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443

分节阅读 4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历,你是洪武三十二年的进士吧”

那人三十出头,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颌下一部微髯,向朱棣躬身道:“皇上说的是,臣是洪武三十二年二甲二十九名进士。”

朱棣微笑道:“嗯,出仕也没多久么,好好做,此番事情做好了,提你个司副还是容易的。”

那黄凤麟连忙道:“多谢皇上。”

行人司也就是外交部,行人司的行人都是外交官,一向唯有进士可以充任。掌管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诸事皆归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虽低,但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之进士,都以任此职为荣。

“好了,你去做事吧。”

“是,臣告退。”

那黄凤麟飞快地瞟子杨旭一眼,向朱棣拱手退至殿门,这才转身行去。

夏浔连忙上前见驾:“臣杨旭见过皇上”

“起来吧,赐坐”

论公,两人是君臣,论私,却是“连襟”,这不是朝堂上,无需太客气的,夏浔谢过了皇上,在一个小内侍搬过的椅子上坐了,笑问道:“皇上要遣派使节,去南方诸国巡游么”

朱棣道:“联让他去安南走一遭。”

夏浔心中一动,他隐约记得永乐朝时,曾经跟安南打过一仗,便问道:“安南如今不太平么”

朱棣道:“安南王如今换了姓胡的,说是陈氏王族已然绝嗣,而今的安南王胡汉苍乃陈氏先王的外孙,故而受国民拥戴称王,如今派使节进京,向联求封,礼部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详加考证之后才可予以赐封,联觉得言之有理,特意安排往安南一行,验证其言真假。”

朱棣对安南王其实也没甚么好印象,汉唐以来,安南一直是我中国属地,五代以后,趁着中原大乱,无力约束,方独立称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发兵,一度超越元朝所立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了丘温、庆远等五县。朱元璋称帝后,以明代远故,下旨令安南归还丘温五县。

当时安南陈氏懦弱,本要应允,不过当时国相黎季麓掌权,他胁迫国王称兵拒命。朱元璋因为当时国内未平,战略目标主要放在北方,而南方烟瘴之地,大军摆布不开,如同泥沼一般的所在,轻易不敢两面开战,这五县之地就一直没要回来。不过安南国面子功夫还是做得十足,新王登基一律向大明请封,以臣属自居,朱元璋也就忍了这口恶气。

安南国内一直不太平,洪武四年,国王陈日坚被他伯父陈叔明逼死,因为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不敢篡位自立,就陈日坚之弟陈瑞为王,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负伤战死,又由其弟陈伟继位。如此反复,王权更加微弱,整个安南以彻底落入国相黎季擎的掌握,他便杀掉陈弗,改立陈耳昆为王。

建文元年,趁着靖难之役打响,中原大乱,无暇南顾,黎季麓又把陈日昆杀了,次年,灭陈朝,自称是帝舜的后裔,改国号为大虞,自己改姓为胡,名一元,这时他仍旧不敢自己称帝,因为儿子胡汉苍是陈明宗的外孙,沾了点血缘关系,就说陈氏已绝,外孙继位。

胡汉苍登基以后曾经遣使来过大明一次,可朱允坟正被朱棣打得焦头烂额,没空理他,朱棣登基后,胡汉苍再次派人跑来朝贺,同时旧话重提,请求册封,虽然已经登基四年了,可是没有大明的承认,他们终究有点心虚。

夏浔不是明史研究专家,对这段历史不甚了了,在他看过的东西里面,一般提到朱棣功绩的时候,也只是说一句“曾征安南”没有更详细的介绍,事关国家大事,他也不敢胡乱卖弄自己那点隐隐约约的知能力便不再发表意见,只是小心翼翼地道”削丝留经来莫非就是与安南有判”

朱棣摇头笑道:“那例不是,你正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时候,俺若让你去安南,一来一回还不得大半年么,茗儿岂肯饶俺不过,确实是有点事情交待你去办。”

夏浔连忙起身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皇上但请吩咐。”

“坐,坐下说”

朱棣的神情严肃了些,说道:“西域极西之地,有一个王国,其国主叫贴木儿,你可听说过”

夏浔神情登时一震,贴木儿大帝的事,他当然听说过,他当年闲暇时候测览论坛,曾经见过不少比较贴儿帝国和大明帝国军力的贴子,假设两国如果真的交战,胜败谁属的问题,所以对这个极西之地的国家,他的确是知道一些。不过他知道的是未来的一些事,说到对这个帝国眼下情形的了解,他还是不如朱棣的。

朱棣道:“这贴木儿本是无朝驸马,后来自立称帝,国都在西方的撒马儿罕,受群臣尊号曰成吉思可汗”其国家疆域极大,不逊于我大明,国中控弦之士七十余万,论兵力亦不逊于我大明,其势非同小可。”

夏浔听得暗暗称奇,他本以为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消息闭塞之极,想那日本近在咫尺,大明却连对方谁是国王都不知道,可是如今朱棣说起极西之地的一个国家,竟然如数家珍,岂非咄咄怪事。

朱林看见他神色,不由笑道:“你奇怪联为何对这贴木儿如此了解,是么”

夏浔道:“是,这个王国臣也是南来北往的多了,偶尔听人提起过一次。平素在朝野间,几乎从不曾听闻过这个国家的情形,所以”

朱棣呵呵笑道:“联知道这个王国,是因为他们同我大明打过交道,那时你还年少,还在青州读书科考呢,自然不知此事。洪武二十年的时候,贴木儿就遣使来过我大明,西域王国之中,帖木儿是第一个承认我大明,并遣使纳贡的王国,所以太祖高皇帝对彼国很有好感。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他们第二次遣使东来”

朱棣在桌上翻了翻,抽出一封奏章,递给夏浔道:“你看。”

夏浔连忙双手接过,却是一份贴木儿王再的国书,一看内容,夏浔便讶然道:“用汉文写的”

一般来说,各国国书都是用本国文字写的,李白醉酒、高力士脱靴的传说,就是因为在本国的行人司里找不到认识该国文字的通译,而贴木儿这封国书,是用汉文和该国两种文字写成的,在贴木儿身边,定是有精通汉文的人,说不定贴木儿对东方的大明帝国非常了解。

朱棣显然也想到了,微微一笑道:“看下去”

这封国书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贴木儿汗再次遣使来明时递呈的,国书非常客气,以臣子自居,国书中写道:“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洪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

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光明广大,昭若天镜,无有远近,咸照临之。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