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149

分节阅读 14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过看自己老爹这个半昏半睡的状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干脆从李德明的贴身侍卫问道:“你来说说,这段时间都发生什么事情了”

“是,殿下”那个侍卫单膝跪在地上对他说道:“就在半个月前,突然从宋朝来了一群和尚,自称是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得道高僧”

等那侍卫吧啦吧啦滴把整个事情经过毫无修饰地叙述出来之后,李元昊朝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自己爬开。

而他自己想了想,也没想出任何头绪,要真按侍卫的话,这件事简直太离奇了,且不说那些小把戏,可就这最后的飞升是骗不了人的吧

于是,他只好向王仇问道:“你怎么看难道真有这样佛法无边的圣僧存在”

王仇:“殿下,属下觉得这事有点蹊跷,您想想,咱不说别的,就说这所谓的圣僧,他为啥偏偏要带走乔迁的妻儿呢”

李元昊:“这有什么不对吗请哪个神不都给祭品么,它这才要两个人,很仁慈啦”

王仇:“不不不殿下,属下有个事没跟您说清楚,这个乔迁可是属下派去宋朝捣乱的重要人物,他本是宋人,还是个小秀才,属下觉得让他去搞破坏比较熟悉宋朝的情况,但又怕他三心二意,这才把他的妻儿控制起来所以,您明白”

李元昊:“依你的意思,这次是宋朝那皇帝小儿派人来把她们救走啦这不可能,即便是你找那个叫乔啥玩意的家伙投靠宋朝,宋朝皇帝小儿也不可能费这么大劲来救两个人啊”

王仇:“按道理来说,这应该是不可能的,可属下觉得除此以外,没有其他解释。”

李元昊:“那你说说那些人后面飞走又是怎么回事”

王仇:“殿下,属下刚才听侍卫所描述的情况,感觉他们用的应该是一个大号孔明灯。”

“孔明灯”李元昊疑虑了一下下:“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这么说来,父王岂不是被他们骗了,那是圣僧也是冒牌货”

王仇点了点头:“恐怕是这样的”

“不不不可能圣僧一定会回来的,圣僧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已经陷入迷糊状态的李德明听到两人的谈话内容,瞬间变得疯狂起来,不停地大声咆哮着,直到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李元昊赶忙上前扶住他:“父王,你冷静点冷静点王仇,快去叫御医来”

“是,殿下”

也不知道是王仇有意为之,还是人家御医年纪大了走不动,总而言之,等王仇带着御医闲庭信步而来时,李德明早已等不及“神药”的到来,匆匆追随他祖宗的脚步而去。

唉这就叫不作不死啊你说那么大年纪了,本来身子骨就不硬朗,还特么玩节食,那不是作死么怨不得别人呀

李元昊安葬了老爹之后,在王仇的精心安排下,带着沉痛中带点喜悦的心情顺利地接过了老爹的夏国公之位,正式成为了西夏的最高领导人。

因为儿时对宋朝的觊觎之情,再加上自己老爹的死跟宋朝也脱离不了干系,李元昊登基伊始便把对付宋朝作为了自己的基本国策,并积极准备建国事宜。

某一天,李元昊下朝之后,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逮着王仇便直接问道:“王仇,本王问你,若本王欲建国称帝,可否”

“建国称帝”王仇摩挲这下巴琢磨了一下:“国公爷,按说咱们现在兵强马壮,领地宽阔,东尽黄河,西连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事实上已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若您要在这个时候称帝也不是不可以,可臣以为还是在等一等。”

李元昊:“等什么”

王仇神秘兮兮地说道:“等臣给您献上一份大礼”

李元昊:“什么大礼宋朝皇帝小儿既然派人来救走乔迁的家人,这货肯定反水了,你派那些人估计也都没戏了,你还能玩什么把戏”

王仇:“您说得没错,臣也没指望那些人了,虽然他们未能成功,起码还是给宋人添了回堵,也算物有所值。不过臣派去辽国的那些人表现还不错,听他们回报,辽圣宗那两个原本貌合神离的兄弟,这会不仅是神离,连貌也不合了,估计就等辽圣宗闭眼,他们就会掐起来。至于臣给您的大礼,还请容许臣卖个关子,您尽管为称帝做准备,等臣的大礼一到,便是您荣登宝座的最佳时机”

李元昊:“本王再听你一次现在吐蕃也成了胶着状态,一时半会也难有作为。趁此时机,本王也把内部好好整顿一番,训练更多军队,同时再以各部头人的亲眷组建一支质子军,让那些老家伙搞清楚,这个地盘得本王说了算”

“大王英明”王仇又不失时机地拍了一个马屁。

随后,李元昊便开始揉捏自己心中理想的帝国。

首先,李元昊考虑到自己的地盘是经过战争夺取的,常年战乱让那些新地盘上的百姓苦不堪言,迫切希望过上和平的小日子。于是,他便投其所好,对内实行团结叶蕃、蕃羌一体的民族政策,巩固并扩大统治基础。

其次,李元昊还在思想统治方面下了功夫,他摒弃宋儒理学的“礼义”思想,采用适应党项社会现状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先秦法家的“法治”学说。一来摆脱百姓对宋朝文化的依赖,二来以此激发百姓的激进情绪。

最后,李元昊还在军事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在原来民兵合一的基础上,整编部落兵。

原党项部族一家称为一帐,小族有几百帐,大族则上千帐。族中15岁以上到60岁以下为丁,战时出丁助阵,平时这从事生产,他们自备武器自带食物,作战随点集而至。

可以想象,这种民兵形式的军队,战斗力是比较低下的。这不能够满足李元昊称霸中原的需求,于是他立了一个规矩,也就是从两个丁中,选出一个强壮的称为正军,弱者编为辅兵。前前后后,他一共编练了差不多50万部落兵。

虽说李元昊的军队在数量上与宋辽都还有不少的差距,但这娃在外交上面为自己取得了加分。

他跟王仇等幕僚商议之后,拿出了一项新的外交策略,这既不同于他爷爷时候一贯联辽抗宋的政策,又不同于老爹时期与宋、辽和平相处的政策。而是根据实际利益,随机应变,抗衡宋、辽,视二国强弱之势变化而变化。简单点说,就是看谁牛掰了,就跟另一个一起弄它,直到自己从中渔利,慢慢壮大为止。

“啥李德明那老头挂啦”

一声惊叫响彻大宋皇宫垂拱殿之中,赵祯一脸惊讶地看着赵忠。

赵忠很淡定地回道:“是的,皇上”

赵祯:“那现在夏人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李元昊那小子当了夏人地区的最高领导人”

“嗯”赵忠微微点头:“李元昊顺利接管了他老爹的位置,期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最近他在吐蕃的行动也有所放缓,在那构筑了一道防线连同其它吐蕃部落跟脱思麻部对峙,小打小闹从来没消停过,但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斗。他还撤回了一部分军队,就驻扎在兴庆外,好像是在敦促其辖区各部落的部落兵改编,动静还闹得挺大的。”

赵祯:“难道这货想要模仿朕,也来个啥军事改革”

赵忠:“这个臣还不清楚,探子还没有关于他改编的具体汇报。不过,您说到模仿,这李元昊还真有个东西在模仿您”

赵祯:“什么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