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候,纪纲、高贤宁和刘老爷的儿子刘玉玦联袂到应天考试,不幸,三位北方举子尽皆落榜,只得灰溜溜地回来。没几天的功夫,科考案发,到六月初,朝廷大兴牢狱,南榜作废,状元和榜眼还落得个一个斩首、一个流放的下场,朝廷重新审卷,再录取了六十一名北方举子,其中依旧没有他们的名字。

紧接着,他们听说朝廷更改了科举制度,以后科考南北分榜,三人激动不已,纪纲和高贤宁都已赶回家乡,刘玉玦也闭门苦读,因为南北分榜的话,他们只要努努力,未必就没有考中的机会,谁知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莫名其妙的,他就被官府抓起来了。

这位刘家大少爷自小娇生惯养,不曾经过这样的世面,说到后来,不禁泪眼汪汪,只顾抽泣起来,可他仍然紧紧抓着夏浔的手臂,生怕一撒手夏浔就会拂袖而去。

他见夏浔穿着官服,虽然品秩不是很高,可是他左边一个七品官,右边一个六品官,把他围在当中,料来是提刑按察司衙门里人脉广泛、有背景有来路的官员,立即把他做了自己唯一的依靠,就好象受了委曲的小孩子忽然找到了唯一的后援。

这大小伙子长得也太像女人了些,连神情举止、说话的语气,和这哭泣的模样都像,那泪眼凄迷,依依相望的模样,恰似一位温柔多情的弃妇,把夏浔看得头皮发麻,忙不着痕迹地去抽自己的袖子,一边问道:“啊,玉珏贤弟,贤弟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这一扯袖子,反被刘玉珏握住了他的手,紧紧抓住,再不肯松开:“文轩大哥,我刘家冤枉啊。我家二管事的表弟,据说就是陕西教匪会首王金刚奴,我刘家因此被指为窝藏教匪,我和我爹全被抓了来,我刘家一向本份守法,为善乡里,若知那二管事的表弟是教匪,我刘家怎么也不会收留他的呀。”

刘玉珏说着,还用掌背擦了一把眼泪,虽未翘出兰花指来,那动作仍似女儿家一般优雅。刘员外家里妻妾成群,可是就这一根独苗,刘公子自小是被一帮子女人呵护关照大的,所以言行举止有点娘,平时在外还知注意,此时伤心忘形之下,可就不知掩饰了。

夏浔这才知道王金刚奴藏身的那家书店,就是刘玉珏家的产业。他向易嘉逸低语道:“易大人,似不宜这般株连吧否则的话,如果沾边就抓,济南城可不是要抓起一半的人来”

易嘉逸对他耳语道:“杨大人,这刘公子所言不尽不实,他刘家可不仅仅是误信人言,收容了教匪头目这么简单。你可还记得按察使大人贴布的告示么如今已经查明,刘家给那金刚奴出示的证明中,把他到济南的时候提前了五天。还有,李家血案当晚,金刚奴是在场的,可当初刘家的证明中,却找了两个人证证明他当晚留在店中,而那两名店伙,其实是根本不住在店里的,这不是有意作假欺瞒官府么因为这些,我们才把刘家的人拘押起来。”

夏浔听到这里,心中不由一沉,若果如此,事情只怕难办了。

第187章 情与法

这时,刘员外已经听出夏浔这个官儿与自己儿子关系非同一般,而且看那个六品官儿巴结着同夏浔解释的模样,他的背景可不只是一个八品官儿那么简单,便赶紧迎上来,在夏浔和易嘉逸面前卟嗵跪倒,诚恳地道:“这位老爷说的本是不错的。有关那金刚奴的证明,老朽确实是造了假,官府要惩治老朽,是老朽罪有应得,不算冤枉。可小儿年少无知,平时只在家中读书,生意上的事,他是半点不管的,老朽所为,小儿半点不知,还求大人们开恩,赦免小儿。”

夏浔目光一凝,沉声道:“刘员外既然自知所为有罪,为何还要包庇那王金刚奴”

刘员外黯然道:“说起王一元到济南的时间,老朽府上那二管事徐焕对老夫说,他那表弟是已经到了济南几日,为他接风洗尘,带他游览散心之后,才向才老朽推茬的,老朽失察,便听信了他。徐涣在老朽府上做事一向勤勉忠诚,老朽怎不信他

唉再者,老朽也是压根没有想到那样风骨嶙峋的一位秀才,会是杀人如麻的朝廷钦犯,怜惜他是个有功名的秀才,不想他妄生枝节,有心照拂于他。至于他在李家案发当晚,老朽那书铺,以前并无人留宿的,到哪儿找人证明王一元的清白老朽已然是信了他,又哪会想到这事与他有关,只想他是为我刘家做事的人,反正此事与他无关,便叫两个伙计给他做了人证”

易嘉逸冷笑一声道:“所以,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了。告示上说的明白,弄虚作假出伪证者,以教匪论处,这是谋反大案,你既有罪,连坐你子,有什么冤枉”

刘员外听了,垂首不语,一旁突然冲出一人,卟嗵一声跪倒在夏浔和易嘉逸面前,痛哭流涕地道:“是小人的错,都是小人的错,小人猪油蒙了心,十几年未见的表弟,他说甚么小人便信了什么,不但害己,而且害人,更坑了我家员外。各位老爷,求你们严惩小人,就是杀了小人,小人也无半句怨言,我家员外实是冤枉的,各位老爷,求求你们开恩呐。”

这人一边说一边叩头,头叩在铺地的青砖上,淤青一片,此人正是那刘府二管事徐涣。

夏浔沉默片刻,轻轻拍拍刘玉珏的手,说道:“贤弟莫慌,你且慢随他们去,这件事,容我想想办法。”

刘玉珏慌道:“文轩兄”

夏浔轻轻点头,低声道:“别急,你放心,我会尽力”

看着夏浔的眼睛,刘玉珏慢慢地松开了手,虽说他和夏浔只有一面之缘,但是那目光让他感觉到了信任,他相信夏浔不会抛下他不管。

易嘉逸看看夏浔脸色,低声道:“杨大人,你真要帮他们他们,可是真的犯了法呀。”

刘氏父子确实无心助纣为虐,但他们实实在在地触犯了国法。就是那对此事一无所知的刘玉珏也一样有罪,因为明朝是有连坐法的。你可以讲这种法律不合理,但是国家制定了它。可是,因此他们就得刺配流放,家破人亡

夏浔并不觉得他罪该致此。任何立法,都是在社会提出了这方面的需求后才会开始,同时,法律的建立也取决于立法者的认知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制定某个法律的时候预测的情况总是有限的,所以法律在起到维护作用的时候总是带着不完善和滞后社会发展的现象。他是一个执法者,对此比旁人了解的更加透澈。

当法律条文滞后于现实、并因为法律条文而产生不公平后果的时候,是僵硬地坚持法律至上,还是尽可能地进行变通弥补法律的不足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让所有人达成共识的问题,夏浔选择的是后者。

他清楚地记得在他原来的时代曾经盛行一时的投机倒把罪:国企工程师应聘为私营企业发明一件新产品、设计一套生产线,就成了投机倒把,被抓入狱;一个炒瓜子的,因为雇佣了工人,挣了钱,也成了投机倒把被抓进监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