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789

分节阅读 7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市舶制度,而且其制度一朝比一朝完善。

市舶制,是由地方行政长官和地方财政长官共同领导,朝廷派人管理具体事务,主要职责是根据商人申报的货物,船上人员及要去的地点,发给出海许可证,上船点检,防止夹带朝廷禁止出口的物品和逃犯,“阅实”回港船舶,对进出口的货物征收税同赋。

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方式,它不再承担怀远抚夷的政治任务,各国商人来了,自行买卖货物,你的价定多高朝廷都不管,只要市场接受你这个价格。

朝廷也不负责接待任务,不必无偿地招待你,不必无偿地提供劳役帮你运输货物,不会不管你拿些什么破烂来,打着贡奉的幌子,就得硬着头皮收下,。

因为是自由贸易,来人就不是什么贡使身份,地方官既不用无偿接待,也不必因为是外交使节,犯了一点罪都无权处置,只能层层上报朝廷口更重要的是,如果是市舶贸易,地方与朝廷俱获其利,而现在的朝贡贸易”

大臣们很迅速的、用很隐秘地方式沟通一番,突然好象冬眠醒来的青蛙,一只只地跳出来,很快铺满了整个金殿,异口同声,高声奏道:“臣等,附辅国公所议,愿陛下罢朝贡,兴市舶”

“文轩,文武百方,一言所驭你,真是了得啊”

朱林一句“容后再议“打发了众文武出去,殿上便只剩下他跟夏浔两个人了。

朱林深深地望了夏浔一眼,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慨。

夏浔似乎没有听出朱林这句话是如何的诛心,他正色答道:“皇上,百官并非为臣所驭,而是为利所驭”

朱林眉头一挑,问道:“为利所驭”

夏浔道:“正是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百官的反对与赞成,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利字在作祟”

朱林道:“利在何处”

夏浔道:“皇上可知,如今这朝贡贸易,有一弊三矛盾,不可绸和”

朱林脸上怒气敛去,露出讶然神色,道:“你讲”

夏浔道:“朝贡之弊端,方才众大臣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无需臣再赘述了吧”

朱林颌首道:“嗯,你且说,三个方盾,是何矛盾”

夏浔道:“这三个矛盾,就是文官与宦官的矛盾;朝廷与地方的矛盾;皇家与豪门、地主、巨贾之间的矛盾”

朱林微微向前倾身,沉声道:“此言何解,你细细讲来”

夏浔道:“那臣就直言不讳了。先说第一个矛盾,即文官与宦官的矛盾。下西洋,船舰的建造、各种商品的采买,全部是由大内负责,太监们采办,文官们完全插不上手。

文官们不但插不上手,他们还要从旁协助,听命于宦官。宦官们不但理财、而且带兵,不但带兵,而且安排馆驿、调拨往役,插手政务。这叫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官们如何忍得

更何况,因为汉唐时候宦官为祸天下,自此之后,但几文官,对宦官始终怀疑、戒备、敌视、轻鄙,眼见宦官们权柄越来越重,他们如何放心得下”

朱林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并没有言语。

夏浔敢提出这一点,是因为他知道,所谓皇帝担心派大臣出海,会造反自立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知者的臆想要说担心这一点,自古以来太监们专权犯上,作威作威想做皇帝的就没有么,文官不去,换个太监就放心了再说文官们有家有业,家族、妻儿俱在国内,难道不比太监更易羁糜

别的不说,虽说带船出海的首领是太监,可他带的数万兵马那可是有总兵官跟着的,武将们比文官更容易生起野心,如果真有人想远避海外,自立称帝,只消一刀把带队太监杀了,那些武将们还不是一样自立吗

再者说,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其消耗和补给也是惊人的,失去了国家的支持,没有人员和武备上的补充,想在遥远的异域他乡占据自立,谈何容易,这根本不是理由。

朱林之所以用宦官,是因为他在靖难时,有许多宦官为他效忠、出力,忠于他的文臣武将他都予以重用了,自然也要给这些有功的太监安排一条出路。更何况,这种出使、宣抚、巡访的事儿都是临时职务,即便是最讨厌太监干政的朱元璋,也不只一次派太监出使、宣抚过,因为在朱元璋看来,这些事情虽然看着威风,却不能长久把持大权,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所以,朱棣用太监出使,其实理由很简单,一是对宦官的宠信,二是循国朝旧例,由于朱林本人的强势,他是有自信震慑百官的,实际上他也确实做到了,所以他现在还没有建立宦官集团对抗文官集团的想法,这也是夏浔提出这个问题的基础。

否则,他根本不会提出这一点,因为出于维护皇权的更高目的,经济利益是可以被果断放弃的,直到几百年后依旧如此,他根本不会奢望一位皇帝会做出他所希望的选择。

朱林品味半晌,脸色渐渐缓和下来,沉声问道:“第二点呢,朝廷与地方又有什么矛盾了”

卫浔道:“皇上,做官的,都希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能报效君王,有个好政绩,下能得人望,受百姓爱戴,图个好名声。前番一些官员坚持罢海运,兴河运,原因何在不就是因为河运对他们治理的或是他们家乡的运河沿岸城阜百姓有好处么

可如今朝贡贸易,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朝廷船舰出海,地方上所供应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调拨诸多谣役,也是无偿的,外国使节觐见,他们要负责接待,惹得民怨沸腾时,他们要挨骂受罪,好处呢一点没有,这些外国使节是直接跟朝廷打交道的

包括咱们的宝船出海,也是一样,所得利益大半入内府,小半入国库,完全绕过了地方。地方官员只有责任,没有利益,焉能不厌憎入骨,层层上报地予以反对呢”

朱抹的脸色开始有些难看了,又道:“第三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