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革兴大宋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为孩子考虑吧本王保证,在我大宋皇家学院他们一定会学会受用一生的技能。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众位大臣就转不过弯呢要知道我大宋皇家学院一旦成立,本王相信肯定众多学子会蜂拥而来,毕竟这给那些寒门学子一条新的道路。但是学院成立之初,由于各方面资源限制,首届取生人数有限,到时候别管本王没有给诸位留位置额”赵受益用极尽的语言挑逗着众人,还轻佻的对大家咋了眨眼。

“父皇,不知您对儿臣的提议怎么看呢”赵受益用期望的眼神朝宋真宗使劲放电。

宋真宗这人还是比较好处的,在众多皇帝中算是老好人的存在。他想了想,自己儿子的想法还是挺好的,自己执掌朝政几十年,对这方面的感受还挺强烈。再说了,反正不管咋个整都不影响自己皇位,见众位大人也被忽悠得沉默了,既然没人挑刺,那就这么地吧。

“朕详细思虑,卫王的提议还是利大于弊的,朕观众位爱卿也无异议,那么就让卫王殿下来主持皇家学院的事务吧,着各部鼎力协助,不得懈怠,违者严惩不贷。”想通了的宋真宗当机立断,不给众位大臣反驳的机会,正式给皇家学院建立定了基调。

退朝后,一些脑筋转得快的大臣,快步跟上赵受益的步伐,用谄媚的语言哄着他:“殿下,您看微臣家中几个不成器的东西,整日无所事事,让微臣伤透脑筋,您看能不能代为管教一下呢”

其余众人皆曰如此般情形,各种求关照。

“诸位大人的心情,本王甚是理解,大家不用担心,待皇家学院开学,一并送来就是,就当是诸位为国操劳的福利吧。但是本王有言在先,一旦进入我皇家学院,须尊我院规,违者严惩不贷,诸位可有异议”对于这种扩大影响力的机会,赵受益说啥也不会放弃的,聚拢的人越多,反对的就变少了。

“臣等明白,有劳卫王费心了”这个时候众人当然不会傻呼呼的反对了,不管自己孩子能不能学到啥玩意,能够接近未来的皇帝也不亏吧。

“诸位大人,本王还有些事要找父皇商议,先下告辞了,诸位慢走啊”赵受益辞别诸大臣,跑向垂拱殿。

垂拱殿中,赵受益与宋真宗奏对:“父皇,儿臣多些您的大力支持,一定不负所望。将来儿臣的奇术传播出去,一定让我大宋日益富强,父皇也会成为有道明君,名流千古。”

宋真宗笑咪咪的说:“皇儿好好干,父皇等着这一天。还有什么需要一并道来,父皇给你参详参详。”

“儿臣找您正为这事呢儿臣想让父皇担任皇家学院院长,也就是挂个名,好吸引那些有识之士,儿臣领原判主持各项工作就好了。”赵受益征求老爹的意见,毕竟自己太小,得找个够分量的来坐镇,吸引火力也好,当门面也罢。

“嗯,皇儿说得有理,不管是科举贡生还是皇家学院学生都应该也必须是天子门生才对。”宋真宗点头称是。

“儿臣想了想,皇家学院的修建倒是不难,在京城选一宽敞的地方,让工部负责修建就行,儿臣负责设计指导,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一个难题,儿臣需要父皇帮助解决。就是学院的老师,这是个大问题,由于涉及到新学,这个世上懂得的人不多,除了儿臣外,也就那些小伙伴了。但劲靠他们还是远远不够的,儿臣想以他们为中心,由父皇能下旨召集我大宋所有行业的精英,经儿臣考核后授予官职在学院协助教学。”

“儿臣还有个想法,望父皇鼎力支持。儿臣觉得启蒙学堂应该继续开下去,让更多的小孩能够早日学习。等多年后,我大宋新式人才多了,就让启蒙学堂和皇家学院向全国发展,各地开设分校,充实我大宋基础,保我大宋江山。儿臣相信,随着这些学堂的建立,皇家在百姓中的威信会与日俱增的。”

宋真宗看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侃侃而谈,恍然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看着自己这么优秀的儿子,老怀安慰,想到自己年老体弱,恐时日无多,也许这个国家交给他自己能够放心离开吧

