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 分节阅读 185

分节阅读 1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这种怪病”

只见萧何分开众人,走到榻边,说道:“沛公这是恶鬼缠身。用褥子捂上一捂,他这恶鬼就捂跑了。”拧起榻上被子,就往刘邦头上一捂。

刘邦只把萧何恨得牙痒,“好个老萧,你这神棍也真是会当要把俺刘季给憋死啊”

只听萧何大喝一声:“天灵灵,地灵灵,恶鬼还不出来”

这会子刘邦不配合萧何这假神棍也不行了。“嗷”地大叫一声,把那被子一掀,坐了起来。

众人一阵喝彩:“萧先生竟有驱鬼之术治沛公这病手到病除。是不是你从鬼谷学来的”萧何捋了捋胡须,得意道:“正是。”

便听军师陆贾道:“我有要事与沛公相商,诸位请出去吧。”众人一听,便即散去。

刘邦怒骂一句:“老萧,你想把俺给憋死吗”萧何笑嘻嘻道:“沛公,俺已经算客气的了,没有用透骨钉钉进你泥丸宫就很不错的了。”

陆贾正色道:“沛公,你装病可是为秦军攻来之事”

刘邦叹了口气,点头道:“不瞒军师,正是为此。那秦军打来,大王必派俺去迎敌。我军就这么点人马,怎是如狼似虎的秦军对手。俺想来想去,只有装病这一招了。你们把俺弄醒,大王使者到来,俺怎么应付”

萧何道:“子房先生曾让沛公你等待一飞冲天的良机。现下良机到来,沛公怎畏畏缩缩,不敢担代”刘邦把眼一瞪:“老萧你说笑了。秦军大军打来,俺要是与之交战,连咱们这点可怜的人马都要打没了,这是什么良机”

陆贾说道:“机遇与危险素来并存。沛公若领了大王旨意,发榜征兵。楚地豪杰为保家卫国,还不蜂拥而来。咱们的军马岂不得而壮大沛公若是不领旨,便辜负了这上天的垂青,难逢的良机。”

刘邦说道:“军师言之有理,刘季也曾想过。可那秦军实力非仓促间征召的兵马能敌,就算招兵再多,也是无用。”

陆贾笑道:“沛公何须多虑。武信君叔侄必不会坐视国都沦陷,定会来救援。陆某料项公不是派一员大将,便是亲自回师。沛公可让军马缓行,后于项家叔侄碰上秦军。秦军自有他们去应付,吾等只须跟着他们摇旗呐喊,做出一副要与盱眙共存亡的姿态便成。”

刘邦心想,“这陆贾的主意真高,一个缓兵之计,难题便迎刃而解。到底是鬼谷出来的弟子,佩服佩服”

缓兵之计,必然又有大批的国土被秦人攻陷,有更多的楚人蹂躏在秦军的铁蹄之下。那刘邦要真是“仁义之师”,便要速速奔去前线,拒敌于国门之外。可他那“仁义”也只是挂在嘴边说说而已。一个无耻的流氓,还能指望他真能赴汤蹈火而靖国难

刘邦听了陆贾之言,便像吃了定心丸,脸上乌云顿开,晴空万里。笑道:“就依军师之见,俺等着领旨。”

于是那陈婴来营,刘邦欣然领受楚王旨意,大发征兵榜文,说什么沛公欲与秦军决一死战,用献血保卫楚王与众父老乡亲的生命云云。那榜文写得极其慷慨豪迈,大义凛然,看得围观者翘首称赞,楚国君臣也连连颔首,说沛公真忠臣义士也。

榜文一出,果然引动四野八方的楚地男儿来投军。短短一日,刘邦的军马便扩充到一万有余。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武功高强的豪杰来投。睢阳布贩灌婴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那灌婴虽是商贩,却自幼熟读兵书,学得一身好武艺,十八般兵器无所不会,骑马的功夫更是一绝。能够在奔行中忽然脚勾马镫,来个刀砍对手马腿。还能连人带马一跃腾空,来个凌空劈杀。控马功夫,比匈奴人还要匈奴人。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一帮沛县老将与他比试,皆败下阵来。看得那刘邦是眉花眼笑,心想俺又得一员大将。

