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447

分节阅读 4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别庄小住些时日。嗯,接着,就该给思杨找几个老师了,分别教她认字读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得聘个教养嫉嫉,教她言行举止,做个漂亮可爱的小淑女

在乎女教育这一点上,夏浔是同意茗儿的主张的,他来自现代,家中又没有长辈约束,可以不大在乎这些,可他毕竟已经融入了这个世界,等到他的儿女长大,更是完全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如果他的儿女放任自流、不好好教养,那女儿长大了要嫁个什么人

这个世界的男人,可不见得像他一样包容。儿子更不用说了,豪门子弟,又不学无术,只怕比李景隆丶李增枝之流都远远不如,好歹人家也是幼读兵书的,虽然有点纸上谈兵。如果没有本事品性再差了,他这个做爹的可是大大的失败。

想了一阵家事,夏浔张开了眼睛,一个十五六岁的翠衣小姑娘正蹲在自己面前,一双粉拳上下翻飞以一个快捷而均匀的频率轻轻捶着自己的大腿呢。啧啧啧,都说山东大汉生得魁梧瞧这两个山东大美妞儿,俊眉觎眼的,挺漂亮嘛。

夏大老爷心情大好,便笑眯眯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一副首长架势,就差叫一声“小鬼,了。

捶腿的小姑娘扬眸瞟他一眼,羞姜答答地回答道:“回国公老爷,奴家姓樊,小名儿冰冰。”

夏浔一口茶差点儿没喷出去,强行咽了下去,顿井咳嗽起来。

“哎呀老爷,您怎每了”

正按肩膀的那个小丫头赶紧扶着夏浔,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夏浔使劲咳嗽两声摆摆手,问道:“你姓井么呀”

“奴家姓陈。”

“哦,不叫陈好吧”

陈姑娘眨眨美丽的大眼睛,满怀希冀地说道:“奴家不叫陈好儿,老爷认识奴家么”

“不认识。”

“报,国公老爷,京里来了密使,有密旨给国公请国公马上接见。”

门外侍卫一声喊夏浔马上坐了起来,心头顿时一紧:“皇上密旨,意欲何为”

挥手摒退了两个漂亮小姑娘,夏浔迅速请进密使接了圣旨。

圣旨有一道,随同圣旨还有几份誊抄下来的公函和奏报,夏浔没有先启开密旨,而是先把几封公函,挑出日期最早的一份,先看了起来,这是辽东道御使少云峰弹劾辽东都指挥使沈永的一篇奏章,看罢这份奏章,夏浔立即明白了:辽东出事了

北元分裂成软靶和瓦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靖难之役发生之初,北元还不知道明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们忙着内斗丶分家,也没空搭理明国的事,不过后来他们渐渐发觉有异了,为了抢地盘、打内仗,有时候他们调动军队,也需要经过明国实际控制的关外区域,可是燕王朱棣居然不撩闲了。

以前可不成,朱棣是个见到石头不言语都要跑过去踢三脚的狠角色,没少欺负他们。上一回,就因为在明国控制区域内不小心丢下一个损坏的车轮子,朱棣便跑到彻彻儿大战一场,生擒孛林帖木儿,又不依不饶地杀到兀良哈秃城,吓得哈剌兀落荒而逃,这才骂着街的回家呀。

这么一个得理不饶人、无理狡三分的大坏蛋,居然不惹事了派人一打听,他们才知道明国也正闹内乱呢,那个喜欢撩闲的大坏蛋被他的皇帝侄子给撩闲了,于是领兵打皇帝去了,可这时候靶鞑和瓦剌刚分家,边界都还没划分清楚呢,自己打得不可开交,腾不出手来。

如今两国终于算是基本安定了,本来内斗的两派,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没有了内斗的消耗,尖际上力量反而比以前强大了,而朱棣大魔王又跑到金陵做皇帝去了,天高皇帝远啊,毗邻辽东的轻鞋胆子就壮起来了。

这北元就像一个闷骚的半老徐娘,你撩扯她的时候,她一跑三千里,非得扮出一副冰清玉洁的模样,死活不让你沾她一手指头;你不撩扯她的时候,她跟你挠首弄姿,挤眉弄眼的,非想要你对着她流。水。

