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马留守。那章邯布营,尽取峡谷险地,易设埋伏。章邯诡计多端,休中了他计谋。只须他大军退尽,再出师复立齐国不迟。”

钟离昧谏道:“如若让那章邯从容离去,岂非错失这天赐良机。项公当断不断,日后想找这好机会便难了。”项梁只是不允。

过两日,便闻秦军寅时拔寨起营,急行军退出五舍,至戌时方屯兵立寨,将兵马安扎在琅琊济北交界处。

项梁即摧师北进,占据秦军先头下寨之处。落足之后,着那田氏兄弟尽遣旧部自取故齐失地,另招钟离昧前来。

钟离昧于帐中见礼毕。项梁道:“汝前日之言,吾细细思量,亦觉有理。若能除去那章邯,秦国诸将再无可虑。汝可尽引骑兵衔尾追去,探查敌军数目。若敌人多则罢,若人少则击,毋失良机。”

钟离昧便问:“如何探得秦军人数”项梁道:“吾教你一法。那秦军若离营,必遗下造饭土灶。汝可清点土灶数目,一灶可炊卒十人,当知秦军之数。”

一口灶能烧十人饭,点点那土灶的数目就知道秦军到底有多少。这个办法学过兵法的都知道。

钟离昧即受计而去,提了两万骑兵,追赶那章邯。

次日破晓时分,钟离昧追至秦营,恰见秦军刚刚拔营北向,直奔黄河而去。

钟离昧即遣人清点秦军遗下土灶。去者回报,秦军遗留土灶两千口。钟离昧对众人道:“秦军当在两万之数,不可追击。吾军驱驰一夜,人困马乏,便在此下寨歇息。”

营寨立好,约莫过两个时辰,钟离昧正呼呼大睡,忽觉脑袋被人拍了一记。

钟离昧“霍”地从床上跃起,高喝一声:“何人”睁眼一看,却是师弟韩淮楚。诧问:“师弟你为何来此”

韩淮楚没好气道:“那章邯从你手底下溜走了,你还这么惬意在此睡大觉赶快鸣号集合,追那章邯去。”钟离昧诧道:“师弟,你我皆是深通兵法之人,当知可追不可追之度,怎说出此话来那秦军有两万人之多,人数与我军不相上下,如何能追”

韩淮楚便道:“师兄何以断定秦军有两万之众”钟离昧疑惑地望了韩淮楚一眼,说道:“这个还不简单么吾只须清点一下他们遗下的土灶数目,便可推算出来了。师弟不会不知道此法吧”

韩淮楚正色道:“师弟我正是得知项公授你点灶之法,这才连夜追来。”钟离昧愕然道:“这有什么不妥么”韩淮楚道:“吾一入你营中,便去查看那土灶,发现诸多蹊跷之处,便知师兄此番被那老狐狸章邯骗了。”

钟离昧便问有何蹊跷之处,韩淮楚拉了他,走出帐外,一起去看那些土灶。

钟离昧仔细一看,心中暗叫一声上当。只见营中土灶中虽皆堆有柴禾,但其中却大有讲究。其中一大半土灶中柴禾燃尽化成的灰烬没有扒拉出来仍留在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灰烬被扒出来堆在灶口。

一顿饭的工夫,须得换柴至少三次。而这些没有扒灰换柴的土灶是绝不可能将饭蒸熟的。

钟离昧久在行伍,对添多少柴能蒸熟饭自然清楚得很。顿时大叫一声:“气煞我也这减灶之计本是我门前辈孙膑大师所创,想不到章邯这老狐狸竟又拿这些土灶作文章,摆了吾今日一道”

在那著名的马陵道一役,纵横家精英弟子孙膑用减灶之计骗过同门师兄庞涓,将庞涓诱进重围之中一举歼灭。在此之后,不仅那些专攻兵法者尽知此计,就连那些市井妇孺也能对马陵道之役道出个一二三四。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值钱,便再无人用这个计。这章邯今日竟反其道而行,搞出个增灶,当是化腐朽的神来一笔。

韩淮楚道:“那秦军当在五千之数。事不宜迟,赶紧点兵追赶”钟离昧道声:“说的是”再不迟疑,点齐军马,奋力追赶北去的章邯。

滚滚波涛,浪急天高。平原津渡口,大队秦军正乘坐早就准备好的二十艘大船分两批渡过黄河。

秦军一半已经济渡,只有章邯等两千余人还在黄河南岸。那章邯一直等到最后一批人上船,这才离岸登船。秦兵解去缆绳,奋力划桨,那船便晃悠悠向河心而去。

沙砾扬起,马蹄嗒嗒,钟离昧韩淮楚领大队楚骑追来,却见章邯已离岸一箭之外。

章邯老远便望到钟离昧,令船只驻停一字排开,自个登上船楼,高声讥笑道:“钟离将军这觉睡得可好”

钟离昧大怒,取下肩上长弓,冲着章邯便是一箭射出。却因距离太远,那箭在章邯船前一丈处去势用尽,坠于江中。

章邯哈哈大笑,令士卒齐声呐喊:“多谢钟离将军相送回去告诉那武信君,本侯在邯郸恭候他的大驾,等着与他一起会猎河北。”

韩淮楚钟离昧均是悚然一惊,“原来章邯撤兵是假,攻取赵国是真”

章邯十万大军屯兵济北,若突然北向,不知赵国是否有备,能否挡得住秦军的攻击

钟离昧便道:“师兄吾便在此扎营,师弟速回琅琊面见武信君,请他驰援赵国。”

韩淮楚望着那滔滔河水,暗中沉思,“那章邯既要突袭赵国,为何将这计划说了出来,他用意何在”

韩淮楚离开平原津渡口,一路马不停蹄,回到琅琊郡楚军大营。

项梁一听章邯有伐赵之意,大为震动。

那赵国若是被秦军所灭,天下反秦势力又平空骤失一支劲旅,秦国势力便会暴增。山东各国唇齿相依,救援赵国事在眉睫。但要真想救赵国,却没有说说那么容易。

那赵地千里平原,便是无敌于天下的秦骑纵马驰骋,克敌制胜的最佳战场。秦国大马品级皆高出关东各国一筹,这等优势在地势多山的齐地不得发挥,换到了赵国立马彰显无遗。

到了平原不易设伏,两军交战只有凭硬弓硬马以实力对抗。而秦军的长弩在始皇统一全国之前便一直为各国诸侯所忌惮,自章邯戏水一战后,更是为秦军在关东战场频频得利建功不少。

自商鞅变法以来,还没有一国诸侯在平原决战中从秦军手中讨得了好。十几年前从秦楚大战中逃得性命的项梁更是深知其中利害。

秦军将战场挪移到了赵境,这粮草线便缩短了不少。再想要彭越从巨野泽搞那游击战术,从地理位置上看就不可能。秦军有了粮草的保障,胜算便会大增。更重要的是,楚军不能在齐地就食,而要将后勤补给线推进千里

那章邯仅仅只将战场从齐境转到了赵境,秦楚两军的优劣情势便截然不同。而这会直接决定谁是战场的主导,谁会被对方牵掣,从而影响到最后的胜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