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跟爷爷去捉鬼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土地公公说:“你真作孽呀,害人你若不出这坏主意,她的丈夫就活了。”土地婆婆争着说:“这法子弄成,传了开去,世间的死人都活转,那还了得啊人一多,人吃人怎么办”土地公公说:“你不念她空守房门的苦,也要念她千里送寒衣的情。你太狠心啦”

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谁也不服谁,越争执越生气。直到现在,他们俩还闹不和呢。所以,有的土地庙里不供奉土地婆婆是因为怕他们吵架。

“原来是这样啊”我感叹道,“从人的角度来说,每次都是土地婆婆太狠心,土地公公很仁慈。可是土地婆婆做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呀。”

爷爷点点头,说:“土地婆婆确实聪明多了。她还帮土地公公断过案嘞。”

“土地婆婆帮土地公公断案断的什么案哪”我的味口又被爷爷吊起来了。我和爷爷刚好翻过文天村和画眉村之间的一座山,从下坡的路上,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爷爷的家静立在朦胧的圆月之下,营造出一种异样祥和而神奇的效果。让我觉得此时的爷爷就是土地公公,他现在就要回到静伏在不远处的土地庙里去。

爷爷笑道:“讲完这个故事就刚好到家。”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土地公公忙到很晚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土地庙来。土地婆婆就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土地公公说:“有两个坟墓挨着一起的鬼争地盘,我忙到现在还是不知道怎么断案。”土地婆婆抚掌大笑道:“你这个土地公公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样简单的事情有什么难的”

土地公公不满道:“你都还没有听我讲事情缘由,怎么就确定这件事情简单呢”

土地婆婆答道:“这种事情当然再简单不过了全看你自己想怎么判。要是你想让先告状的鬼败,你就责问先告状的鬼:他不告而你告,是你挑起矛盾,侵犯人家,是恶人先告状;如果你想先告状的鬼胜,就责问后告状的鬼:他告而你不告,是你先侵犯人家,你自己应该知道理曲;要是你想后死的鬼胜,就责问先死的鬼:你是乘他未来,先行霸占;倘若你想先死的鬼胜,可以责备后死的鬼:他死的时候你还活着,他已经占有了那块地方,你后死的却要强行把墓建在旁边,是你无事生非,故意挑衅;如果你想让富的鬼胜,就可以责备穷的鬼:你贫困潦倒就耍无赖,想引火打劫,掠取不义之财;要是你想让穷的鬼胜,就吓唬富的鬼:你为富不仁,兼并不已,想以财势压孤茕;要是你想让强的鬼胜,就责问弱的鬼:人间世情是抑强扶弱,你想以苦肉计危言耸听吧;要是你想弱的鬼胜呢,就责问强的鬼:天下只有以强凌弱,无以弱凌强。他若不是真受冤屈,是不敢与你争辩的;要是想让双方都获胜,就说:无凭无据,争议何时了结双方平分算了;但是如果你想让双方都败的话,则可以说:人有阡陌,鬼哪有疆界一棺之外,皆人所有,你们怎么可以私吞应通通归公。这样的种种胜负,那里有一成不变的常理呢”

土地公公听了大吃一惊,说:“夫人你从来没有当过乡官里宦,怎么会知道得如此详尽透彻呢”

土地婆婆嘲讽他道:“告诉你吧,老东西这么多的说法,各有词可执,又各有词可解,纷纭反复,无穷无尽。你们这些城隍社公,做大官的,高高在上,明镜上写着光明正大,背地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鱼肉平民。还自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那些冥吏鬼卒早就知道了你们肚里那点小道道”

闲话几句

好几天没有更新了。我昨天离开辽宁阜新,现在到了北京。跟同学们告别的时候,心里非常伤感。人的一生中,感情最纯真的地方应该就是校园。走的时候,二十多个同学和朋友到了客运站来送我,纵使依依不舍还是要离开。

