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必这利润也很高吧”

“嘿嘿”沈浒笑道:“不瞒大人,要说这海上讨生活的利润确实很高,如果全程很顺利的话,没有风暴,也没有海盗,那基本上都是十倍到几十倍的利润。就草民这次来说,运气好找了无人的小岛,上面长满了各种香料,咱们只用付出点人力,根本不用什么成本。然而这些香料在我朝却很值钱,如果能够运到北方那就更值钱了,可即便如此,我们这一趟也能卖上万贯,不但可以回本,还能有不少赚头呢”

杨斯恩听了他的话,心中忽然升起一个模糊的想法,嘴上还是应承道:“多谢沈船主坦言相告本官感激不尽”

沈浒:“大人客气啦若有用得着草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草民就住在广州城外的沈家庄。”

杨斯恩:“好说好说”

几人寒暄了一阵之后,祁仲豪和杨斯恩送走了沈浒和大壮,继续朝着琼州的方向驶去

而在大宋的最南边,也就是琼州更南边的崖州,通常作为重大政治犯的流放之地。历来有不少名人都来着玩过,有的运气不好死在了这里,也有东山再起搅动天下风云之辈。

七年前,赵祯登基之时,丁谓作为大宋最大的权臣,被赵祯从金字塔的最顶端一脚刨了下来,一直摔到了这最南边的天之涯海之角。

刚到崖州那段时间,丁谓还端着架子,幻想着这不过是小皇帝登基为了给自己立威玩得个小把戏,肯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把自己接回去,怎么说自己也在“中央”混了这么多年,小皇帝离开自己肯定玩不开。

可惜呀

这都过去七个年头了,还是一点音讯都没有,难道小皇帝还真把自己给忘记了。

时间久了,丁谓这心思也就慢慢淡了下来,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只好在海边钓鱼捡贝壳了。

丁谓的大儿子丁珙如同往常一样在海边找到了自己的老爹,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他今天很高兴。

“父亲,朝廷派人来啦让您去琼州呢”丁珙在他老爹身旁笑着说道。

“哦”丁谓一哆嗦,捡了了半天的贝壳掉了一地,扭头看着儿子问道:“真的”

“嗯”丁珙郑重地点了点头。

一个月后,丁谓跟他儿子驾着一辆破车赶到了琼州。

杨斯恩和祁仲豪一起站在琼州府衙大门口,笑嘻嘻地迎着丁谓:“阁老远道而来辛苦啦晚生备了点薄酒给您洗尘,还请您赏光啊”

“哈哈哈”丁谓大笑了两声,拍着两人的肩膀:“阁老可不敢当呀老夫就一个被贬之人,哪当得起你们这番大礼”

杨斯恩:“阁老您说笑了,快快,里面请”

丁谓:“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国人都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酒足饭饱之后,杨斯恩便把赵祯让他传的话给丁谓说了一遍。

杨斯恩从兜里面掏出圣旨递给丁谓:“阁老,这圣旨晚生就不念了,您自己看吧圣上调您为琼州知州,希望您能够帮助晚生完成圣上交代的任务。仲豪兄的海军第一舰队也将在这里驻扎很长一段时间,这行政和后勤方面还得仰仗阁老多多操心才是嘞”

“好说好说”丁谓嘴上应承着,手里面也没闲着,当着两人的面就把圣旨打开看了一遍。

他看完之后还是有点小失望,圣上除了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州外,并没有自己臆想中的其他好处。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个好兆头,说不定圣上这就是在给自己回朝作铺垫。

这么想来,自己还真得好好表现

于是,他便问道:“斯恩呐,不知可否告诉老夫,圣上吩咐这任务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老夫能够做点什么”

“嘿嘿”杨斯恩笑道:“阁老啊,这事说来也很简单,我们的任务就是种树”

“种树”

“没错就是种树”

第87章 海运筹备

赵祯再次在张柔那蹭了顿饭之后,叼着牙签,翘着二郎腿。

“老婆,给你说个事呢”

张柔:“嗯哼”

赵祯:“今个收到了杨斯恩那小子送上来的奏折,这小子在那显摆跟他那婆娘在海南玩得有多嗨皮,我看着就牙痒痒你说我这当皇帝的都还没陪老婆去度蜜月,这货居然敢抢风头,等他回来了非收拾收拾他不可”

“呵呵”张柔笑道:“这就是你要说的事”

赵祯:“不能够我这就是顺便发发牢骚。人人都想着当皇帝,可这当了皇帝天天被关在皇宫里面那也去不了,忒无聊了,要把咱们啥时候也学康熙来个微服私访怎么样”

张柔:“老公,你这想法我肯定是百分百赞成。可你能够丢下朝廷这一摊子事么”

“快啦”赵祯伸了个懒腰,长吁一口气:“这些年,我一直都是奔这个目标去的。为此,我组建内阁制度处理日常政务,设立监察院和廉政署监督各级官员,再加上散布各州的贤者,我相信等这些机制全部运作起来后,朝廷政务短时间内没什么问题。更何况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在运转,也不是非离不了皇上嘛”

张柔:“那倒也是那就等时间成熟了咱们也去玩会微服私访,反正现在咱们都还年轻,不着急对了,你开始说有个事情,是啥事”

“对呀我咋又把这事给岔开了。”赵祯拍了下大腿:“哎,思维跳跃是个病,得治”

“是得治”张柔点了点头:“还先是说正事吧”

赵祯:“事情是楞个样子滴杨斯恩他们去海南的时候,在那边碰到了一伙海盗,还顺便救了一个商人。他从这个商人口中得知,现在大宋海商渐渐活泛起来了,而且海商利润超高。老婆,你对此有没有点啥想法呢”

张柔:“你的意思是咱们也去掺一脚,这样好吗”

赵祯:“我觉得很有必要,而且现在是发展海运的最好时机。你想想看,咱们的陆上通道,原来的丝绸之路,现在都被截断了,咱们跟辽国的贸易通道刚建立,还没多少成效,而吐蕃那边又处于战乱。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引导海运可谓事半功倍,到时候把朝中大臣也拉上,想必有赚钱的好事没人会反对。”

张柔:“那你是想以朝廷的名义来办这件事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