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33

分节阅读 3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乎可以填充整个江宁府,这可是了不得的功劳。遇到这种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严思安觉得自己的尊严根本不算个事,只要能达到目的,脸皮厚点也无妨。

“侄女当初养殖耕牛并非为了盈利,而是感于我朝耕牛稀缺,希望能为我大宋贡献微薄之力。侄女已与集团诸位股东商议过了,这些耕牛是租赁还是买卖,全凭世伯吩咐。总之侄女只需要一些资金维持养殖中心正常运转就好了,而且侄女还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我大宋还有诸多地方需要耕牛,还得仰仗世伯多多支持”

“世侄女果然不愧为金陵奇女啊高风亮节,不亚巾帼英雄咯老夫一定禀明皇上。”严思安激动的说道,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说教才能达到目的,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

“世伯严重了,这都是您教化有方啊再说我等商贾领此功劳也无大用,世伯好意侄女心领了,只盼侄女此番能为大宋百姓带来一丝福祉就心满意足了。”张柔微笑着对他诚恳的说道。

严思安闻言,深深的向她鞠了一躬,高声说道:“侄女果然高义老夫代天下百姓拜谢了”

“您老言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只是做了一个宋人该做的事情罢了。”张柔风轻云淡的说道,毕竟来自后世的她对于牛的重要性没有宋朝百姓那么深刻,并不觉得牛有啥稀罕的。

她指着牛圈中的牛继续说道:“世伯您看这有500多头可以用于耕种的牛,您想想是分别卖给百姓,还是让百姓需要再来租赁呢您大可放心,不管是买是租,侄女都可以保证费用不高,而且以后每年都会养出越来越多的牛的。”

“老夫都想法是这样的,就从咱们江宁府开始,以个村为单位,集体购买以供各村使用。这样既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又不占用你这养殖中心的地方,百姓也有牛可用。当然,那些有钱人也可以单独购买。咱们先试行一下,如果可行,以后老夫禀明朝廷,就可以照例推广了。”严思安想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全凭世伯安排”张柔乖巧的答道。

严思安轻地摸了摸张柔的头,慈祥的说道:“是个好孩子啊要是男儿身多好哎”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挺着背离去。

“师父啊,咱们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才养了这么些牛,怎么全都低价给他了呢”看到严思安离去,张三丰嘟着个嘴问道。

“三丰呐,不要不开心了,我知道你这些年很辛苦,很用心的在经营这个养殖中心,很舍不得这些牛。但是呢,人这一辈子,钱是挣不完的,再说咱们现在也不缺钱是吧我曾给你们讲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在咱们日子是好过了,可还有那么多百姓在刀耕火种,日夜操劳,咱们少挣一点,给他们提供耕牛也能帮他们一些不是么”张柔看着这个跟自己小不了多少男孩,耐心的安慰道。

“师父,俺懂了俺父母就是干活累死的,要是俺们家有牛,他们也不会早早的累趴下了,呜呜”听着张柔的述说,联想到自家父母的惨痛遭遇,张三丰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好了,不哭了,一切都过去了,咱们现在就要好好的活着才对得起逝去的亲人”张柔看着眼前痛哭的孩子强忍着安慰他。

“嗯我一定要替师父养很多很多的牛,让家家户户的有牛用。”张三丰擦掉眼泪,郑重其事的对张柔说道。

“好我等着看到那一天”张柔看着的他的眼睛,用力的点头说道。

看到府伊大人贴出的告示,各村都推举出了德高望重的乡绅前来江宁府,商讨第一批耕牛的分配问题。经过数日磋商,激烈争吵,最终在严思安的调节下才确定下来。由于牛的数量有限,只有酌情分配,没有分配到的都沮丧的回去以待来年。

第一批耕牛最后以千余贯的价格打包卖给了金陵周边村落,这点价格甚至还不够草料费的,张柔收这点钱仅仅为了让自己摆脱邀买人心的嫌疑而已。

数百头牛撒在偌大的江宁府本来是浪花的溅不起一个的,然而淳朴的百姓听闻此事无不感激涕零,哪怕自己还没有享受到也不能阻挡他们感恩之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个感恩的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宋人更是重情重义。不多时,张大善人的名号在江宁府那是如雷贯耳,一片万家生佛之像。

赵祯坐在垂拱殿漫不经心的翻着刚刚送来的奏折,多数都由内阁批示了,自己只需要复查即可。无意间翻到高继宣送来的奏折,仔细一观,原来蜀中商道越来越繁荣,仅靠蜀中之地丝绸和盐已经不足以支撑了,请求赵祯想办法。

蜀中本是产井盐的,只是由于技术有限,产量不佳,自足尚可。同样养蚕的也不少,品质虽逊于苏浙地区,单给没见过世面的吐蕃人还是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量。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吶”赵祯想到蜀地问题,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大宋物产丰富,运送确是个难题。至于盐产量一直不高,赵祯从未担忧过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后世来的孩子,哪有不知道海盐的道理的。

“诸位爱卿,朕派高继宣打通了与吐蕃的商道,以后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皮毛、牛筋和战马输入我朝,对我朝军队战力大有裨益。然据他所奏仅靠蜀地物产不足以支撑,而众所周知蜀道之难,不便于物质运输。”赵祯起身来到悬挂在墙壁上自己完善的地图,寇准、王钦若等人也跟随而至。

“诸位请看,朕打算修通一条起始东京,经洛阳、京兆、利州、绵州,最后达到益州成都的大道。正在修建东西大道,想必诸位爱卿已经见到了,有炸雷开路,水泥铺道,朕相信用不了几年就能打通这条横贯东西的大道。到时候不仅能够方便物质运输,还能加强对蜀地的控制。诸位以为如何呢”赵祯指着地图对众臣将道。

第48章 道路与海盐

“皇上,您这想法虽好,一但成功确实受益无穷,但我朝现在虽有富余也无法支撑这么大的工程啊。”三司使曹灿看到赵祯在地图上划出的长长的线条,突然觉得头冒虚汗,眼冒金星,这是要逼死人的节奏么迫于无奈只好出言劝阻。

赵祯看到曹灿的表情不置可否,向寇准问道:“寇老,您怎么看”

“回皇上,老臣以为如果此道能够建成,确实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就军事角度而言,如果有这一条大道,我朝西南边疆可以快速转运兵马,那么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苦心维持上百万的永兴军路、秦凤路和成都府路大军了,也算是一劳永逸吧不过三司使之言也不无道理,还请皇上三思。”寇准不偏不倚的答道。

“王爱卿呢”

“老臣觉得平仲和申智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皇上的想法能够实现对我朝确实大有裨益,可我朝现在并不是很乐观,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国库必须得有所储备才成。臣的意思,皇上是不是考虑延后一些”王钦若作为宰辅必须得从大局考虑,既不想得罪小皇帝,又不能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只好小心劝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