“老天给皇儿赐予朕,真是莫大的荣幸啊皇儿的想法不错,但以后要注意平衡,一切都得平衡。朝中大臣们的利益平衡要注意,天下大势的平衡也要关注,治国的精髓就在于平衡,我们皇家地位才得以保障。以后多学学各位大臣处事,有利于以后治国,知道吗”宋真宗站起来,牵着赵受益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

“儿臣明白,谨记父皇教诲。儿臣觉得现在朝中的势力和天下大势都有失衡的征兆,父皇您想想,现在朝中大多重要位置均是由王钦若一党把持着的,而天下大势也因为士大夫集团的顺速膨大而威胁平衡。老祖宗曾立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目的在于防止武将叛乱,以文制武,同时为了将文官集团跟皇家绑在一起,稳定局势。”

赵受益看宋真宗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就继续说道:“儿臣认为,在建国初期,老祖宗的办法是很有效的,这才造就了我大宋现在的繁荣。可是,随着几位先皇的勤奋发展,到现在士大夫集团也就一家独大了,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制衡。根据我大宋现有的规则,士大夫是不用缴任何赋税的,随着这些人的增加,国家的负担会越来越重的。”

宋真宗点头表示赞同,不过眉头也皱得更深了。

“儿臣听说现在很多地方的士绅利用不纳税这条定律来圈土地。父皇您想一想,如果他们都让农民把自己的田地挂靠在他门下,那我大宋的税收怎么办还听说商人只要大着官家的旗号也不用交税,工匠地位低下无人远从事此业。长此以往,国家大势就好严重失衡,到那一天,人人都想往士大夫靠拢,其他行业荒废,国家大发展也就倒退了。也许到那一天,士大夫集团也能威胁到皇家了。”赵受益给宋真宗简单的剖析了一下宋朝弊端,希望能对宋真宗有一点影响。

“皇儿,这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么朕每日批阅奏章,闻百官奏对,似乎没什么不对劲啊”宋真宗潜意识的对赵受益的话表示了一定的怀疑。

“父皇,您平时忙于政事,深据宫中,您见到的听到的也都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听到的东西。您想啊,士大夫是个整体,他们怎么又会抹黑自己人呢如果朝中大势由正直能臣把握,也许稍有改观,可儿臣近年来观察,以王钦若为首的一党,溜须拍马者不少,能干实事的却不多。就拿王钦若本人来说,儿臣就听闻其花大量金钱购买各种奢侈品,府中丫鬟和下人比儿臣多多了。父皇您勤俭治国,尚未曾享受过,为大宋江山殚精竭虑,可您底下的有些大臣可不这样。”赵受益小心翼翼的抹黑着老王,本着别人痛苦自己才快乐的原则。

“父皇,儿臣开始也不相信,后来专门去王相家拜访了一次才知道的。您看不见是因为他防着您,但我这么小他就没在意了。儿臣为了了解大宋现在的形势,专门派出精明的下人去各地深入了解,儿臣将内容整理成册请父皇一观。”说完,赵受益递给老爹一些所谓的考察报告,其实是他自己根据历史资料大致写的一些此时的土地兼并、商业、农业等各方面的情况,其目的在于给宋真宗上眼药。

宋真宗看着赵受益递给他的调查报告,很是吃惊。一方面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小就有这心机,另一方面没想到自己得意的治世居然存在这么多隐患却却茫然不知。赵受益敢于在宋真宗面前表现得很夸张,是有特定的历史原因的,要是在其他朝代他这么做可是皇帝大忌。这得益于宋真宗这个人性格温和仁厚,他年老而赵受益年幼,不会对其有任何威胁,最为重要的是宋真宗只有这么一个儿子,那么他对赵受益也就没有任何防备心理。

没过多久,宋真宗看完了报告,抬头对赵受益说道:“皇儿这次做的很好,要不是你的这个调查报告,父皇还不知道有这么多隐患存在。可惜父皇老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改善了,既然皇儿对此这么熟悉,这个重任父皇就交给你将来解决了。要谨记治大国如亨小虾,切不可超之过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