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817

分节阅读 8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堂堂,此刻气质比年轻时候少了些轻浮怠懒,更加的一表人才了,而且从骨子里透着一股精神劲儿,看来离开官场之后,李景隆修身养性的功力大增。

夏浔忙拱手笑道:“九江兄,久违,久违。你这是”

夏浔指指他后面长长的车队,李景隆恍然大笑:“哈哈,怪我,怪我,我知道讯儿晚了,生怕文轩就此走了,追赶不上,所以使人来追国公,不曾说明缘由。”

李景隆道:“为兄不是来送你的,是要随你一起北上”

夏浔一怔,似乎有些怔忡,眨了眨眼睛,才道:“你你跟我一起北上”

李景隆笑道:“是啊,前番王公大臣们北迁,我没赶上,要再拖下去,就赶不上给皇上拜年了。可是我拖家带口的这么多人,走陆路太困难了,走水路呢,那海路风浪重重,偶尔还有小股海盗出没,你说靠我这几个家丁护院能护得周全么”

李景隆一边说,一边用马鞘轻敲着自己的靴筒,悠闲的很:“我听说文轩要北上,好得很,咱们正好搭个伴儿。”

“呃呃呃”

“嗯”

李景隆有些不乐意了:“文轩,莫非不愿与我李景隆一起赶路”

“不不不,九江兄这是哪里话来,我是说哦,我的船,人都满了,九江兄这拖家带口男女老少的,这”

“哈哈哈哈,你呀你呀,你个杨文轩呐,哈哈哈,你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你说我这么多人,能是搭你的船么我只是要与你同路而已嘛,喏,你瞧,我的船来了。”

李景隆扬鞭一指,夏浔扭头看去,只见长江上游两条大船很招摇地驶下来,在江边停住,李景隆回身吩咐道:“快着些,快着些,先把东西搬上船,咱们跟辅国公一块儿走。”

“呼啦啦”先过来一群女子孩子,乃是李景隆的妻妾子女们,奔着那大船就去了,内中一个三旬美少妇还向夏浔盈盈福了一礼,娇声唤道:“辅国公”

夏浔定睛一看,却是李景隆的爱妾一浊。

随即,那家丁下人,丫环侍女,便张罗着往船上搬东西,把夏浔看得目瞪口呆。

李景隆瞟了夏浔一眼,凑近了低声道:“文轩呐,我这儿还有一位你的好朋友,也想跟着一块儿去北京呢。本来,他是想搭我的顺风船,如今我要与你同行,却不得不告知于你。”

夏浔还没从震惊中醒来,听李景隆一说,惊上加惊地道:“还有哪个”

李景隆扭头笑笑,在他那几个侍卫中便闪出一个人来,向夏浔抱拳一辑,唤一声:“国公”便潸然泪下。

夏浔一瞧,不禁哑立当场。

原来这人竟是解缙,解缙是被纪纲搞进诏狱的,纪纲伏诛后,解缙自然就被放出来了,可是永乐皇帝不肯复其官职,解缙是个官迷,他才四十多岁,不甘心回家养老,便一直留在金陵疏通关系。

奈何他的人缘本来就不大好,关系还不错的只有内阁几位同僚,可他原是内阁首辅,把他请回来,所有的内阁大臣都得倒退一步,给他让位,谁能无私到那种地步

结果解缙在京里活动了好久,一事无成。解缙无奈,便想去北京再找机会,当初他是靠一份永乐御极登基诏发达的,到了北京,未必就没有机会再进一篇文章,得到皇帝的赏识。

可他在狱里时,为了让他少受罪,家里上下打点,已经散尽家财,如今家里穷得就只剩下书了,解缙的书倒不好,不说藏书十万卷也差不多,可他爱书如命,又不舍得把书卖掉,;结果连盘缠都凑不齐,便想带家人搭个顺风船。

一般的官员还真不敢带上他,这种官场上倒了霉的人物就是个扫把星,谁愿跟他拉关系他的亲家,如今的内阁首辅胡广又是最早一批去的北京,帮不上忙。

结果解缙就找到了李景隆,两人早年间也是素识,还别说,大概是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缘故,又或者是李景隆早就放弃了再入官场的想法,不介意搭上这么个晦气,便答应下来。

可是李景隆处理家里那些坛坛罐罐拖延的时间长了些,李景隆也错过了北上的最好时机,直到今天获悉夏浔要北上,这才赶来与他同行。

解缙知道,自己对夏浔的忠告一再置若罔闻,令夏浔大失所望,他在南京活动那么久,众多官员无人肯施援手,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夏浔已经放弃了他,因为这一层考虑,官员们才懒施援手。

解缙自己也有些羞见故人,这时被李景隆指出他来,解缙羞惭满面,只好硬着头皮上前拜见,夏浔一见是他,不由更是愕然。解缙满面羞惭,头也不敢抬,只是兜头一揖,唤道:“国公”

夏浔看着这个有才的官迷,半晌才苦笑道:“大绅兄”

解缙道:“解缙不敢再当国公如此称呼。解缙有负国公厚望,已是惭愧之极。本来,解缙已无颜再见国公,才求得曹国公援手,搭乘他的船去北京,不想终是难免与国公一见”

说到这里,解缙不禁流下两行眼泪。

夏浔仰天一声长叹,心中只想:“这两个活宝啊,莫非这就是天意”

第1037章 万邦来贺

杭州湾,一群大小官员点头哈腰地看着庞大的舰队远去。

舰队里的大人物不少,有辅国公杨旭、曹国公李景隆、前内阁首辅解缙。

护送的军队则是携老扶少、举家迁往天津卫的双屿官兵,船队的规模达到了百余艘,不过在见识了郑和所率领的千舰北上的壮观场面以后,百余艘大舰的场面已经不致于叫他们大惊小怪了。

大官们由中官们的巴结着离开了,然后小官们耀武扬威地也走了,剩下市舶司的几个小吏也准备走人。

“瞧瞧人家国公爷这排场,声势浩大啊”

“嗨,各有各的命,羡慕不得。咱小人物有咱小人物的爽快处。你瞧这大年就要来了,就不说越往北去天气越冷吧,光这北风就够瞧的,他们得在海上划着之字往前绕,万一碰上场大风浪,那多危险

当年大元伐日本,几百条船可不全扔那儿了没法子啊,玩命也得赶在春节前到北京,要给皇上老爷拜年去,大人物也不容易啊。”

“说得也是,你瞧咱们那些上官,平素里简直就是天王老子第一,他老二,喏,这不府里的官儿们一来,一个个也得陪着笑脸哈着腰,你瞧他们这一回去,少不得要陪着吃吃喝喝,临走还得把人家答兑的舒舒服服的,还是咱们好啊,犯不着那么巴结。”

“嘁,那是因为你巴结也就是个小吏的命”

“得得得,你又来了早点回去置办年货吧,过年啦,咱们职微人穷,可过年这时候咱们最自在、最快活,不用绞尽脑汁地想着给上官送什么礼,不用扔下老婆孩子去陪人家喝个翻江倒海,喜欢了找几个朋友喝,要不然就在家陪老婆娃儿,舒坦”

“哈哈哈”

几个小吏互相打趣着走开了。

山东半岛。

早在上古时期,商汤的祖先就通过这里实现了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联系。

胶东半岛的莱夷人最早掌握了航海和造船技术,少昊时期,先人就在这一带活动,夏代帝芒曾“东狩于海,获大鱼。”商末,箕子渡海,由此入朝。

春秋末叶,孔子曾在此望海而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