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难道真如老大所说,这是上天降下神雷在惩罚世间的罪人

这样想下去,越来越多的疑问涌上辽圣宗的心头,他一时间也感觉是万般思绪却理不出头绪。

调查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这种对无知的恐惧感,促使辽圣宗更加想了解真相,他为此调集了不少人手探查此事。

当然,这得需要不少时间,也说不定永远也解不开这个谜底。

因此,辽圣宗又把目光投向了让他丢脸的船队事件,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东西比人家宋国的差,不管是人还是船

这也是赵祯万万也没有想到的,辽国就因为他送钱上门这件事,刺激了辽国造船工艺乃至辽国水军的发展。

虽说辽国没有赵祯这样的bug存在,但千万不能忽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辽国皇帝命令的高压下,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辽国的船匠和那些相关的官员都超负荷地开动了脑子。他们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也没有牛人指点,但他们却通过观察常见的一些自然现象,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好比现在,辽国的匠人为了满足辽国皇帝的要求,让船只的速度增加。他们就是学着鱼的样子,把原来平底的船改成了有一定幅度的船,头部也改成了尖的。

不竟如此,他们还发现船太高了在水里面被风吹的影响也就越明显,因此,他们还把船的高度调低。同时为了增加桨拨水时的力量,他们把船桨的长度增加了,宽度也增加了。虽说,这么一来可能更费劲了,但在一定时间内船的速度确实可观。

在之后的某个岁月里,这种昙花一现的奇特小型快船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它的一丝身影那就是“蚊子船”。

当然,这个名字是赵祯有幸见到它之后给它取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赵祯的目光无疑是盯着“船坚炮利”的目标在前进,浩瀚大海才是他心之所向。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只适合江河或者说近海的小船并没有出现在他的计划中。但是历史也是那么奇怪,该来的它还是会来,这里不来,那里就会来。

而辽国的这些细微的变化,赵祯一时间还不得而知,哪怕他早已向辽国派出了眼线,但是这个时代压根就别想收集多全面的信息。

再说,赵祯他现在根本没有经历来管这些。因为,秋天的到了,也意味着他在这个世界的大婚也即将到来,他和整个大宋朝廷乃至民间都在为这事忙碌。

安排节目,装饰皇城,接待使臣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需要不少的人手去操心。

正是因为皇帝即将大婚,而且随后还有轰动全国士子的科举考试需要场地,皇家学院今年特地放了个早的年假。而这些放了假的孩子,也成了这次皇帝大婚的首批志愿者,他们带着红巾,扛着扫帚,把整个京城主要街道都扫了一遍。

各家各户也在忙着打理自家的屋子,门上也要贴上红纸,还要挂上红灯笼。难得听说皇上为了要与民同乐,大婚的下午要游街视察,接见百姓参拜,自家可不能再人前丢份呐

百姓们忙着的时候,皇宫正门前的御用大道两侧也在忙着打戏台子,各地赶来的戏班子都忙不及先在一旁练上了。

而在皇宫的门口,却有一群人正在忙着捣鼓一个大玩意,看着又不像是戏台子,还有几个硕大的轮子

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

时光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它就那么走着,走过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又来到了收获的季节。

天圣五年,这还算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岁月,百姓们收获完自己的庄稼,带着对老天的崇敬,带着对皇帝的敬仰,纷纷走上了街头,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远远地看上皇帝以及那个传说已久的皇后一眼。

显然,这些百姓来得比较早,上午的时候,皇帝大婚还得按照既定流程来走,下午才能抽出时间来看他们。

宋朝的皇帝大婚虽然还不像后来那些朝代那么繁琐,但对于赵祯来说这个已经够了。他感觉这天自己就是个小丑,一旦开始举行结婚大典,他什么都得听礼部官员的。而且那些个平时都不敢正眼瞧皇帝的家伙,这个时候也跑出来瞧热闹。

皇帝大婚,这说起来貌似每个皇帝都得娶老婆,大臣们应该常见才对。实则不然,一般来说,大多数皇帝在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或者是登上皇位之前,他们的老爹都已经给他们找了媳妇,一旦这皇帝登基,他们的老婆也就举行个封后仪式而已。

故而,这些大臣乃至礼部官员都对皇帝大婚礼仪比较生疏,也比较感兴趣可能和娱乐节目少也有关,看得忘了神的官员也是大有人在。而这个时候,礼部官员就喜欢跑出来露脸了,虽说他们自己也不熟悉,可毕竟人家之前做足了功课,这个时候出来显摆,训得别的大臣跟孙子似的,就这你还得忍着,没看到皇上都被他们指手画脚么这么一想,大臣们的心里好受多了。

待礼部官员大清早起来拉着皇帝捣鼓半天之后,大家终于等到了传说中的“吉时已到”,终于可以正儿八经看热闹了。这个时候,迎亲的正副使节拿着各种诏命,吹吹打打地朝着国丈府前进,这一点跟民间就不大一样了,因为皇帝毕竟地位要高得多,不可能让他亲自去接皇后,虽然赵祯移栽表示自己想亲自去接老婆,但礼部官员对他的提议一律无视之。

迎亲的队伍到了这个又才换门牌的没有国丈的国丈府,又要整完一套繁琐的礼仪,把国丈府上下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才算完事。迎亲的使节驾着马车就把累得直喘气的张柔拉回了皇宫,稍事休息之后,还有更多节目等着皇帝夫妻二人组给大家上演呢可不能这个时候倒下,这样看来国丈府的无疑要幸运得多,起码他们现在就可以关起门躺地上玩泥巴了。

礼部官员看皇帝皇后的状态恢复得差不多了,立马又把他们拉出去举行结婚典礼。皇帝结婚也免不了要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虽说同样是这些内容,但皇帝玩起来就比民间要高大上得多。

除了这个拜父母这关让刘娥代表一下比较简单外,拜祖宗和拜天地可要隆重得多。拜完母亲自然是要去祭祖,这个过程礼部官员又要啰嗦半天,还要念一大堆赵祯听都听不懂的玩意,反正他跟张柔就只能当个牵线木偶,该有磕头的地方磕头就好了。

眼看就剩这最后一项祭天了,赵祯跟张柔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现在他们又可以抽个空挡休息片刻,因为礼部官员请了许多大师级人物在那跳大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宋江山永固待人家跳完大神,赵祯两口子就上去代表皇家签个到就算了事,这也算是他两口子眼睁睁看着别人折腾自己一上午,总算能够让自己也看着别人自个折腾一回。

仪式进行到这,差不多也要打上句号了,但赵祯也别想现在就来个春宵一刻值千金,别说大臣们不同意,就他两自己这爬上爬下一上午,估计也没那精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