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据暂时的情报来看,大多数地方没有什么大问题,各州县都已经接到命令开始整顿。那些大人也在暗地里发力,让他们的门生故吏大力推行整改,甚至还有人等不及,干脆在整改的时候做手脚,让一些没有背景的提前出局了。是否要对他们进行干涉,请皇上指示”赵祯很冷静地说道。

赵祯想了想:“严密监视,只要没有违反法纪,暂不用管,免得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反正做这些个勾当的家伙也没几个好东西,他们受点委屈朕不心疼,你们只要盯好他们,不要让他们去欺压百姓就好”

“臣遵旨”赵忠拱了拱手,略显犹豫:“皇上,臣这还发现一个问题。这次整改才发现,有许多奸商跟权贵勾结,以此逃避税收,以往他们的在暗处,还不易察觉。但这次因为您要对赌坊和青楼征收重税,不少人就开始眼红了,连脸面都不顾也要跳出来捞这些钱,不少地方的税收根本没法展开”

他奶奶的,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居然搁朕碗里捞钱,简直是活腻味啦赵祯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对赵忠吩咐道:“多派些人,把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理清楚,查清他们的勾搭,朕要将他们公之于众,让世人都来唾弃他们,一个个总是那么不讲规矩,难道还想把这些烂习惯一代代传下去啊今天,朕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也好让他们知道规矩是用来遵守的,不是让他们来钻漏洞”

“皇上,臣有有些话,不知道该不该讲”

“说吧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套,不管啥时候都不准对朕有所隐瞒知道吗如果连你们都知道隐瞒了,朕还要你们何用”

“臣知错了只是因为臣觉得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让您为难”

“没关系,尽管说便是”

“臣发现朝中有一批隐藏得比较深的人也参与了此事,翰林学士钱惟演您应该知道吧,先帝时期他还做过副枢密使。而且这个钱大人的妹妹正是皇太后弟弟刘美的结发妻子,他这么做等于间接跟皇家扯上关系。

据探子奏报,钱大人在钱塘家人,整天以皇亲国戚自居,全然不把当地官府放在眼里,此地的青楼和赌坊八成以上都依附于钱府”

“砰”又一个无辜的杯子成了赵祯手中的“冤魂”

“此事继续收集证据,朕给他们记着,秋后再跟他们算账你且说说,朕的那些进士们最近表现如何”

第43章 未雨绸缪

赵忠从兜里面掏出一本记分册送到赵祯面前:“皇上请看,一甲的十位进士除了贾宪之外,另外九位都已经到集贤殿参与律法编撰了。他们不愧我朝精粹,很快就熟悉了整个流程,并且各自选了一个感兴趣的律法进行勘误,都表现不错。”

这种活计对于这些都是状元之料的人来说,那肯定是小菜一碟,赵祯之所以把他们放在那,完全是为了让他们先熟悉这些律法,毕竟在好的律法也得有人推广不是么

赵祯点了点头:“再说说二甲的进士情况”

“是,皇上二甲的二十位进士也没有什么犯错的地方,都规规矩矩地在皇家学院参加了为期两月的简短培训,这会正往各路赶去,与他们随行的还有皇家学院今年毕业的一些学生,他们都将在各路新建的学院开始教书育人。”

“你提到这个学院的事,朕才想起来有好一阵子没有关注这方面了。礼部上的奏折也说得比较简单,你给朕再说说”

“回皇上,据各地探报来看,基本上都还是按照您的意思落实了。除了东南西北四京单独修建学院外,在剩余的十九路基本上都是以当地比较出名的书院为基础,整合当地的书院,这样来组建皇家学院分院的。臣猜测,可能是因为除了京畿周围以外的地方,现在学生人数和老师人数都还不足,礼部官员才想出的这个办法吧”

“嗯,看来他们还是动了脑子的嘛教育落后是个大问题,别看现在京城周围随便就能逮着几个读书人,这要搁在偏远一点的地方,估计半天都见不着一个。想想还是缺人才呀,而他们这些考上进士的都想着做官,没有谁想着去教书育人,朕不得不出此下策,希望他们在这三年你们能够好好表现吧三年之后,朕就能培养出更多人来代替他们了。你再替朕办件事,统计一下我朝有多少私塾极其规模等情况”

“臣遵旨”

“诶,别忙着走啊三甲进士的情况,还没说呢”

“额臣一听到任务就激动了。皇上,您听了可要沉住气啊这些三甲进士的情况可能不太妙,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将要干的事和读书没啥关系,不像一甲二甲始终还是拿书本子。因此,他们在学院学习农事知识的时候不太上心,更有甚者出言讥讽您找来的那些老师,让那些种田耕地一辈子的老人来教他们这些天之骄子,他们可能觉得太憋屈了吧”

虽然这种情况早在赵祯的预料之中,但他还是叹了一口气:“现在这些读书人呐,一个个都是削尖了脑袋想入朝为官,虽然个个满腹经纶,说起话来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他们根本不了解民间的情况不管怎么说,我朝还是个农业国家,将来的朝中大臣怎么能够不了解农事呢朕就还不信了,百来号人还选不出几个能用的出来。你们做好记录就行了,随他们去吧”

“是,皇上臣一直谨记您的命令,只记录,从不干涉”

赵祯看着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就喜欢他这样听话的人。呃,说道这个听话,貌似李元昊那小子就很不听话,要是没记错的话,他老爹也快嗝屁了,等这娃一上台肯定要跟自己明着唱反调。想到这,他便又问道:“李德明那老家伙最近都在干嘛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回皇上,据密探传来的消息,李德明倒是天天呆在家里面,老得都快走不动道了。但他那个儿子李元昊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近些年他尽搁外面打架,先是把回鹘给打怕了,现在又开始找吐蕃的茬。预计他下一个攻击对象就是跟咱们交易的脱思麻部,这些年脱思麻部当中间商也攒了不少家底,也拉拢不少吐蕃部落组成了联盟,但也吸引了李元昊的眼球。”

“他们各自的军备情况怎么样脱思麻部能否抵挡得住”赵祯还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毕竟现在对大宋来说,西边这条线几乎就是唯一一条战马进口线,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次整编野战军才能组建起一支成规模的骑兵。

赵祯走到自己那个密室工作间翻了一会,才拿着情报走了出来:“皇上,据最新的消息,李元昊手下的兵力已经不容小觑了,他年年征战,以战养战,不仅掠夺了不少财富,也训练出了将近十万精锐士兵。而且他手底下还有一只三千人的重骑兵部队,正是由之前的铁鹞子扩编而来,个个武力不凡,虽说赶不上我朝特战队,但他们一旦穿上重甲便不怕弓弩,不乱阵形,冲击力极强。每逢战事,便由这支重骑兵冲阵,扰乱对方阵脚,其步兵便趁机绞杀,几乎是逢战必胜呐

而脱思麻部虽说是组成了联盟,也能够汇集近十万战士,但其在装备以及士兵战力等方面可要差得远了。臣以为,如果脱思麻部靠着地势或许能够跟李元昊周旋数年,毕竟他们那地势颇高,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立马适应。若在战争初期能够趁李元昊为站住脚跟,便把他逼退那是最好不过,若等他适应过来,那脱思麻部绝不是对手”

赵祯一边用手指敲着桌子,一边皱着眉头说道:“看来这个问题还有些棘手,吐蕃虽说有地势上的优势,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都不善修建城池,也就无险可守啊且容朕想想,你先下去吧”

赵忠行了个礼,便静静地走进了密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