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100

分节阅读 1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的起重器吧,朕还等着零花钱弄呢”

卫朴红着脸跑了出去,剩下赵祯跟包拯相视而笑。

赵祯和包拯重新寻了两把椅子坐下,又让小顺子沏上好茶,这才开始谈正事。

“爱卿刚才提到专利法,这本法律现在或许不怎么用到,但将来必有大用。你说没有见过是正常的,因为这本全都是朕亲自起草的。”赵祯指着包拯带来的还很薄的一份大宋专利法说道。

“臣还是不大明白,按您这上面写的意思来看,以后要是有人做出了什么东西,别人就不能再做了。您是这个意思么”包拯在来之前也做足了功课,把这本还很单薄的法律书完完整整看了一遍,在他看来这本法律就不应该存在,完全限制了社会的发展。

“从字面意思来讲,爱卿所言不差,朕这个法律就是保护那些勇于创新的人的劳动成果,不能让他们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东西被别人轻易盗用”

包拯突然打断了赵祯:“皇上,臣对您的想法不敢苟同臣觉知识和智慧是属于全天下的,先贤们留下了无数瑰宝给后人,他们的德行应该让所有人学习。可您立这个法律,臣觉得有损智者德行,请皇上三思”

赵祯并没有因为包拯对自己喷口水而生气,自打让他来给自己干事就有这个心理准备:“呵呵,如果全天下的人都有爱卿这样的操守,朕根本就用立什么法律呀我大宋百姓千千万,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光靠道德去要求是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来规范绝大多数人行为准则。其他的咱先不说,就先说说这个专利法。好比卫朴做的这个起重器,可以大大提高搬运效率,那些有需要的人肯定都想用,而这个起重器本身结构并不复杂,别人见到实物后很快就可以模仿。爱卿你说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愿花钱去买一个,还是自己做一个呢”

“臣要是有时间或者没钱,那肯定是自己做一个,干嘛花那冤枉钱去买嘛”包拯设身处地的想了想才如实答道。

“诚如爱卿所言,朕相信老百姓也都这么想,都觉得这玩意有不难,自己又不是不能做,都不会去买人家辛辛苦苦做出了的东西。爱卿再想一想,要是有一天大家都这样想,都不再愿意开动自己的脑筋,就等着别人做出来了自己模仿,爱卿觉得这样好么”

第17章 起重器下

听了皇帝的话,包拯沉默了,虽然皇上的观念跟自己的从小接受的价值理念有所出入,可要是真到了皇上说的那一天,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无疑一场灾难。

赵祯见包拯没有答话,便继续说道:“李白诗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朕以为有用的不仅是他这样的天纵之材,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的价值,就看能不能发挥出来。爱卿也是博览群书之人,应该很清楚历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轨迹,咱今天能够穿上衣裳,吃上饭菜,住上房子,坐上马车,这都是前人创造出来的。

可是,人为什么要创造呢那是因为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利益朕之所以立这个法律,就是来保护创新人的利益,激发更多的人去创新,如果大宋的百姓都充满活力,那么我大宋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

包拯是个固执的人,虽然他不知道如何反驳,但并不代表他就那么容易被说服:“皇上,臣不知道您说的对或是不对,您既然让臣掌管审判,臣一定会严格遵守您制定的法律臣这还有些法律条文的解读不大清楚,请皇上解惑”

赵祯本来也不想跟他扯这些涉及观念转变的问题,这个代沟实在是太大,一时半会儿也扯不清楚。只不过包拯提起了,他也不好不应对一下,这会见包拯松口,他是举双手赞成。

接下来两人可谓是秉烛夜谈,这个过程多是赵祯在讲,包拯在记录,期间也有过争议,但都很快达成了一致

一直持续到深夜,小顺子眼见皇上眼皮打架都打了好几波了,但该死的包拯就是视而不见,他只好强拉着陷入工作狂状态的包拯离开了皇宫,赵祯这才得以解脱,倒头便睡。

而卫朴拿到圣旨后,压根也没关心皇上跟包拯有啥事,这对他来说还有些太遥远了,他心里就想着快点把自己的宝贝做出来。

好像忘了点啥先不管了。卫朴离开皇宫就直奔京西工业园而去,完全把答应某个小姑娘找她玩的事忘得没影了。

卫朴带着圣旨和通行证,经过层层盘查终于见到了这个近在眼前却又似乎远在天边的工业园。他找到李铁柱,把圣旨递给了他。李铁柱读完圣旨,很爽快的应了下来。

于是,卫朴的“起重器”就在李铁柱的协助下,开始动工了

卫朴的这个“起重器”但从结构上来讲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配件只有钢管、钢柱和轴承这三样。卫朴跟李铁柱两人对着图纸谋划一番后,觉定把底座做成一个米字型的实心钢管架,在米字型的中间竖起一根钢柱,再用八根钢管将钢柱和米字型底座各个外部相连,构成八个三角形来稳固钢柱。然后在钢柱外面套上钢桶,钢桶与与钢柱通过轴承结合,可以自由旋转。再以钢桶为一条边,加上两根刚逛做成直角三角形,其一边与底板平行,在三角形的顶点安装绞盘,绞盘上的钢丝绳与杠杆一端相连,而钢桶的顶部就设计成杠杆的支点。

这样一来,操作人员就可以在离地面适当的距离通过绞盘拉动杠杆,还可以自由旋转。由此把地面上的货物吊起来再转动到船上放下来完成装运过程,下货也是如此。

卫朴两人在制作方案上很快达成了一致,但这并不代表制作起来很容易,严格说应该是很不容易才对。在这个没有机床的时代,钢铁的东西就靠人工打造,钢柱和钢管这种傻大粗的东西还好一点,做个模具倒上钢水要不了多久就能弄出来。

但是,像轴承这种比较精细一点玩意就不说那么容易了,就拿里面滚动的钢珠来说,光是做个球形模具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个极大的考验。

别看现在满世界都是球形的东西,觉得这个很简单,搓过汤圆的都知道,想要搓圆有多难卫朴为此伤透了脑筋,起重器的制作也一度被暂停。

就在卫朴苦思冥想,抓得头发漫天飞舞的时候,房檐下还未完全破损的灯笼让他眼前一亮。

“李大人,我想到办法了”卫朴兴致勃勃地撞开了李铁柱的办公室。

“呃说来听听”李铁柱稍微错愕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同样很兴奋地拉住卫朴。

“李大人,我们以前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想着怎么才能搓个球出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们只要先做个圆环出来,然后在泥模里面转上一圈不就是个球了么”卫朴伸出双手在李铁柱面前比划着。

“可是这个圆环也不好弄啊”

“李大人,您放心吧我在书上看到个东西,圣上称其为圆规,有了这个画圆十分简单。”

“那就好你现在有这个啥圆规没”

“我没有,不过咱们也用不着那个,弄两根木棒就能解决,这就交给我好了,等我把模具做出来,后面的倒桨和打磨这些还得靠您了。”

“那些粗活交给本官就行了,圣上这么看重你,你还是好好用心读书才是”李铁柱笑着拍了拍卫朴的肩膀说道。

“大人教训得是”卫朴谦虚地应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