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近不要出去瞎混就好了,其他的为父来安排”王先由说完拂袖而去。

“夫人,夫人,不好啦”小桃红气喘吁吁地跑到祠堂对正在拜佛念经的张夫人大声惊呼。

“你这丫头,一惊一乍的,又咋地啦”张夫人白了她一眼,佯装责备地说道。

小桃红俏皮地吐了吐舌头,才对张夫人说:“夫人,有人上门提亲了”

“看你这大惊小怪的,这些年来提亲的人还少了啊”

“这回不一样,来的可是咱们江宁府的知府老爷呀”

“啊不是媒人吗”夫人惊讶问道。

“有媒人,不过知府老爷也亲自来了,所以小姐才让奴婢来喊您去看看呀总不能让小姐自己跟知府老爷讨论婚事吧”

“说得也是那大小姐是什么个意思”夫人一直都是一个人静心礼佛,很少插手张家事务,以前有媒人前来也大多被下人打发了。

“大小姐想让您不要答应,她说她还不想嫁人,想等二小姐和三小姐在大一点在考虑。”

“哎都是我这老婆子不中用啊,可苦了娃哟”张夫人垂头丧气地说道。

小桃红扶着张夫人来到客厅,赶忙向坐在上座的王先由行礼请安:“民妇拜见知府大人,大人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呀”

“夫人快快请起本府今日只是作为一位孩子父亲的身份,夫人万万不可多礼呀”王先由立马笑着扶起她。

“大人您坐请喝茶民妇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让大人见笑了”张夫人恭敬地说道。

“张夫人这是哪里话,您要没见过世面如何能够教出令爱这么出色的奇女,您就不要自谦啦”

“不敢当,不敢当,这都是老天眷顾呀”张夫人摆摆手说道。

“当得滴,当得滴不瞒夫人啦,本府今日厚着脸皮就想为犬子求娶贵府佳丽呀”

“鄙府有小女三位,不知大人”

“据本府所知,贵府三位千金,除了名动江宁的张柔小娘子,另外两位还没到出阁之际吧”

“大人说的是,但民妇没啥本事,没有教好小女,这些年全靠她抛头露面才撑起这个家,咱们张家确实离不开她呀再说咱们就一普通老百姓,也不能委屈贵公子屈尊入赘,还望大人海涵啦”张夫人诚惶诚恐地说道。

王先由听了这话,那脸色不自然都就变了,红着脸沉声说道:“听夫人这意思是瞧不上我这个知府喽”

“岂敢,岂敢,是民妇不敢高攀才对咧”

“虽然贵府家大业大,富甲天下,但本府好歹也是这也是江宁着地面上说话算话的人物,想必也没有辱没贵府吧还望夫人仔细思量思量”王先由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怒气值,仍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挂在脸上。

“大人呐,实在对不住喽还望大人海涵”张夫人迫于知府大人的威严,又不好违背女儿的意愿,只好强撑着颤抖地回道。

“哼”王先由一看这个老婆子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拂逆自己的意愿,怒气值瞬间爆棚,愤怒地挥了挥袖子,厉声说道:“给脸不要脸,本府倒要看看,谁敢娶你家闺女”

王先由说完大踏步而去,挥手带走一众家丁抬着聘礼出了张家大门,脸沉得都能挤出水来。

张夫人却犹如失去了支撑,重重地坐在了椅上,长长的叹了口气,对她而言,知府大人的威严还是有些扛不住。

“娘,您放心吧没事的,女儿能处理好您去休息吧”张柔见到王先由离去才从内屋出来,轻言安慰自己的母亲。

“哎作孽哟”张夫人摇摇头朝自己卧室走去。

第58章 暗流涌动

自宋仁宗赵祯颁令天下,实行天元改制,已时隔半年,这场震动整个朝廷官僚格局的大地震开始渐渐辐射向全国各地。

经过赵祯的不懈努力,新的内阁四院成了大宋权利的中心部分。历时半年,赵祯终于把这些重要位置都换上了经过国安寺筛选的历史名人以及他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才。

至此,整个朝中势力基本上分为两股,分别是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和晏殊为首的温和派。这也是赵祯有意为之,不能让朝中成为一言堂,但又不能影响自己改革的脚步,只有加入一些操行还可以又比较温和老龄大臣,以调和改革派新锐官员的咄咄逼人之势。同时还借此机会把那些历史上名声欠佳的家伙扫出了大宋权利中心。

各院部主要官员全部到齐之后,赵祯召集大家把自己针对现在宋朝政体改革的核心思想进行了传达。尤其是对监察院的建立作为重中之重,各州县官员都将接受考核,通过国安寺筛查备案,最后赵祯还亲自筛选放才任命。

整个大宋现有18路近250州,县一级就更别说了,光是要选择这么多合适的官员都是个不小的难题。鉴于这种情况,赵祯只好让地方改制分为三个阶段,最先对18路的所有机构进行调整,安插得力人手,之后在逐步向州县发展。

虽然宋朝历代皇帝都对政体框架在进行调整,可没有一次向这次这么大架势的,整个国家体系几乎都被犁了一遍。尤其是赵祯自小以来表露出来的对新学的热衷,让那些只知道啃论语,妄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辈感到惶惶不可终日。

北宋朝廷崇儒重道,太祖立国之初,就立马到曲阜拜祭,下诏增修庙宇,建隆三年大概962年,又下诏祭孔庙,用一品礼,庙门列十六戟。大中祥符元年约1008年,宋真宗过曲阜拜孔庙,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次年又“颁孔庙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从上公制”,第四年,他又诏令各州皆建孔庙,第五个年头,改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宋朝宗室一直以来把儒家学说作为教化百姓的一把神兵利器,有众多士子充当急先锋,总是一往而无不利。不过天长日久,这么一个被推上神坛的流派也慢慢体现出来它的不足。虽然他们确实在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宋朝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度,却也把宋朝培养成一个文弱书生,谁打我,我就给谁钱完全丢掉了土豪的霸气。

山东曲阜孔子老家,作为圣学发祥地,宋真宗时改为仙源县,这里汇聚了规模庞大的儒学死忠。而且这里还存在一位“重量级”人物,那就是为宋真宗泰山封禅出了大力气的,后世并称北宋“五鬼”之一的刘承珪。作为宋真宗时期有数的大臣之一,虽然现在没有入职中枢,但他在这个地界还是非常有市场的,。也正是应为他没有在中枢位置,赵祯才一时负略了他的存在,才免受洗刷。

不过这位在宋真宗时期混得很开的家伙,本以为好不容易熬到那些资格老的去见先皇了,自己能够一炮冲天。怎料朝中那为年轻的小皇帝居然完全无视自己的存在,居然把晏殊这个老儿不知道从那个旮旯提了出来,还换了众多年轻的家伙执掌中枢。在他看来这小皇帝就是在瞎搞,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个时候就该自己这种国家栋梁站出来匡扶社稷才对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