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特战狙击手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团。在外国压力下,实际掌握政局的慈禧太后多次发布严禁义和团的上谕并组织军队进行围剿。但由于多种原因,一时难以扑灭义和团。在北京北堂西什库教堂,当时是中国天主教的总堂主教樊国梁的建议下,列强遂于5月28日提出派出“使馆卫队”进入北京,清政府先是拒绝,后被迫于31日同意,但提出“每馆以二三十人为率”,结果列强先后派出400多人进京。后来列强又派遣西摩尔带领2000人前往北京,这些行为对清政府形成了严重威胁。对此,清政府一面继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命令以消除列强派兵的理由,一面又调集军队进入北京以防不测。对外国人抱有敌意的董福祥所率领的武卫后军甘军即在6月9日被调入北京驻守,6月11日,日本书记官杉山彬前去迎接入京的西摩尔联军,在永定门外被甘军所杀。事后,大臣荣禄亲赴日本使馆道歉。

列强向北京强行进军和义和团抵御外队,使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开始出现转变。清政府于6月5日派赵舒翘和何乃莹,6月6日派刚毅去涿州“劝散”义和团,实为考察情况。结果刚毅的态度是“力言拳民可恃”,赵舒翘等也赞成采取招抚的措施。再加之载漪等官僚的鼓动,清政府逐渐开始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从6月10日起,在清朝官员的默许下,义和团开始大量进入北京。在初期,义和团与北京的外国人关系紧张,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

在使馆卫队入京后,以德国公使克林德为首的部分瓦德西

外国外交人员一味使用武力解决问题。6月14日,克林德带领水手一排行于内城之上,发现有沙地有义和团练习,即毫不迟疑发令开枪,当场打死二十余人庚子使馆被围记。此后使馆卫队开展了“猎取拳民行动”,多次主动攻击义和团员,结果导致愤怒的义和团在北京到处焚烧教堂和攻杀教民,并殃及今前门大街外的大栅栏地区,“京师富商所集也,数百年精华尽矣”。而克林德本人则在6月20日去总理衙门交涉时与神机营章京恩海相遇,并被后者射杀,酿成着名的“克林德事件”。

6月10日,列强不顾清政府的阻拦,正式组建八国联军,由在级别最高的英官西摩尔为统帅,美官麦卡加拉为副统帅,率军自天津向北京进发,有论者以此为八国联军侵华的标志。

当时,慈禧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欲借助义和团之力排外;她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刚毅回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在部分朝廷亲贵支持下,义和拳开始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举进京勤王,反抗外国列强国瓜分中国的行径。拆电线、毁铁路,并攻进天津租界,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利益收到损害,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1900年6月17日清光绪26年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在廊坊受义和团围攻,史称廊坊大捷兵败后加大兵力一举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至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匡和李鸿章与联军谈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清光绪27年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其余撤兵回国。

八国联军乘火车向北京进发

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英、俄、法、美、意、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

6月3日,德、奥派兵83人抵京。

6月10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北京东交民巷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使馆区内被围者约三千人,当中二千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保护使馆的包括409名外国士水兵及陆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

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开腹剖心。西摩尔率领之联军二千余人,从大沽出发,经天津向北京推进。团民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又设下埋伏,在廊坊和杨村之间包围联军。数千团民及二千名清军聂士成之武卫前军在廊坊袭击联军,联军死伤近四百人,就地防守。

6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率士兵出外寻衅,看到义和团练拳习武,毫不迟疑地下令开枪,打死团民约20人。

6月15日,军机处曾一度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

八国联军向天津进发

6月16日,天津租界之对外电报中断。各国海军将领会议,决定占领大沽口炮台。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发出勒令解散拳民的上谕。

6月17日,大沽炮台陷落。慈禧收到洋人出兵的同时还要求她归政于光绪的虚假情报。于是慈禧态度作出一百八十度转变,命刚毅、载漪、载勋、载濂、载澜统领义和团,载勋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

德国外交官克林德

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军虎神营士兵伏击由于克林德曾经枪杀义和团众,此次行为被认为是报复;酿成战争的导火线。八国联军与清军义和团天津城大战

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清廷向各国宣战的同时,也悬赏捕杀洋人,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朝廷军队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围攻各国在北京的使馆。

6月23日,大沽登陆之联军,解西摩尔之围。

6月25日,清廷当权派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率义和团六十多人直奔瀛台欲弑光绪,被慈禧太后阻止而未果。慈禧太后谕荣禄停攻使馆,送蔬果食物等往使馆慰问。

6月28日,复攻使馆。被清兵击中起火的美国战船

7月9日,聂士成于天津城南战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