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特战狙击手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签署停战协议,此乃中国人民的福音,中华民族的骄傲。”单奕轩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委员长,不知贵军还有什么条件”

“第二,八路军的部队中必须有我们的一支部队,这样有什么事情,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

“那么,敢问委员长,的部队可不可以入驻我们八路军的部队这样互相来往,也许会更好”

众人没有想到单奕轩一步不让,所有人的瞳孔停留在他的身上。

“那就算了,八路军有什么条件,你可以提。”蒋委员长没有想到单奕轩会这么刁钻,这样下去,自己的意见一个不被接受,在众人面前,如何是好索性不再提什么条件。

单奕轩想了想,说:“既然委员长说了,那么奕轩就不拘泥了。我们的条件很简单,第一,自签署停战协议起,不得在对八路军,新四军,及领导的部队进行缉拿,扣押,枪毙等军事行动。第二,停战协议签署之日,必须释放所有被扣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战俘,且不得对其造成伤害。第三,国共两党遵循团结抗战,在必要的时候,两军可一致对敌,联合行动应成立联合指挥部,由两军领导磋商进行。”

第243章 南京记者招待会

单奕轩的话音落下,所有人疑惑的看向蒋委员长,这样的要求的确不算是太高,他们的心中都在猜测着,蒋委员长会同意吗如果宣布停战,共同抗战,那么在人民的心中,威望将会直线上升。

蒋委员长沉默了一会,看向单奕轩问道:“还有吗”

单奕轩摇了摇头,微笑着说:“没有了。”

“真的”蒋委员长以为单奕轩要狮子大开口,没有想到他提出的要求竟然这么简单,不禁轻轻一笑,说:“就这么简单”

单奕轩撇了撇嘴,心说早知道委员长这反应,就应该在多要点什么,但是话已经说完了,再要怎么好意思。随即点了点头,说:“就这么简单”

“来人,按照我们刚刚提到的事情,去准备停战协议一份,速度要快”蒋委员长看向一旁的少将,少将当即点了点头,应声“是”,转身走了出去。

此刻的延安城,通信兵仍然在连接着阳城的部队,但是始终联络不上。焦急的通讯人员骑马赶往阳城的心思都萌生了。

“怎么,还是联络不上吗”朱总司令手中夹着一根从日本人身上缴获的香烟,轻轻抽了一口问道一旁焦急的通信员。

通信员点了点头,有些为难的说:“朱总司令,看来是线路真的出毛病了,这件检修起来需要一段时间,要不我亲自去阳城”

朱总司令摇了摇头,轻声说:“不用,尽快把它修好就是了。”说着转身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中,团级以上干部全部坐在石凳上,房间简陋的从石头缝中几乎可以看到外面射进来的阳光。“怎么,还是联络不上单奕轩”主席见老朱紧锁着眉头,心里已经猜出了结果。

朱总司令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主席,我们先开会吧,就算是设备修好了,他也赶不回来了。”

主席“嗯”了声,对大家说道:“据可靠消息,日本在东南亚的军队已经准备进入中国,原本我们中国就已经四面临敌,到处可见都是日本人,还有那个不开窍的蒋光头,我们不但要和日本人打持久战,还要和国民党的军队打游击战,同志们,你们的压力很重啊”

主席长长的叹了口气,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一旦进入中国,将对中国造成更猛烈的危害。稍微有点脑子的人几乎都能猜测到。东北731细菌部队屡屡张狂的将测试过后的武器晒出来让中国人看看,不断的摧毁着人们脆弱的心灵,这跟让主席焦急万分。如果说日军已经将苏南,苏北占领,那么东北已经被日军统治了。然而东北三省资源茂盛,还有众多兵工厂,一座机场供日军使用,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力的防御基地。

“主席,我们要不要派遣特派员去南京和蒋介石谈谈,让他放弃对我们的军事行动,签署一个一致对敌的协议我想这条信息不应该只会是我们收到了吧”一名穿着八路军军装的师长看着主席说道。

主席叹了口气,沉声说道:“我已经给南京致电夺回了,他奶奶的,关头蒋就是不给我回复,接下来的仗怎么打我们是躲还是打日本”

“主席,不如派遣一个小队去南京和对方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日本人进入了中国,发现我们中国人还在内战,不是给让张狂的日本人又看了笑话”

就在主席和八路军总参部的领导研究南京之行的方案时,一名通信员走进会议室,立正说道:“报告,黑虎山急电。”

“念”朱总司令看了眼通信员,沉声说道。

黑虎山是一处地势险要的峡谷,也是通往延安的毕竟之路,华野第一纵队就驻扎在这个地方,因为三天前,国民革命军一个旅的兵力准备通过这个峡谷,一旦穿过这个峡谷,就意味着延安失手,所以,朱总司令命令一纵队在此负责警戒外围的,并在此和部队发生了大小不一的摩擦。

“华野一纵司令员汇报黑虎山战况,连日来,国民党军队意图突破我防线进入延安,我军与其激战数日,直至今日下午,我军伤亡严重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宣布停战,撤离黑虎山,原因不明。请中央进行调查一纵司令员字。”

“嗯”朱总司令惊讶的说道:“怎么会是这样国民党的部队怎么会突然宣布停战这不太和常理啊”

总理点了点头,附和道:“嗯,的确是有蹊跷,是不是国民党发现了什么更紧急的战况”

“不可能”刘伯承站在一旁,分析的说道:“和国民党交战这么久,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就算是战况紧急,以的性格,一定会吃掉一纵后在撤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