自从刘邦失了沛县这块根据地后,就再也没有人来投奔他这位“赤帝之子”。现在有这么多人来投效,他少不得一人派送一个热情的拥抱,好久没有发作的拥抱症又犯了,胸口一根筋扯得老痛。

那刘邦便打着保家卫国的旗号,大肆招兵买马,兵马却迟迟未行。楚怀王遣使问他,他只说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秦军一战,等征召的人再多些,便奔赴前线杀敌。这理由冠冕堂皇,那熊心也相信了。只苦了楚地百姓,被秦军长驱直入,又沦陷了不少城池。

却说楚国的西路大军北上,欲追击杨熊的残兵败将,与项梁的兵马会师于雍丘。途经一城,却为其所阻。

那城便是吴广的故乡阳夏,本有杨熊的部将李圭领两千军驻防。杨熊逃到此城,分拨五千军马助其守城,自去雍丘截击项梁。

项羽大军一路向北,到阳夏城下,却被秦将李圭坚守,连攻两日不下。

项羽大军被阻,不由暗生焦急,便欲发一个狠,亲自提戟上阵,猛攻阳夏。

却有楚王使者与项梁军令同时到来。楚王使者道:“秦将章平从平原津渡河,已克庐县,请少将军速速回师勤王。”项梁使者道:“项公已引兵东归,欲截击章邯,请少将军回师盱眙,保证怀王的安全。”

范增听说后擂胸叹道:“项公逸机也。如今大军不往西进,却要东归,雍丘必为章邯所得,再想进军关中,却是比登天还难。”

那雍丘是去不成,大军只好东向。途中却听说章平已克定陶,项梁正引兵定陶,欲夺回城池。而章邯大军也正在向定陶方向追来,欲与章平左右夹击项梁。范增与项羽一合计,干脆不去盱眙,而是北上定陶与项梁军会合。

于是大军途中改道,去往定陶。

定陶,一个令多少后世之人扼腕长叹的地方

且说韩淮楚领两万楚军到达定陶城下,却见城头上插着秦军的玄色大旗。

自古守城容易攻城难。韩淮楚虽然满腹韬略,还没有张狂到那种地步,用两万楚军去攻二万秦军占领的坚城。

项梁的主力大军不日便到,而章邯的十余万秦军就像响尾蛇一般紧紧跟在楚军的身后。如不是忌惮钟离昧的断后,秦军的轻骑已赶上了楚军的后队,一场遭遇战便要上演。

经过不停顿的跋山涉水,将士们都已经很疲惫。战马也喘着粗气,需要休整。

“还是先找个地方扎营,先安顿下来,等项梁的兵马到来再作论处。”韩淮楚心想。

作为先驱,勘察地形,选择扎营地点便是任务之一。如今这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韩淮楚手中。

楚军为救赵,只准备了赵国的军事地图。如今突然计划改变,转到了南方作战,仓促之间无法搞来地图,只有派探子去侦察。

行军打仗,扎营的地点很有学问。

一般的正规军营军寨的防御都是依地利而建,以立不败之地为原则的,比如扎营地点是否合理安全,营房安排是否紧密有序,对敌人的偷袭是否有准备,对敌人的战略企图是否有预测等等,这在孙子兵法九地书中有很详细的说明。吴子书中对统帅的能力判断就是以士兵的状态和营寨的地利做指标的。

因为营寨扎得不好,被人家一举击破的战例也屡见不鲜,比如刘备在林中结营,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尽了争夺天下的赌本;于禁扎营在低处,被关羽水淹七军;丢了街亭的马谡也是因为营寨扎得不好

扎营处要挖沟筑墙,布下荆棘鹿角。营寨分前营,中军营,后营,左右营,中军营是最受保护的要紧所在,断不可被敌军轻易偷袭。

扎营的地方最好在高处,有山有水。有山可以引为屏障,有水可以让士兵炊饮,也可成为一道天然的壕沟,让敌军的马不能驰骋。还要避免气候干燥,容易着火。为了防备敌军的火攻,风向也很关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