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 分节阅读 451

分节阅读 4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是赵姬这一句话,沦为织女的薄姬见到了天子刘邦。刘邦之后,大汉的江山落于谁手文帝刘恒如何出生垓下战后韩淮楚心爱的追儿去了何方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五章 一场闹剧

齐国军马解散刘邦立了这个榜样,其他诸侯国是否也要仿效

刘邦恨不得能收尽天下诸侯的兵权,这样他才高枕无忧,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对待。

那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韩王信须在北方防备匈奴入侵,军马是万万不能解散;衡山王吴芮本是项羽布在南方防备南越国的棋子,如今还是刘邦的棋子,也不能动其兵马。诸侯中就剩下两家: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可以去那里继续宣示刘邦“体恤黎民之苦”之心,劝说将军马解散。

要论起诸侯们的功劳,韩信当然是排在第一,其次就该排到彭越。若不是彭越屡次从后方骚扰,刘邦早就给那项羽灭了。接着就是英布。英布异军突起打回淮南老家,犹如一记重拳击在项羽的后背,将楚军的军事链砸得漏洞百出。这二位均是开国元勋,劳苦功高,又没有韩信那战必克攻必取的才能,刘邦干嘛还是不能容忍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马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刘邦想着自己年事已高,太子刘盈年幼。恐自己百年之后刘盈招架不住。

梁王彭越如今拥军十万有余,淮南王英布如今也有七八万军马。待到十年之后人丁繁衍,就绝不是这点兵力。自己在时还可弹压得住,若是自己一死,彭越英布起兵造反,那压根就没有战场经验的刘盈如何是这两位老革命的对手

刘邦这皇帝做得可真累的。刚刚巡视完齐国,又匆匆去了下一站六安,接下来还有定陶刘邦给彭越定的都城。只把那些在洛阳眼巴巴等着他封官赐爵的一大帮功臣等得心焦。

那彭越英布不是韩淮楚这位傻子,如何肯轻易将兵马全部解散但是韩淮楚做了这个榜样,大道理上又说不过刘邦。“天下已定,从此再无刀兵,一个藩国,要恁多兵马作甚”“只须维持地方治安就行,安全方面朝廷帮你操心着呢。”“看齐王韩信,军马不比爱卿少吧,人家答应得多痛快”刘邦三言两语将英布与彭越说得无言以对,只得答应他定下的规矩:藩国军马,不得超过三万。

刘邦一连搞定了三位诸侯王,不虚此行回到洛阳,等候他的就是一场闹剧。

分封一个最难摆平,最难让所有人都满意的问题。

跟着他刘邦的,谁不是出生入死,谁手上没有攥着大把大把的功劳谁厚谁薄先先封谁后封谁都要他老兄煞费苦心。

首先大赦天下。监狱里囚犯除死囚外统统释放。

刘太公是刘邦的老爹,理所应当尊为太上皇。刘媪已死,追封为昭灵夫人。

封长子刘肥为齐王,即日去齐国接替韩信。

刘邦亲口评定的人中之杰张良为留侯,食邑三万户,让张良在齐地自己挑选。

刘邦为什么要封张良为留侯。原来他知道张良想走,那留侯就是留住,意思是你永远也不要想开溜。

古时封食邑,受封者并不一定要回封地,只要找个像红楼梦中乌进孝之类的人管理就行。

三万户侯,自己挑选沃土良田,就差没封王了。刘邦对张良也算是够意思了。

张良急忙推辞道:“陛下能听从为臣之言,乃得天子之位,又被陛下封为留侯,臣心愿已足。诸将士披坚执锐,攻城略地,身经百战,九死一生。臣只陛下身边一幕僚,三万户愧不敢当。”

张良话里有话,意思是自己的功高不能与她信郎相比,对刘邦先头的评价保留意见。

刘邦看了张良一眼,说道:“既然三万户爱卿嫌多,一万户总不要推辞吧。”

连那王翳四将都封了万户侯,张良要是再推辞也说不过去。她想了一想,跪地谢恩。

刘邦评定的另一位人杰萧何已经贵为丞相,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

那时萧何还在栎阳处理朝堂关门的事情,并未到洛阳。

这一下殿上一片哗然。就有那光头将军陈武第一个跳出来奏道:“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仅得三千户。老萧在后方蘸点墨摇摇笔,从未流过血负过伤,凭何他食邑比为臣还多”

有陈武这么一说,武将全部跳将出来,群起发难,统统反对。

那萧何常年猫在后方,与众将的感情不深。虽然刘邦评价萧何为“人杰”,但大家骨子里还是瞧他不起。

刘邦早就料到会遇上如此局面,冷笑道:“诸君听说过打猎的事么乎”那打猎谁不知道,众将答道:“知道。”刘邦又问道:“见过猎狗么”众将答道:“见过。”刘邦便道:“朕给大家打个比方。打猎的时候猎狗去追逐猎物,而猎人发号施令。你们说说看,是猎人重要还是猎狗重要”

这还用问,狗如何能与人相比众将皆答:“猎人重要。”

“这就是了。”刘邦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诸君在前线冲锋陷阵,不过围猎之时,追杀猎物者,狗也,而发令指示野兽之处者,人也。今诸君虽冲锋陷阵,功狗之劳罢了。萧何在后方指示发令,积的也是功人之劳。请问诸君,是功人劳高,还是功狗苦高”

无语啊无语。天子将萧何比为猎人,自己只是那猎人驱使的狗。众将心里均受到伤害,不敢多说。

笔者点评:刘邦仗着他天子身份强词夺理。那萧何也是刘邦的一匹狗,如何能说是猎人。张良不与将士争功,有自知之明。

看着那众将的表情,刘邦得意一笑:“没话说吧既然诸将对朕之言均无异议,朕便宣布开国元功十八功臣名单。第一,萧何;第二,曹参”

简直是义愤填膺那现在是汉军总司令的樊哙再也忍受不住,又发飙奏道:“老曹随韩信身经百战,身受七十大创,攻城掠地,功最多,应该第一”

“对,老曹应该第一萧何的功劳,如何能排在老曹之上”众将一阵哇哇大叫。

汉家的朝堂上,这时真还未立下规矩。众将都还将刘邦看做是他们的大哥,由着性子在朝堂上大呼小叫。

这次轮到刘邦无语了。功狗功人的道理都说得透了,他们还要比谁身上的伤口多。这帮顽固不化的家伙,他们的错误思想看来很难纠正。

正当刘邦难以招架之时,居然有人为他解围。原来那将领中也有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

有一偏将鄂千秋奏道:“雍乡侯之言谬也。曹参野战掠地虽多,然皆一时之功。皇上与项羽争霸五载,辗转于天下,数次败亡于山东,萧丞相总能运来粮秣,补充军力,实为皇上最坚强的后盾。死如曹参一百人,汉不至亡。若死萧何,则难说矣。萧何之功,乃万世之功,宜排第一。”

刘邦一下子乐坏了,很高调地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萧何立的是万世之功,八千户看来太少,再多加两千户。并赐萧何可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他转头对那鄂千秋说道:“朕听说推荐贤臣的人更值得受上赏。萧何虽有大功,但如果没有尔的推荐,功劳也无法彰明。朕封尔为安平侯,食邑千户。”

众将简直要疯了,也快傻掉了。

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刘邦确立萧何的重要性,打压诸将恃功而骄,可谓用心良苦。

封齐国丞相曹参为平阳侯,食邑万户;

留侯张良排在第三;

张耳之子张敖排在第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