虽然由于这几天的酒精和告别耽搁了一些事,比如说小说的更新。但是无怨无悔。

才到北京,就发现离昨天已经很远很远了。同学们平时的欢声笑语和分别时的眼泪婆娑都已经如同隔了一个世纪。是的,从今天开始,那段日子已经成为了纪念,不再会回来。

来到了北京,也许我还要忙着找新的工作,找住的房子,也许还会耽搁很多写作的时间。所以,还要请支持我的读者们多多理解

房梁乐声

当时的我还年少,除了觉得这个土地婆婆聪明而善辩之外,并不知道她的话里包含了多少人情世故,以及由此产生的酸甜苦辣。说到人情世故和酸甜苦辣,我想爷爷应该是品尝这些滋味最多的了。

姥爹的原配夫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但是很早就死了。这个早逝的大户人家小姐就是爷爷的生母,我没有见过,妈妈也没有见过。但是妈妈说这位大户人家小姐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陪嫁嫁妆,足够爷爷过两辈子荣华富贵的生活。

在爷爷十岁左右的时候,姥爹给爷爷带来了后妈。这个后妈比姥爹年纪小多了。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妈妈没有说过她的好话,总是说这个姥姥对爷爷多么多么的不好,对妈妈也多么多么的不好。

妈妈说,爷爷小的时候,姥姥经常要他到老河那里去捉鱼捉虾。爷爷就拿了一张蚊帐剪成的网,四四方方的,然后用两根竹篾交叉撑起网的四角。在网的中间放一些搅拌了米酒的米饭,再在网的中间压一块有些重量的石头。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捕鱼捕虾的工具。因为网中间压了石头,蚊帐和竹篾就不会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爷爷将这个捕鱼工具放进老河中,在岸上等待几分钟,然后取出捕鱼工具。

取网的时候动作要迅速一些,不然受惊的鱼虾会从网上溜走,毕竟这不是封闭的网。因为米饭中搅拌了米酒,有些鱼吃了米饭变得昏昏糊糊,警惕性降低,轻易成为了俘虏。当蚊帐离开水面的时候,你便会看见许许多多跟手指差不多长短的小鱼在网上跳跃,并且由于中间的石头将网压成凹形,这些小鱼再怎么跳跃也跳不出网,反而越跳越向网的中间靠拢。

如果捕鱼的是我,那么捕鱼的时间一般发生在清晨或者傍晚。我的捕鱼技术还算不错,看见小鱼在网上跳跃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现在回忆起来,我似乎还能感觉到湿润的晨风或者凉爽的晚风从我的皮肤上掠过,如同在水中游泳。白天特别是中午,我基本上没有机会提着蚊帐做成的网出去捕鱼,因为我要去上学,中午要睡午觉。

但是,据妈妈所说,爷爷捕鱼的时候一般是中午。因为一般在夏天才捕鱼,春天鱼太小,而冬天鱼很少,所以我能想象他从阴凉的房子里出来,顶着强烈的阳光,听见门前枣树上知了的聒噪,踏着发烫的道路,迎着阵阵的热风,走向潺潺的老河。

虽然我在东北呆了好几年,但是家乡的夏天在我的记忆里有深刻的印象。南方的夏天跟北方的夏天大不一样。我还记得爷爷的村子里铺上第一条泊油路的时候,那时大路小路车路马路都是泥土的,最气派的是红家段有一截石子铺就的石头路。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黑色的路。那之前的记忆里,夏天的路不过是灰尘多一点,有车经过的时候屁股后面冒一阵灰尘。有了泊油路之后,我记忆中的夏天的某些印象就改变了。我记得那时的夏天,我能在泊油路上踩出脚印来。可想而知,家乡的夏天,特别是中午,有多么的炎热。

而爷爷经常顶着那样炽热的阳光,在老河岸边捕鱼。

妈妈说,捕到鱼做成菜之后,姥姥却把房门一关,独自与姥爹享用,爷爷一个人蹲在大门口端着一小碗米饭就着几颗豆豉吃。并且,姥姥说一颗豆豉要下三口饭。这句话我相信妈妈说的是真的。直到我生出来,又长到比姥姥还高,姥姥还经常用来教育我:“孩子呀,一颗豆豉三口饭。你这样抢菜怎么能行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