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 分节阅读 369

分节阅读 36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称为绝地。有水为天井,无水为天牢。此处三面环山,背后是绵蔓水无路可走,故也可视作“天牢”。

这本是极其凶险的地带,行军打仗去远之唯恐不及。哪知韩淮楚却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韩淮楚望着四周那远山近峦,背后那大河激川,不由感慨道:“若在此处与赵军决战,居高临下,敌军动静可以了如指掌,真乃英雄用武之地也”

那开古阵未有之风,最后流传千古的偃月大阵的雏形迅速在他脑海中形成。

此处河床外凸成一个巨大的弧形,那些汉军熟悉的什么方阵圆阵数阵锥阵钩型阵玄襄阵雁行阵统统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不适用。偃月者,半圆月也,背之凸起圆弧向下,实际上是一种非对称的形状。

菱形的战场,决定那战场的胜负在菱形的菱尖。只要扼守住那菱尖,不冲进菱形的腹心,任赵军人数再多,实际交战的地方还是那菱尖。原本众寡悬殊的汉赵两军,在这一道生死攸关的防线上其实兵力对等。

既然要用奇兵去抄赵军的老家,必须把赵军主力全部吸引到这里来,还要顽强坚持为奇兵赢得迂回偷袭的时间。而赵军有二十万之众,如何能抗得住赵军的汹涌进攻,一攻再攻而能屹立在这绵蔓水东岸让那汉军红旗不倒

先领军冲出那菱形战场与赵军挑战,而后佯败快速退入精心挑选的战场,撞到河岸反身回来,无须多费工夫,立马自然就形成一个偃月大阵。凭借那厚实的月轮,依仗居高临下的地势与赵军做那一刀一枪以命换命的血拼

赵军要想将汉军歼灭,必须将汉军的月轮摧毁。但那月轮内圈宽广,只要汉军有足够的兵员补充进来。可以随时崩溃又随时凝聚成形,赵军要想击败汉军,只有在菱尖全歼,一条命接一条命来换这可是最耗时的打法,为奇兵突袭敌营拖延时间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

这是一种硬碰硬以命相搏的打法,处于那风口浪尖阵势前缘的将士,要有相当硬朗的战斗力,不至于赵军一攻阵势就瘫痪。

那身经百战的一万五千老卒,拿出一万来构筑那以命换命的月轮与赵军死磕,五千人马抄小路突袭敌军大营,拔下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旗

汉军必须悍不畏死,不被赵军的气势所吓倒。背水一战这句成语已经为韩淮楚找出了最好的答案。背水决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胜则亡,汉军将士的勇气不用去动员。

韩淮楚想着想着,脸上洋溢出微笑。他脑中仿佛已听到在这绵蔓水河边汉赵两军金戈铁马杀伐之声,自己站在那偃月大阵的阵枢,指挥若定,覆手之间二十万赵军灰飞烟灭。

突然一念忽生,刹那间韩淮楚脸色刷白。

找不到那插到敌军大营的秘径,一切都是空想。这绵蔓水东岸,就是他与汉军将士的葬身之地

“宣平侯,此处到底有没有一条秘径,另外可以通到那井陉口”韩淮楚有点急躁地问道。

“没有。”张耳依然这么回答。

“不可能你再好好想想”韩淮楚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大喊一声。

没有秘径,史书上浓墨重彩写下的井陉一战如何能发生没有秘径,那奇兵如何插到赵军身后夺了赵军大营换上汉军红旗。这句话,韩淮楚差点就要冲口而出。

那张耳歪着头使劲地想了一想,好半天才慢悠悠说道:“末将想起一条道来,可那根本算不得秘径,只因那道人根本上不去,更别说战马。”

有路就好。韩淮楚急拉住张耳的手问道:“那条路在哪里”

“就在北面的城山寨上,山高路险,有虎豹狼虫,既攀登不上去,又有大石塞住路口。大将军若是想从那条道派奇兵突袭敌军后方,恐怕是不能也。”张耳缓缓说道。

世上本没有路,开拓出来才有路。韩淮楚以平静的口气说道:“带本帅去看看。”

从绵蔓水沿着岸堤北上,走出三十里外,来到一处断崖峭壁。

那峭壁频临河水,又陡又直好像用刀削成一般。壁上皆是花岗岩石,石头上长满青苔,滑溜处难以留手。从下望去,高有五十丈。

以韩淮楚的轻功,加上他那练得十拿九稳准星奇佳的飞爪,要上这峭壁也是不难。换了张耳,可就一筹莫展。

但更加麻烦的是,那峭壁上部有一块大石,有三丈粗细,正好在悬崖边上,有四分之一身位露出崖外,塞在上崖顶的路口,错非绝世轻功休想逾越。

汉军有绝世轻功的也只有韩淮楚一人而已。总不成韩淮楚一个人去把赵军大营洗劫了吧要是那样,真是叫死得快。更何况韩淮楚还有个重要任务不能分身,就是要亲自站在那酝酿中的背水阵指挥正面作战,吸引赵军的主力。

韩淮楚呆呆望着那峭壁断崖与崖上那块大石,不由心生一股凉气。

耳边只听那“赵奸”张耳说道:“此处故老相传,百年前崖上本来直通井陉口北面的抱犊寨,有身手矫健的猎户在崖顶居住。后因山洪暴发,有大石被大水冲到这里,堵住了道路,这里便没有人烟,只有野兽出没。而那去往抱犊寨的道路,也被荆棘灌木所掩盖,不能通行。”

韩淮楚沉思一阵,问道:“这断崖既如此险峻,山中猎户如此上得了崖顶”

张耳的回答让韩淮楚眼前一亮:“据说是悬绳上下。因年代久远,那绳子早已腐烂不见矣。”

猎户既然能上下断崖,只要那绳子足够结实,数量足够的多,汉军当然也可以上去。

一连串的方案直在韩淮楚脑中闪烁。

“先用细绳子从崖顶垂下,拉那粗绳子上来。再放保险绳下去,栓住将士们的腰,之后一个个汉军将士沿着那绑牢在古树躯干上的绳子爬到崖顶,然后分一拨人去披荆斩棘开辟道路,余者轮番上阵,把战马一匹匹地吊将上来。最后沿着那条路神不知鬼不觉直插抱犊寨,见到赵军主力尽出,待赵军去远,便吹响冲锋号,洗劫赵军大营”

三万大军一起搓绳子,绳子绝对不是问题,大大的有。

这里有个麻烦,就是那战马太过沉重。吊一匹两匹汉军将士可能扛得动,要是吊几千匹战马上那足有五十丈高的峭壁,估计个个都要散架。还谈什么去开山辟道,突袭敌营

“要是有几台电动绞车就好了。”韩淮楚心里嘀咕道。

绞车不可能有,办法还是可以想。韩淮楚便想到那物理课上学来的省力机械动滑轮。

用动滑轮拉战马上崖,虽然距离翻番,但用的力却轻了一半,肯定轻松得多。

下面的问题便是参与战斗的骑兵的数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