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747

分节阅读 7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旁人不管是谁,在场都嫌碍眼,夏浔自然要知趣回避。朱棣余怒未息中,只是“嗯”了一声,示意他退下夏浔欠身退下,到了殿门口,恰见太子见来夏浔急忙往旁边一站,皇帝面前,其他人是不能受礼的,所以夏浔不能向太子行礼,只是给太子让道先行。

但是籍着这侧身让路的刹那机会,夏浔已飞快地向太子朱高炽递了个眼神儿,太子目不斜视,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似乎全未看到夏浔的示意,只是他的眼神迅速低了一下,便从夏浔身边过去。

夏浔迈步出殿,扬长而去

吏部尚书蹇义亲自把黄真送出衙门,黄真返身,拱揖道:“尚书大人请留步”

蹇义呵呵一笑便站住,满面春风地还礼,唤着他的表字,亲热地道:“佑强兄慢走,我就不远送了”黄真的车夫把车赶过来,黄真向蹇义又拱一拱手,返身登车,再颔首示意,蹇义这才返身回衙。

黄真坐在车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捋着胡须过了半晌,突然老泪纵横。

方才蹇义把他请到吏部,对他说明了皇帝任命他为都察院左都御使的意思,今天行文已到吏部明日金殿就要当场宣布,先行告知,是叫他有个心理准备,以免金殿上举措不当,失了礼仪。

虽然从陈瑛入狱,他则被释之后,他就知道自己有了担任都察院左都御使的可能,可那机会实在不大。那时官员任命,各个衙门口儿够资格擢升、而本衙门还没有空缺的,调到其他衙门是很正常的,吏户礼兵刑工之间并没有后世各个国家部门间那么大的距离,不讲究什么行业对口,所以朝廷空降一位部院大人那是大有可能的,因此黄真心中虽想,却不敢有此奢望。

如今这位子终于到了他的手上,回想起来,黄真感慨万千,忍不住老泪纵横。他实在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位至九卿。如果说他也曾想过,那大概只有当年中了进士,刚刚步入仕途的那一年半载。此后,他的雄心壮志就渐渐消磨了,等到后来一事无成,在都察院坐了冷板凳,眼见得一个个后辈擢升上去,他早已心灰意冷,可今天今天他竟已位极人臣

坐落副驾上的随从偶一回头,不由惊道:“哎哟,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哦,没什么,老夫年纪大了,有了迎风流泪的毛病,呵呵”

黄真自袖中摸出一方手帕,轻轻擦了擦眼角。

“这一次皇上大动干弋,一下子抓了那么多的官员入狱,一时半晌的,朝中是不会再有大动作的,皇上提拔我来接替陈瑛那个酷吏,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朝廷需要平稳嗯辅国公的眼光远比我高明,这事儿还要向国公请教请教,以免我错会了圣意。”

黄真主持都察院后的施政方针,就此定了基调。

黄真又想:“如果我所料无差,那么在我主持都察院期间,最重要的事就是替赵子衿铺好前程,以他的资历现在就做右都御使恐怕有些为难,不过至少也要提到佥都御使的位置,汉王已倒,都察院里又有子衿这个年轻人在,以后就可确保都察院掌握在我们手中了。”

黄真心满意足地吁了口气:“至于老夫么,年事已高,本本份份做个一年半载的都御使,不出什么差错,就可以致仕荣休,回家抱孙子去了正常致仕的官员,死后朝廷都有加赏追封。老夫是九卿之一,只要平安致仕,死后当可得个三公的追封,唉老夫这一辈子,做到这个地步,知足、知足啦”

黄真微笑了一下,揣起手帕,一抬头,就看见路旁一匹马,马上一个人,微笑着看着他,正是杨旭

各位英雄英雌赶紧投下你的票票,老关会像老黄一样知足滴

第954章 以退为进

夏浔弃马登车,与黄真同行,车子驶离螂道,便讲了繁华的市区,速度也慢下来。

夏浔笑问道:“黄大人今番得以执掌都察院,位列九卿,可喜可贺。不知对于今后,大人有何打算”

黄真赶紧道:“正要清教国公”便把自已的打算说与夏浔,夏浔听了,用略带些怪异的眼神看着他,看得黄真心中发毛,不禁局促地道:“呃国公可是觉得下官思虑有不到之处么下官正要就此事请教国公,若有不到之处,还请国公指点才是”

夏浔笑了笑,感慨地拍拍黄真肩头道:“老黄啊,你我相交十余年,坦率地说,我直觉得你是个可交的朋友,但是从不觉得你是个了不起的智者。今日听你这番话,我才明白,何谓大智若愚真正的大智慧,又岂是锋芒毕雳,人人赞其了得的人所配拥有的。你的想法很好,皇上用你执掌都察院,以我的揣测也正是想要企稳。国事个人事,就按你的打算做吧,你的想法,没有错”

黄真谦笑道:“国公谬赞了,老朽只是胸无大志,哪配得上大智若愚这四字赞语。”

夏浔嘿嘿笑,说道:“就只是个知进退”就不知有多少自诩比你高明的人做不到。见好就收”说来容易可是有多少人舍得放下呢这就是为人处事的大智慧了,在这点上,就是本国公也不如你”

黄真惶恐起来,连忙道:“国公过谦了,过谦了,国公这么说,可让老朽无地自容了。既如此,那老朽就依国公所言行事吧。”

夏诗点了点头,道:“嗯你这么安排,很好刚刚,汉王酒醉,欲闻宫而出,受兵马指挥徐野驴所阻,汉王趁着酒兴,竟挝把他打死了。皇上震怒已经把他抓进宫去”

了他的冠服,要把他囚在西华门内,诏告天下,贬为庶人了。”

黄真闻言大喜,道:“如此来,太垩子之位稳如泰山了”

夏浔轻轻摇头,道:“不然,汉王就算贬成庶人,只要还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就是牟大祸患”

在进取心上,夏浔相信汉王确实比太垩子强。人有所长,必有所短,相较于朱无璋朱棣这样的代人杰雄主,这些大明的后续之君,都谈不上文治武功,样样出色。

既然不能全才,相比之下,还是拖长文治吏好些。

以朱高煦的志大才疏,做事没有分寸不知进退,如果他做了皇帝,就只会味地想着强爷胜祖,大明这点家底,用不了多久就得被他折腾光了,在他手里,恐怕要弄得狼烟四起,虽然现在没有强大到颠覆大明的外敌,国内却会义旗高举,反兵处处,最终做了它的掘墓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