头子叫我来了又不让我进屋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