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603

分节阅读 6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坚拈了拈手里的金豆子,又放到嘴里舔了舔、咬了咬,充分扮足了一个财迷心儿的形象,然后把那金豆子小心地揣好,这才谄媚地笑道:“老爷,您要想拜访昆季老爷,再您可有得等了,至少也得再等二十天。”

拓拨明德动容道:“哦二十天后,那位大明国公就会返回关内”

于坚摇头:“不会,不会,马上就二月天了,国公爷要在这地儿再待个二十来天,安排安排沙洲防务,然后天就变暖了,国公爷就会继续西行,往哈密去。”

拓拔明德目光一闪,道问道:“他还要往哈密去”

于坚笑嘻嘻地道“那是啊,欲固嘉峪关,则需沙洲,欲固沙洲,则需哈密,国公爷若是不去哈密,那当初何必顶风冒雪的来沙洲呢所以,您时间要是宽裕,再等二十来天,就可以拜见昆季将军了,有了昆季将军做您的靠山,那还不财源滚滚”

“消息准确”

“那是,不瞒老爷,小人是个汊人,本是凉州府人氏,有个舅兄就是涛州府的百户官,要不咋知道这么详细么”

他说着,那手就又伸到了拓拔明德的面前,拓拔明德暗骂一声,又掏出两枚金豆子放到他手上,于坚眉开眼笑地收了金豆子,说道:“谢老爷赏。小人本是靠着舅兄混吃混喝的,可是赌输了钱,那赢家偏也是个百户官,舅兄的面子也不成了,好大一笔债,没办法,才跑到这儿来讨生活。”

拓拔明德听得心中一动,这人竟是明军将领的亲戚,如果替他还了债,打发他回去充当耳目”这且不忙,得先把此人拉拢过来才成”

想到这里,拓拔明德脸上露出一副微笑的模样:“嗯,我看你,能说会道,挺机灵的,怎么样,愿不愿意为我做事,跟着我做个管事,可比在这儿扛力气活强上百倍”

于坚一听又惊又喜,连忙道:“愿意愿意这真是遇上贵人啦老爷,小人胡七七,您叫我胡七、小七都行,从今以后,小人就为老爷您鞍前马后地效力了。”

拓拔明德哈哈一笑,说道:“那成,跟我走吧”

于坚屁颠屁颠地跟在他后面,口若悬河地说:“老爷,您放心,甭担心那什么贴木儿铁木耳的,他就是银木耳金木耳,碰上我们国公爷都得完我们国公爷那可是当今大明第一名将东海偻寇横行,大将军丘福束手无策,我们国公爷到了东海,把他们扫得干干净净,沿海匪盗自始不成气候。”

拓拔明德走在前边,一双眼中隐隐泛起杀意:“哦这位国公竟然如此厉害”

“那是,老爷,塞北的鞑子们厉不厉害嘿我们国公爷国公爷一到,杀了他们一个落花流水。人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国公爷就是徐达大将军再世,就是卫青、霍去病复生,只要我们国公爷在,贴木儿算个屁呀老爷,您尽管在这儿做生意,那贴木儿不来则已,如果他真敢来,哼竖着来了,就得横着回去”

“好,好啊,那我就放心了,哈哈,哈哈”

拓拔明德大步走在前面,嘴里发出笑声,脸上的表情却变得异样的狰狞起来肼

第766章 义工

西琳和让娜正围前绕后地帮着夏浔换衣装,刘玉珏举步走了进来,夏浔一见,便向西琳和让娜颔首示意了一下,两女会意,连忙退下,夏浔便向刘玉珏问道:“怎么样,了解到了些什么”

夏浔此刻的穿着打扮,都是一副西域风格的穆斯林装束,虽然还没打扮完毕,已经很有那么几分味道了,看惯了他头戴乌纱身穿公服的装扮,忽然再看见他这副模样,刘玉珏觉得很有趣,他着意地打量了夏浔几眼,笑道:“国公爷,若是再挂一部长胡子,染白了,俨然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阿訇了。”

夏浔这些天在唢南、昆季等将领的陪同下,巡视了敦煌防务。由于敦煌军民合一的特点,不可避免的要同许多世家大豪打交道,而这些世家豪门又与回回教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或者他们本人就是清真寺里担任着重要职务的,因此,夏浔与西域第一大教清真教也就有了非常密切的接触。

前几日,夏浔在沙洲政要的陪同下拜访了本地最大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同时管理着青海、甘肃、宁夏以及哈密、别失八里等一带所有清真寺的教务,是该教在西域最大的教宗。

寺里的大长老是一位很健谈的长者,他陪同夏浔时,随口向他谈起清真教传入中原的经历以及回教之名的来历,说唐永徽二年,哈里发奥斯曼命赛以德宛葛思出使中土,唐高宗问他:“汝教何名”宛葛思便答:“伊斯兰”。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意思是顺从。顺从安拉旨意的人即顺从者,穆斯林则是对伊斯兰教徒的统称,也是阿拉伯语音译。唐高宗说:“我方人氏不晓此言,请说汉语。”宛葛思便又回答:““回回教。”

夏浔听到这里,便问长老何谓回回,长老听了大笑,因为当时唐高宗也是这般问起,长老便用宛葛思的口吻回答说:“回字两口,大口格遵教规国法,小口信守乡村民俗。大口不吃无义之财,小口不说无益之语。大口畅谈天文地理,小口维持道德人伦。大口筹策武略定国,小口缄默国事机密。大口吞食文墨学究,小口叮嘱家道人伦。谨此五理为回字之由。”

夏浔听了肃然称善,长老又说:“高宗又问:国与教关涉何说”宛葛思便答:“国君不正,教不得扶持:教不正,巫蛊多现,异端邪说漫流,诡言谲词,扇风惑众,民心幌荡,世道摇曳。故真君宜扶正教以排邪说,国正教正,世道安宁。”高宗欣然称喏。

这番对答之后,夏浔似乎深有感触,仿佛受了什么感召似的,突然萌生了入教的想法,他向长老一提,长老惊喜若狂,眼前这位可是大明的国公啊,他们辛苦传教,自然希望天下人都入教门,如果能有这样一位大明的权贵人物皈依该教,对他个人而言是莫大的功德,对他们传教也将有莫大好处。

于是,大长老立即一口答应,并马上传谕,通报各地各寺主要教长,凡是时间来得及的,马上赶到敦煌,参与辅国公入教盛典,而今天就是夏浔入教的日子。

夏浔听了刘玉珏的话,笑道:“阿訇么,我怕做不来,不过我既入教,相信诸位长老一定会给我一个相称的身份,堂堂大明国公,怎么也不能当成普通信徒对待的”

刘玉珏好奇地道:“国公是真心入教么”

夏浔沉吟了一下,严肃地道:“真正的宗教,其教义都是导人向善的。回回教传至中土后,各地教门的教义教旨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变化,但是它的其本信条并没有变化,清真言中所说的,的确是导人向善的道理。我的好友郑和也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以前从他那里,我对回教多少就了解一些,对该教的教义,基本上我都是赞同的,我既入教,当然要遵守教规。当然,我不讳言,于此时入教,我确实还有一些其它的考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