这不,眼看她的老恩主朱棣过黄河渡长江,跑到江南享清福,不再理她了,她又蠢蠢欲动了。于是,刚刚立国的鞑鞋,发兵攻打辽东了。

第557章 临危受命

少御使的这道奏折,弹劾的是;辽东都指挥使沈永,鞑靼袭掠三万卫,三万卫千户裴伊实特穆儿率军抵挡,奋勇杀敌,身上箭伤数处,力竭退守城池,向辽东都指挥使沈永救援,沈永畏敌怯战,不敢出兵,任由鞑靼劫掠烧卖杀,待鞑靼退兵后又想匿而不报。

可沈永在辽东毕竟做不到只手遮天,少御使受沈永威逼利诱,表面答应与其一起瞒下此事,并收受了他的礼物,暗地里却派了亲信把事情经过详细说明一番,并附上沈望永的礼单,密报京城。

朱棣见到密奏后勃然大怒,辽东的兵马并不少,他从大宁城把宁王及其麾下八万精兵带进关内那是靖难二年的事,此后在辽东、大宁地区皆设置流官,兵马陆续得到补充,此时已经不比太祖时候为少。以这样强大的兵力,如果沈永不是畏战怯敌,哪怕他做做样子,多少打上一仗,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朱棣对此忍无可忍,可辽东毕竟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而且少御使密奏时,说鞑靼已经退兵,谁也不知道眼下又是一副怎样局面,所以朱棣急于派人去辽东了解情况,并主持大局。

而夏浔此时恰恰正在德州阅兵,他的资历、本领,在朱棣看来,足以承担这份重任,而且德州正有精兵十万,正好可以从中抽调部分精锐随夏浔一起出关,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辽东,奖惩将士、安抚军民、反击鞑靼的入侵,所以立即下了密旨,令人以八百里快递的速度,送到了夏浔手上。

密旨中授权夏洋可从受阅军队中抽调五万大军,随其立即北上,委其辽东总督一职,赴辽东主持大局,至辽东后再变密旨为明旨:

沈永贪生怕死,怯敌畏战,欺蔽天子,施以军法,诛杀。特穆尔乃女真族明人,洪武十四年率部族归顺大明,授封百户,此后屡历战事,累功升至千户,此番奋勇杀敌,力保三万卫不失,擢升为三万卫指挥佥事。同时诏谕沿边卫所,凡有草贼及虏寇声息,不即以闻者,镇守官以下,职无大小,罪与永同。

夏浔拈着这份圣旨,陷入沉思之中,看来回家陪伴娇妻爱女的美梦暂时又要泡汤了,对此,夏浔例没有什么怨言。他从一介草民布衣,到如今荣华富贵、权倾朝野,既然享用着这一切,就该为天下、为百姓做点事情,否则何异于一只蠢虫。

眼下能够及时赶到辽东收拾残局的、且以权势地位有资格去收拾辽东残局的,在黄河以北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正坐镇北京行五军都督府的丘福,一个就是他。论起对鞑靼的了解和战法,丘福要胜他一筹,不过此去辽东,显然还有安抚地方的责任,论起政务,他又胜丘福一筹,所以选择他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其中也不排除皇帝心中还有别的打算,从此前的种种迹象看来,皇帝对于立储,显然是已经有了决定了,如果这时再度重用丘福,难免会给百官一个错觉:皇帝依然想立皇次子朱高煦,朝中党争必然愈发激烈,若是皇帝有这一层考虑,那他更得抢着出关才是。

可是辽东局面如今到底怎样呢只是收拾残局的话,用不着他这个级别的官儿,情形恐怕是不大妙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凭心而论,在军事上自己就是个半调子,前番刹偻胜利,主要是自己在剿偻莱略上有着人所不及的先天优势,而具体的战来上又有几员非常能干的骁将负责。辽东局势则与沿海剿偻大不相同,面对辽东瞬息万变的军事局面,没有成熟的策略可以直接拿来借鉴,照抄照搬,就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